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风口财评|严惩“职业弹幕”,引导电商回归产品本位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09日 13:45 0 admin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缘由是该公司在直播销售“燃咔果冻”时,通过雇佣“职业弹幕人”批量发送“3颗就瘦了3.2斤”等虚假弹幕。这是全国市场监管领域处置直播电商“职业弹幕”首案,标志着直播电商行业重构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直播经济井喷的当下,这起看似普通的行政处罚案件,实则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揭示了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问题:直播电商的信任基石正在被“职业弹幕人”这样的灰色产业链侵蚀。当弹幕从用户真实反馈沦为精心策划的话术陷阱,当直播间从商品展示平台变成演技竞技场,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

“职业弹幕人”现象背后,是直播电商行业日趋激烈的流量争夺战。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流量意味着销量,也意味着估值。一些企业不再专注于产品本身,而是寄希望于通过营造虚假繁荣来吸引消费者。从IP分析到用户行为建模,执法人员的调查手段也提醒我们,技术在赋予造假能力的同时,也提供了识破谎言的工具。

这起案件更折射出直播电商行业的深层次问题。在资本裹挟下,部分企业陷入了“重营销、轻产品”的歧途。减肥食品敢于宣称“3天成功、7天破平台期”,背后是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拿捏与对法律边界的肆意试探。当商家沉迷于数据游戏,忽视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最终只会导致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值得肯定的是,监管部门此次精准打击释放了明确信号:技术伪装下的违法违规行为难逃法网。随着监管利剑出鞘,直播电商将告别野蛮生长,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对行业参与者而言,此案应当引发深刻反思。流量可以购买,但信任不能;销量可以造假,但口碑不能。直播电商的核心是产品与服务,任何脱离本质的营销手段,无论多么精巧,都将是昙花一现。

展望未来,直播电商行业必须重构发展逻辑,从流量至上转向价值为王,从营销驱动回归产品本位。监管部门需要持续完善法规,平台方应当加强自律,让直播经济真正释放其应有的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10万元罚单或许数额不大,但意义不容小觑——虚假流量的遮羞布正在被揭开,直播电商的净化序幕已经拉开。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管亚楠)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