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AI“眼睛”不合眼,语音“管家”催到岗,雨花区为养老安全装上“智能守夜人”

AI科技 2025年10月21日 00:48 0 aa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0日讯(记者 胡芳 通讯员 唐杰)家里老人在养老院住得安全吗?在养老机构的安全体系里,消控室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隐形哨点”。它如同整座建筑安全防线的“心脏”,值班人员的每分每秒在岗,都是守护老人生命安全的“定心丸”。然而现实中,“人员临时离岗”与“持续监管难”这两大隐忧,却让这道安全防线时有松动。

面对“离岗一分钟,风险增十分”的现实困境,近日,长沙市雨花区民政局主动破局、以“智”提“质”,用科技之笔绘就安全新图景——通过引入智能化视频图像分析技术,搭配AI语音机器人担任“传声筒”,成功打造出一套24小时运转、从不停歇的“消控室自动监管与分级联动通知机制”。这套机制,犹如为养老机构装上了一个思路清晰、反应迅捷的“智能大脑”,让安全监管拥有了“智慧内核”。

AI“眼睛”不合眼,语音“管家”催到岗,雨花区为养老安全装上“智能守夜人”

雨花区为养老机构装上“智能大脑”,让养老安全监管拥有了“智慧内核”。

这颗“智能大脑”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全流程自动化。从发现到处置,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响应速度远超传统模式。系统通过视频图像实时分析,一旦发现值班人员离岗超过3分钟,便会立即启动预警。随后,AI语音机器人会自动呼叫机构负责人,清晰告知“消控室无人值守”,督促人员迅速返岗。

如果首次呼叫未能解决问题,系统不会就此停止。它会以3分钟为间隔,连续进行三次呼叫,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持续强化督促。而倘若三次呼叫后仍无人返岗,系统将直接上报民政监管部门,推送预警信息。监管部门随即迅速介入、通报整改,真正实现安全监管的“零死角”。

科技赋能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对于养老机构而言,无需再耗费大量人力进行反复巡查,原先人工监管的“成本包袱”被悄然卸下。运营更加轻松高效,省下的精力和资源可以更专注地投入到提升老人生活品质的细节中,让养老服务的温度再次升华。

对民政部门来说,监管模式实现了从“被动抽查、事后补救”到“主动预警、靠前守护”的深刻转变。消控室的实时动态尽在掌握,监管效能全面提速,安全防线越筑越牢。

从依靠人防到“技防+人防”有机结合,雨花区民政局的“智能大脑”,不仅为养老机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科技安全墙”,更让千家万户对老人的居住安全多了一份踏实与信赖。未来,雨花区民政局还将持续推动科技与养老安全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智能化监管体系,用创新守护每一位老人的幸福晚年,让“老有所养”更有“老有所安”的底气与温度。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