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警惕!花呗逾期“不用还”?小心沦为骗子的“收割对象”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5日 21:03 0 aa

“花呗、借呗不用还”“欠款协商能免息”“不成功就退款”,对正被贷款逾期催收困扰的人来说,这类说法常常格外有吸引力。不少人在焦虑中拿出几千甚至上万元签约,却没想到就此落入骗局。

如今,这类所谓的“逾期协商”服务,已成为金融诈骗的重灾区,专门针对身处债务困境的人群。

警惕!花呗逾期“不用还”?小心沦为骗子的“收割对象”

要避开这类陷阱,首先得看清骗局本质。贷款本是借贷人与平台之间的事,欠款金额、还款时间等问题,平台都有官方渠道可直接处理,根本不需要第三方介入。

但一些灰色产业链抓住负债人急于摆脱催收、缓解压力的心理,编造出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表面承诺能停催、延期还款、减免利息、优化债务,实际目的只有一个——骗钱

警惕!花呗逾期“不用还”?小心沦为骗子的“收割对象”

据统计,仅2025年第一季度,金融领域黑灰产市场规模就突破280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这类虚假逾期协商服务。

这些骗子的行骗套路很有规律。

第一步是虚构头衔骗信任,常打着“专业律师”“资深协商顾问”“官方代办”的旗号,对外展示的身份看似专业可靠,但只要核查就会发现,所谓的律师职业证号、机构备案信息全是假的。

要明确的是,所有正规金融平台,无论是银行还是花呗、借呗这类网贷渠道,从未授权第三方代为协商,也不存在“找人代办更顺利”的说法。

第二步是用诱人承诺制造错觉。他们通常按欠款金额的5%到10%收费,比如欠10万就要收5000到1万元,同时打包票说能满足停催、延期、免息、分期等需求。有些网友交了钱后,确实短期内没接到催收电话,就以为问题解决了,其实是骗子对手机号做了呼叫转移或拦截,催收电话根本打不进来。

表面上没了骚扰,可债务问题丝毫没解决,本金、利息、违约金仍在正常计算,逾期对征信的影响也在持续。还有些骗子会伪造重疾、贫困证明博取平台同情,即便偶尔骗到临时政策,一旦被发现造假,所有风险都由借款人承担。

第三步是通过恐吓操控心理。逾期本就让人压力大,这些中介还会刻意放大焦虑,说“不找我们,你的征信会彻底变黑,影响买房、孩子上学”“催收会找上家人朋友”“只有我们能帮你”,让欠款人误以为他们是唯一的希望。

警惕!花呗逾期“不用还”?小心沦为骗子的“收割对象”

不少人在压力下交了钱,结果对方要么拖延,要么直接失联,最后既丢了钱,债务问题更棘手。

警惕!花呗逾期“不用还”?小心沦为骗子的“收割对象”

其实近年来,监管部门已加大对这类诈骗的打击力度,反复提醒:正规债务协商必须是平台与借款人直接沟通,没有第三方介入。各大金融平台也在加强风控,设置风险提示,公开官方客服渠道,防止用户被忽悠。

要是真遇到贷款逾期,记住这几点就能避免被坑。

首先只认官方渠道,银行和网贷平台都有公开的官方热线,其他以“债务优化”“专业协商”为名的机构或个人,都不要信,更别付费。

其次要留存证据,和平台沟通的短信、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还款凭证等,都妥善保存,万一有争议,这些就是保护自己的依据。

最后要理性借贷,贷款是正常的金融工具,但要根据收入和还款能力规划,别过度透支。真逾期了也别慌,尽早主动和平台沟通,说明情况、制定还款计划,随着还款推进,压力自然会减轻。

警惕!花呗逾期“不用还”?小心沦为骗子的“收割对象”

只要我们对借贷有清晰认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不被焦虑冲昏头,就能避开这类金融黑灰产陷阱,让贷款真正服务生活,而不是带来麻烦。

#我要上头条##你们都遇到过哪些骗局##财经##贷款##逾期#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