2025年9月刚过,OpenAI那边就炸了锅,不少人用ChatGPT时总觉得不对劲。明明选的是GPT-4,或是每月掏200美元的Pro会员版本,可回复...
2025-09-29 0
2025年AI圈出了个大新闻,37岁的华裔EdwinChen靠着自己创办的SurgeAI,成了今年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
根据《福布斯》报道,他身家现在有180亿美元,公司刚进行的10亿美元首轮融资后,估值也飙到了240亿美元,差不多1712亿人民币。
能在37岁就站上这个位置,EdwinChen的路可不是随便走出来的。
他1988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靠开中餐厅谋生,跟咱们身边很多普通家庭没差。
但他从小就跟别人不太一样,特别痴迷数学和科幻小说,8岁就自己琢磨着学微积分了。
17岁那年,他考上了麻省理工学院,学的还是数学、语言学和计算机这三个挺难的专业。
本来以为他读完书会找个安稳工作,没想到后来的经历,全为他创业铺了路。
毕业后,EdwinChen先去了华尔街,在硅谷创业教父彼得·蒂尔的对冲基金ClariumCapital做算法相关的工作。
后来又跟很多硅谷“码农”一样,辗转到了Twitter、谷歌、Facebook这些大厂,专门负责数据和AI方面的事。
本来想他可能会在大厂一直待下去,毕竟待遇和平台都不错,但后来发现,一个小插曲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当时他所在的团队有个项目,需要标注五万条信息流。
他们找了外包,结果对方花了整整半年才交差,里面的俚语、梗图全标错了,根本没法用。
就是这件事,让他意识到:连大厂都搞不定的事,这里面肯定有大机会。
2020年,32岁的他干脆从大厂辞职,自己出来创办了SurgeAI。
SurgeAI做的生意说起来也不算复杂,就是给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标注服务,行业里常说这是“卖铲子”的活,别人都在抢着挖AI这座金矿,他专门给挖金矿的人提供工具。
更厉害的是,公司成立这么多年,从来没对外融过资,却悄悄把年营收做到了10亿美元以上。
初创公司能做到零融资还盈利,真挺少见的。
EdwinChen的运气也不错,创业初期在旧金山的攀岩馆,偶然遇到了Airbnb和Neeva的高管,就这么拿到了首批客户。
之后他一个人在公寓里待了一个月,写出了产品的第一个版本。
产品上线还不到12个月,就做到了八位数的营收,后来又刚好赶上了大语言模型兴起的风口,公司发展得越来越顺。
说到数据标注,AI圈有个著名的梗:“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很多数据标注公司都有庞大的外包团队,还被戏称为“赛博富士康”。
但你别觉得这活简单,不管AI技术怎么发展,模型训练始终离不开“干净”的数据,这也是数据标注没法被替代的根本原因。
现在AI的三大基石是数据、算法和算力,要是说英伟达是算力领域的“卖铲人”,那数据标注公司就是数据领域的“卖铲人”。
SurgeAI和他的竞争对手ScaleAI,估值能轻松上千亿,靠的就是这个。
ScaleAI大家可能更熟一点,今年6月Meta还花了大概150亿美元入股,让它的估值超过了290亿美元。
之前ScaleAI离职的创始人LucyGuo,就靠手里5%的股份,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女亿万富豪。
不过SurgeAI也不差,现在客户名单里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AI巨头,OpenAI、Anthropic、谷歌、微软、Meta全在列。
单说Meta,去年在SurgeAI的全流程标注服务上,就花了超1.5亿美元。
EdwinChen对自己做的事也很有信心,他总说:“AGI(通用人工智能)不会从一堆错误数据中诞生。我们要解决真正复杂的问题,做到高质量数据的代码输入。”
他还特别重视技术人才,觉得只有拥有100倍的工程师,才能把AI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这次身家涨到180亿美元,他反应也挺平淡,就说自己只不过是刚好做了赚钱的事,要是没创立SurgeAI,他也会去做数据挖掘和AI训练,“天生就该吃这碗饭”。
其实不止EdwinChen,现在整个AI圈的造富潮都特别猛。
就在这个月,AI搜索引擎公司Perplexity拿到了2亿美元的融资承诺,公司估值直接冲到200亿美元,差不多1425亿人民币。
这家公司2022年才成立,是三个90后天才少年搞出来的,立志要超越谷歌,三年时间累计融资已经有15亿美元了。
无独有偶,9月份法国的初创公司MistralAI也快完成20亿欧元融资了,估值会到120亿欧元,大概1000亿人民币。
背后的创始人也是三个90后,他们之前从巴黎顶尖学府毕业,先去了AI大厂,嗅到机会后就辞了高薪工作出来创业。
更夸张的是,公司刚成立一个月,就靠7页PPT融到了1亿美元,刷新了欧洲种子轮的融资纪录。
搞不清现在AI圈是不是有点太火了,“几个人,估值十亿美元”的案例一抓一大把。
不光是初创公司,二级市场也热闹得很。
英伟达、甲骨文的股价接连创下历史新高,A股这边也不示弱。
“国产AI芯片一哥”寒武纪最近涨得特别猛,已经超过贵州茅台,成了新任“股王”,市值一度突破6000亿元。
还有跟寒武纪、工业富联组成“纪连海”的海光信息,股价也接连创历史新高,比三年前的发行价涨了超7倍。
另外A股还有个算力三巨头“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不到五个月时间,这三家公司的股价都翻了一倍,不少人靠这个赚得盆满钵满。
黄仁勋之前也说过,未来5年人工智能创造的百万富翁数量,会超过互联网20年创造的数量。
但热闹背后,也有人敲响了警钟。
硅谷知名分析师HenryBlodget就冷静提醒,一旦AI从繁荣转向萧条,带来的冲击可能会远远超出科技行业。
他还抛出个问题:“我们正处在泡沫破裂前的几年,还是仅仅几个月?”
如此看来,每一波技术革命都会带着造富神话,可也藏着退场的残酷。
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多少估值虚高的公司最后都倒闭了。
现在AI圈里,据《华尔街日报》统计,大概40%的AI初创公司没有核心技术,就靠“AI概念”融资,未来这些公司怕是很难撑下去。
EdwinChen能在37岁就登顶最年轻富豪,确实是抓住了AI数据标注的风口,可这背后也离不开他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行业痛点的把握。
AI造富潮虽然汹涌,但大家也得保持理性,别光看着别人赚钱就盲目跟风。
得搞清楚哪些是真需求驱动的领域,哪些只是概念炒作,这样才能在这波浪潮里真正抓住机会,而不是成为泡沫破裂后的牺牲品。
相关文章
2025年9月刚过,OpenAI那边就炸了锅,不少人用ChatGPT时总觉得不对劲。明明选的是GPT-4,或是每月掏200美元的Pro会员版本,可回复...
2025-09-29 0
2025年AI圈出了个大新闻,37岁的华裔EdwinChen靠着自己创办的SurgeAI,成了今年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根据《福布斯》报道,他身家现在...
2025-09-29 1
近日,2025年第十六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年会在济南举办。本次会议作为国内脊柱外科领域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之一,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
2025-09-29 1
随着AI、高性能计算(HPC)、5G 与车用电子等新兴应用的持续扩大,芯片设计正从通用化向场景化精准适配演进,由此也对半导体封装的性能和成本提出了更高...
2025-09-29 1
小米在印度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出从风光无限到处处碰壁的闹剧。话说回来,小米这公司起步于2010年,在中国本土靠着高性价比手机杀出一条血路,很快就成了全...
2025-09-29 1
随着无人机、远程监控、机器人等无人设备的规模化部署与应用,传统Wi-Fi技术因传输覆盖范围有限、抗干扰能力弱,已难以满足远距离通信需求。为此,物奇高度...
2025-09-29 1
当一台工业机器人突然挥臂砸向人类,这算“袭击”还是“故障”?2023年7月,50岁的特斯拉技术员彼得·亨特多布勒在加州弗利蒙工厂遭遇了这样一幕——机器...
2025-09-29 1
9月28日,在深圳举办的不闯红灯骑手奖励活动上,美团多名保持“0闯红灯记录”的优秀骑手现场收到8888元大额奖金。平台表示,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亿元奖金池...
2025-09-2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