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对“隐私刺客”过度收集信息,要整治(原创)

AI科技 2025年10月30日 14:19 14 aa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App和小程序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扫码点餐、便捷支付、酒店预订还是在线医疗服务等等,它们无处不在。然而,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您是否注意到,每当启动一款新的App或小程序时,它们常常请求访问您的相机、通讯录、身份信息乃至位置信息?这些权限请求真的都是必要的吗?(2025年7月16日 《央视新闻客户端》App成“隐私刺客”过度收集信息 应该怎么防?)


平心而论,自从互联网走进人们的视野,网络生活与人们密不可分。从先前的博客到微信,再到使用APP软件以及AI的问世,不仅看到了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步,而且人们从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不出门,通过网购快递就可以把商品送到家,微信交流代替了书信往来。这一列的变化,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但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往往夹带着不干净的东西。比如人们知道的,电信诈骗,散布和传播谣言,发布虚假新的等。既污染了网络环境,又给广大网友造成了经济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确保网络环境干净清朗,让网络成为良好的“生态园”,成为网民的共同心声。


大家都明白,个人信息其实主要都是靠电子来传播的,所以一旦泄露,传播起来一下子能遍布网络。不法分子违规收集的个人信息,经常会流入所谓的黑灰产。事实证明,曾经有一段时间,嘀嘀不休的违法广告电话,总是干扰着网民的生活,网民对此十分反感。有的网民一天能接到几十个来历不明的电话。也就是这样的乱作为,给不少老年人造成了伤害。其原因,一些不法分子掌握了老年的人的生活习惯包括个人爱好,所以编造出来故事特别令人信服。特别是不良的微短剧,更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误入歧途”。


对此,从党中央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要求加强网络管理、保护网民个人信息安全,做到依法办网、依法管网、依法上网。网络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不是给人类添堵的。


像App成“隐私刺客”过度收集信息,不仅仅要做好防,而是要做好“堵”,要加强管理与监督,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律行为能力。


加强管理与监督,从源头上把好关口,不给不法分子提供机会,一经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再则直接关闭平台。


增强自律意识,从我做起,依法行事,不做伤害他人之举,自觉做到依法管网、依法上网,为网络创造和营造良好的“生态园”,让广大网民生活温馨,工作舒心。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