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什么是压缩空气储能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09日 22:17 0 aa



什么是压缩空气储能

这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长时储能的技术,被广泛认为是继抽水蓄能之后,最具潜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之一。

一、 核心原理:像给“空气电池”充放电

压缩空气储能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可以理解为一种基于空气的“充电”和“放电”过程。

  • 充电(储能)过程:在电网用电低谷(如夜间),或可再生能源发电过剩时,利用电能驱动大型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并储存到一个特定的地下或地上空间中。在这个过程中,电能转化为了空气的压力势能和热能
  • 放电(释能)过程:当电网需要电力时(如用电高峰),将高压空气从储气室中释放。释放的高压空气经过加热器(见下文“技术路线”部分)加热膨胀,驱动膨胀机(类似于燃气轮机)高速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将储存的能量重新转化为电能送回电网。

图表

代码

下载

放电过程

充电过程

低谷/绿电

大型压缩机

高压空气

地下储气室
(盐穴/硐室等)

高压空气释放

加热器

膨胀机驱动发电机

高峰供电


二、 主要技术路线

根据在“放电”过程中如何处理压缩时产生的热量,形成了不同的技术路线:

  1. 传统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
  2. 特点:在释能过程中,需要燃烧天然气或其他燃料来加热高压空气,增加其膨胀做功的能力。
  3. 缺点:依赖化石燃料,会产生碳排放,效率较低(通常约50%)。
  4. 代表电站:德国Huntorf电站(1978年建成)。
  5.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6. 特点:这是当前的主流发展方向。在“充电”压缩空气时,通过蓄热装置将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收集并存储起来;在“放电”时,再利用这些储存的热量来加热空气。
  7. 优点
  8. 零碳排放:全程不依赖化石燃料。
  9. 效率更高:系统设计效率可达70%以上。
  10. 能量密度更高
  11. 技术挑战:蓄热系统的材料和工艺要求高。
  12. 液态空气储能
  13. 特点:将空气压缩并深冷至零下196摄氏度,使其液化,常压存储在巨型储罐中。需要放电时,将液态空气泵出、加压、加热气化,驱动膨胀机发电。
  14. 优点:不受地理地质条件限制,可在任何地方建设。
  15. 缺点:液化过程能耗高,系统效率相对较低。

三、 优势与挑战

核心优势:

  1. 大规模与长时储能:单机规模可达百兆瓦级,储能时长可达4-10小时,甚至更长,非常适合电网级的大规模调峰。
  2. 寿命长:核心部件(如储气库)寿命可达30-50年,远超电化学储能。
  3. 成本较低:一旦建成,运行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单位千瓦时的成本有望低于锂离子电池。
  4. 安全环保:尤其是先进绝热技术,介质是空气,不存在燃烧爆炸或化学污染风险。

主要挑战:

  1. 地理依赖性强:最理想的储气库是地下盐穴(通过水溶方式在地下盐层中造腔),其次是利用废弃的采矿硐室、含水层等。这严重限制了项目的选址。
  2. 初始投资高,建设周期长:地下工程复杂,从选址到建成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3. 能量效率:整体效率(约50-70%)目前仍低于抽水蓄能和先进电池储能。

四、 发展现状与前景

  • 中国引领发展:目前中国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已建成和在建多个百兆瓦级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 河北张家口:100兆瓦项目已于2021年底并网发电,是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 山东泰安:正在建设350兆瓦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 政策支持:被中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列为重点攻关和示范的技术方向。

总结

压缩空气储能,特别是先进绝热技术,是解决新能源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长时调峰的“国之重器”。它虽然受制于地理条件,但其大容量、长寿命、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综合优势,使其在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将与抽水蓄能形成互补,与电化学储能形成错位竞争,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柱性储能技术。

开启新对话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