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赋能航空产业发展,百余家单位齐聚长沙航院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6日 23:44 1 admin

10月25日,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理事成员大会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聚力·赋能·共赢”为主题,旨在总结共同体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效,共商未来发展大计,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来自全国各地的航空制造龙头企业、维修保障单位、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及行业学会协会的代表、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赋能航空产业发展,百余家单位齐聚长沙航院

大会现场

论坛开幕式上,长沙航院院长刘喜宾致欢迎辞,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在航空人才培养、产业学院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科技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承办此次盛会是对学院办学实力的肯定,更是鞭策,学院将持续依托共同体平台,抢抓机遇,深化产教融合,培育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成就学生出彩人生,服务产业升级,共同书写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共同体发展的新篇章!

赋能航空产业发展,百余家单位齐聚长沙航院

长沙航院院长刘喜宾致辞

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卫兵致辞。他建议共同体从深化“四业融合”、聚焦前沿领域、完善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发力,构建一个以产业链需求为引领、行业标准为规范、企业实践为支撑、职业发展为目标的开放性育人系统,积极组建“揭榜挂帅”攻关团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加快制定航空装备维修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推动中国航空制造与维修标准“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

5720厂党委书记陈文春代表理事长单位作共同体2025年度总结报告。报告总结了共同体2025年以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建议。他表示,通过创新平台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共筑创新平台高地,共同体的协同效能进一步提升,合作实效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他提出,共同体后续从以下方面推进工作,一是通过强化机制建设,构建开放生态;二是通过优化培养体系,提升人才质量;三是通过深化技术协同,增强服务能力。通过多方多维发力,全方位整合产学研资源,调动企业市场主体和学校办学主体的双重积极性,引导社会多元力量深度协同参与,构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平台。

会议上,举办了3个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为共同体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长沙航院与中国航发商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共建航空发动机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协议。长沙航院与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南麓谷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未来,校企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为区域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航空维修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

赋能航空产业发展,百余家单位齐聚长沙航院

校企签约仪式现场

据悉,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于2023年10月,由5720工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沙航院牵头,联合高水平大学、航空企业、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93家单位共同组建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5年新加入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目前,成员数量已达到107家。

本次年会,还举办了湖南省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暨“AI+专业数字化升级”论坛、2025年航天航空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航空制造与维修高端技能人才短缺、航空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等问题,积极建议献策。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6 届毕业生(长沙航院)供需见面会暨校友企业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同日举办,多家共同体单位参加,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良机与岗位。

通讯员赵常霖 李伟 刘嫄 潇湘晨报记者沈颢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