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荷兰对中资芯片巨头下"封杀令":1年不准动资产千亿颗芯片恐断供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1日 14:33 0 admin

一场围绕芯片的“围剿”,正在撕开全球化的裂痕。10月,荷兰突然对中资背景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出手,一纸禁令让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捏了把汗——不准转移资产、不准解雇高管,甚至被要求换掉中国籍CEO,而这一切的背后,藏着美国的明确指令。

荷兰对中资芯片巨头下"封杀令":1年不准动资产千亿颗芯片恐断供

荷兰经济事务部援引《货物可用性法案》,给安世半导体套上了“紧箍咒”:未来1年内,其全球30个主体不得调整资产,也不能变动现有高管团队。更刺眼的是“不涨利令”——闻泰科技在投资者说明会上披露,荷兰这一限制直接卡住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而法庭文件揭开了更关键的细节:今年6月,荷兰外交部与美国国务卿、国家安全与防扩散局会晤后,美方明确要求“换掉安世的中国籍CEO”。

荷兰对中资芯片巨头下"封杀令":1年不准动资产千亿颗芯片恐断供

很明显,这不是单纯的经济干预,而是贴着“国家安全”标签的地缘博弈。当美国的指令变成荷兰的行政动作,商业逻辑彻底让位于去中国化战略——安世半导体每年向2.5万客户供应超1100亿颗芯片,67%的客户依赖它的1.5万颗料号维持生产,这样一家支撑全球产业链的企业,突然成了“棋子”。

荷兰对中资芯片巨头下"封杀令":1年不准动资产千亿颗芯片恐断供

面对这波针对性限制,中方不再“韬光养晦”。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第一时间发声,痛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搞选择性限制”;闻泰科技更是在官网硬刚,直指荷兰的指控“莫须有”,严重背离市场原则。这种直接反击,打破了过去被动应对的模式,也让外界看到中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决心。

但荷兰的禁令,早已埋下全球供应链的“炸弹”。数据显示,安世48%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80%的终端产品出货在中国大陆完成——一边喊着“保障经济安全”,一边切断关键产能链路,最终可能拖垮的是全球汽车电子等产业。业内预警,一旦安世供应链断裂,全球大量汽车电子系统将面临停产风险,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产业链深度绑定的现实。

荷兰对中资芯片巨头下"封杀令":1年不准动资产千亿颗芯片恐断供

更危险的是,这起事件正在引发“寒蝉效应”。过去企业以为“法治完善的地区投资更安全”,如今却发现,地缘因素能随时改写规则。不少跨国企业已经开始重新评估敏感行业的投资布局,本就脆弱的半导体供应链,正朝着“碎片化”加速滑落,而全球产业协作的信任基础,也在一次次单边行动中被侵蚀。

眼下,闻泰科技管理层态度坚定,直言“要用法律手段扭转不合理程序”,同时加速评估中国供应链闭环方案,推动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这场博弈里,挑战与机遇并存——荷兰的禁令或许会成为中国半导体“补链强链”的催化剂,但代价是全球产业链的信任裂痕进一步扩大。

荷兰对中资芯片巨头下"封杀令":1年不准动资产千亿颗芯片恐断供

说到底,芯片之争从来不是单个企业的事,而是全球化是否还能守住“互利共赢”底线的试金石。当禁令取代合作,指令压倒市场,最终受损的,只会是每一个身处产业链中的参与者。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