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荷兰慌了!安世中国有切割独立迹象,中方定性,韩华集团就是样板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0日 12:43 1 admin

荷兰这次真的有点慌了。原本以为吃定了的安世半导体中国区,被中国一纸禁令、几份公开信直接拦腰“反打”。眼看着原本握在手里的优质资产即将飞走,荷兰方面非但没认错,反而加码打压,甚至动了切断系统权限、停止发薪这种“断臂自杀”式操作,搞得企业运营直接濒临瘫痪。然而这一次,中国不再客气,安世中国迅速宣布具备独立运营条件,开始切割自救。

荷兰慌了!安世中国有切割独立迹象,中方定性,韩华集团就是样板

安世中国本是闻泰科技100%控股的一家芯片公司,然而实际控制权却早已被荷兰总部逐步“掏空”。资产、人员、话语权统统被架空,连表决权也只剩1%。这样的操作,说好听点是“控制优化”,说难听点,简直就是明抢。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中方没有任由事态发展,而是通过合法手段亮出底牌,先是一道出口禁令锁死海外出货,然后通过法务和运营手段反向控制,安世中国表态: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运营能力,员工可拒绝荷兰指令,工资也由中方照常发放。这招“釜底抽薪”,直接把荷兰打了个措手不及。

荷兰慌了!安世中国有切割独立迹象,中方定性,韩华集团就是样板

这场较量的导火索,表面上是企业纠纷,实则是地缘政治下的“产业链战争”。荷兰这次为什么敢下重手?答案很明显,它是在给美国递刀子。正是在华盛顿全力围堵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大背景下,荷兰选择站队美国,配合限制ASML对华出口先进光刻机,又以各种手段“洗劫”中国控股的芯片公司,说到底,是想在全球供应链中拿回主导权。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这次强硬反击,中国不仅定性,还用一系列反制,让全世界明白,中国不是好惹的。

看看此前中国对韩华集团的处理方式就明白了,北京不是没有牌打。韩华海洋集团因为配合美方发起针对中国船运业的调查,间接推动了美国对中国征收高额港口费用。中国随即启动反制,把韩华5家美籍子公司列入“黑名单”,禁止境内所有企业与其合作,同时启动稀土、高强钢等原材料的出口管控。

荷兰慌了!安世中国有切割独立迹象,中方定性,韩华集团就是样板

别看韩华是韩国企业,可它的核心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原材料,特别是船用高强钢和稀土,一旦断供,韩华在全球造船市场将彻底失去竞争力。这一套组合拳,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背后的威慑力远超经济层面,直接关乎生死存亡。

安世中国现在走的,几乎就是韩华“反面教材”的对立面。在中方清晰地说明安世中国具备法律、经营和组织独立性之后,下一步是否彻底切割,将视荷兰是否纠正错误行为而定。如果荷兰执意强硬,那不仅安世中国会彻底“去荷兰化”,中国还可能对荷兰企业展开更大范围的反制。外交部的态度已经表明,中国不吃胁迫那一套。美国现在都搞不定中国,荷兰更不具备对抗的筹码。

荷兰慌了!安世中国有切割独立迹象,中方定性,韩华集团就是样板

而且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并非一时之气,而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在《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法律制度框架下,早就铺好了应对西方制裁的底牌。安世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中方不仅启动了出口限制,更封锁了技术转移和数据权限,防止中国核心技术被非法转移。

与此同时,国内产业链快速响应,安世中国开始依靠国内供应体系进行自救,优先保障国内客户。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不仅显示出中国企业的应变能力,也体现了政府对产业安全的高度重视。

站在全球格局来看,安世事件的背后,实则是中国对技术主权的重新夺回。过去西方通过技术壁垒、资本并购等手段,控制了很多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但随着中国产业链日益成熟,这种“挂名控股、实为控制”的游戏越来越难玩下去。

荷兰慌了!安世中国有切割独立迹象,中方定性,韩华集团就是样板

如今的中国,不仅能造芯片,还在原材料、设备、市场方面形成闭环。一旦西方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夺取话语权,中国完全可以切断原料出口、封锁关键零部件、甚至限制市场准入。这是典型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荷兰此举为何又急又烂?一方面是听信了美国在地缘博弈中的忽悠,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反应的误判。他们可能以为像以往那样,中国最多抗议几句,实则却是用制度化手段把主动权稳稳握在了手里。现在他们尝到苦果了,却又想回头谈判,甚至试图用抢来的公司当筹码和中方“讨价还价”。

说实话,这逻辑真的太幼稚。你动了人家的命根子,还想着谈生意,这不是谈判,是碰瓷。外交部明确表态,先归还资产、撤销限制、恢复高管职权,才有可能恢复接触。也就是说,不把事儿彻底纠正,就连谈的资格都没有。

荷兰慌了!安世中国有切割独立迹象,中方定性,韩华集团就是样板

更现实的是,荷兰其实根本没有和中国撕破脸的底气。它的很多高科技企业,比如ASML,就深度绑定中国市场,原材料、加工、下游客户全靠中国支撑。一旦中国开始对相关产品实施限制,不只是芯片行业,连带着整个欧洲供应链都要断裂。现在美国本土都面临产业回流困难,欧洲更难独善其身。

安世事件一爆发,不少欧洲车企就坐不住了,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荷兰施压,因为芯片一断,他们的新能源汽车根本造不出来,面对中国电动车强势崛起,本就焦头烂额,再加上芯片供应风险,等于雪上加霜。

荷兰慌了!安世中国有切割独立迹象,中方定性,韩华集团就是样板

荷兰现在是典型的“骑虎难下”。既不敢彻底得罪中国,也不想违背美方意志,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次事件是一次难得的警示。过去对外依赖度高、缺乏制度保障,容易被西方资本架空,如今通过这一事件,中国不但在法律上摸索出经验,也在实战中锤炼了产业独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反制样板”的示范效应,让其他国家看清了中国保护本国利益的决心与手段。

安世中国事件不是孤立的商业纷争,而是新时代下国际博弈格局的缩影。中国在这场硬碰硬中,用制度、法律、产业链以及底气告诉全世界:欺负中国企业,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而对荷兰而言,是否及时调整策略,撤回不理性行为,才是决定未来是否能继续在中国市场立足的关键。想当“规则的制定者”,起码要守规矩。如果这条道走不通,那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越来越多的“安世中国式断联”。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