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晋镜头|从百米井下到零碳未来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29日 21:41 2 aa
晋镜头|从百米井下到零碳未来

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正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能源革命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曾以“煤海”著称的山西正以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打破人们对它的传统印象。

创新驱动,点燃转型强劲引擎

山西的转型,始于煤而不止于煤。在绿色智能开采领域,中国煤科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煤海蛟龙”4.0——新一代煤矿快速掘进系统,全球首创掘、支、运平行作业,将传统掘进效率提升2至3倍,以最高月进尺3088米的成绩创下世界纪录,让地下煤海掘进有了“智慧芯”。

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探索上,山西同样成果斐然。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的“循环流化床复合燃烧快速调峰技术”,实现了每分钟3.7%的全球最快升负荷速率,显著提升了电网灵活性。而由潞安化工与清华大学共同打造的“晋华炉”3.0,碳转化率高达99.8%,成功破解了“三高”煤的气化难题,已成为山西煤气化技术走向世界的亮眼名片。

山西的绿色雄心,不止于改造传统,更在于开辟新域。太原理工大学孙宏斌教授团队研发的极地规模化新能源系统,今年3月在我国南极秦岭站成功投运。该系统集成了光、风、储技术,适应极地极端环境,实现了稳定供能,标志着山西新能源技术已具备服务国家战略前沿的能力。

金融赋能,疏通转型血脉

宏伟的转型蓝图,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一场汇聚政、金、企、学各方智慧的绿色转型金融服务对接活动,为山西的产业变革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国内转型金融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的代表,与省内煤电、钢铁、焦化、有色等重点行业企业齐聚一堂,共同聚焦“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两大主题,深入探讨如何以金融创新破解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难题。

会上,权威的政策解读与前沿的专题演讲,厘清了金融支持转型升级的路径。更为务实的是,54个来自镁合金、新能源、绿色冶金等领域的转型项目企业代表进行了现场推介,直面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则精准回应,推出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产品。现场推动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机构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金额高达11.7亿元。这不仅是一场“高峰论坛会”,更是一场“银企对接会”和“政策宣传会”,切实以金融的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沃土,疏通了山西产业绿色转型的“血脉”。

智慧赋能,绘就零碳韧性城市新图景

当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一幅“AI零碳韧性城市”的未来蓝图正在太原绘就。在“共建AI零碳韧性城市”平行论坛上,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专家们指出,AI正推动城市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进化”,从“脆弱平衡”迈向“快速恢复”。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阐述了生成式AI如何为城市治理带来革命性变化;山西航产集团分享了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机场的实践经验;中国联通展示了“城市生命线智能感知网络”,为城市安全运行构筑起智能防线。在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凝聚共识,为山西指明了一条“以场景推技术、以市场引企业、以产业促创新”的清晰路径。围绕能源转型、防灾减灾等真实需求,打通数据壁垒,融合算力支持与保险机制,山西正努力打造吸引优质企业集聚的AI零碳韧性产业集群,让未来城市更智能、更绿色、更安全。

普惠共享,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转型的最终目标是惠及人民。山西省科技厅等部门主办的“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以“一度电的旅程”、骑行发电、南极风机模型等生动形式,将复杂的能源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互动体验,让绿色低碳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同步开展的“公众低碳出行月”则是一场全民行动。太原地铁、公交与共享单车协同发力,通过“低碳进校园”、社区宣传、惠民举措等方式,全方位引导市民优先选择绿色出行。“绿色出行、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展现了山西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扎实努力。

潮起并州,绿润山河。从井下“煤海”到零碳“氢谷”,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街头巷尾的低碳风尚,山西的转型之路,正是中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缩影。这不仅是技术革新的升级之路,更是发展理念与治理方式的重塑之路。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可持续的新山西,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晋镜头|从百米井下到零碳未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