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4日 04:44 0 aa

乌江有梦,越岭穿山皆为步履;大山有梦,腾云驾雾便抵远方;人民有梦,奋斗勤劳铸就美好……

2025年9月24日,当首架飞机在铜仁德江机场跑道南北两端盲降系统完成低空校验,整个德江沸腾了——武陵山深处数百万人又一的“飞天梦”,终成现实。从此,铜仁“一市两飞机场”大幕开启,全市“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动能满满。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全景图。

心中有梦:

奔赴

当第一缕阳光跃上山岗,洒满德江这片沃土,错落的村落与蜿蜒的山路渐次明晰。田间劳作的农人抬头,望着蓝天中偶尔掠过的飞机,眼中满是羡慕与憧憬。“要是我们德江也有机场,在家门口就能坐飞机,该多好!”这句质朴的期盼,在无数德江人嘴边念叨过,也在无数个夜晚,走进了人们的梦乡。

德江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虽有独特地理优势与发展潜力,经济基础和交通条件却与其他地区存在不小差距。建机场,对德江乃至周边区域发展意义非凡,可立项之路,布满荆棘。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德江机场。

早在多年前,铜仁便敏锐察觉交通对发展的关键作用,启动机场建设前期调研。2012年,德江县提出争取黔北民用机场项目并推进前期工作;同年12月,德江县与铜仁市发改委赴成都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西南分公司汇报,委托其开展黔北(德江)机场选场比选论证。时任德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项目负责人梅彬,带着一群心怀梦想与责任的工作人员,背着行囊穿梭在德江的山间地头,细致勘察地形、地质、气象,收集数据。他们对23个点位开展气象观测,每2小时一次记录,365天从未间断,最终汇成详实报告。

夏日的露青,骄阳似火,山间气温飙升至40℃,闷热得让人窒息。这群追逐“起飞梦”的德江人顶着烈日,一步步攀爬陡峭山峰,汗水浸透衣衫,却无一人叫苦;冬日的高山,寒风刺骨,细雨常伴,道路泥泞湿滑。他们裹着厚重棉衣,深一脚浅一脚前行,手脚冻得通红,眼神却始终坚定。

在数据支撑下,专家团队深入论证德江建机场的可行性。从空域规划到市场需求,从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每一项都细致分析。他们查阅海量资料,参考国内外机场建设案例,历经无数次讨论研究,最终形成详实的可行性报告——德江建机场,势在必行。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施工实景图。

可仅有可行性报告远远不够。在全国众多机场建设规划中,德江机场要脱颖而出、获国家相关部门批准,还需更多努力。德江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梅彬牵头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这份工作,既要责任担当,更要不负人民的情怀。

工作小组成员频繁往返于德江与省城,带着百姓期盼与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走进一个个政府部门办公室。每一次汇报,他们都全力以赴,详细介绍德江情况、机场建设意义与规划。可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质疑与挑战接踵而至:有人担心德江经济实力能否支撑机场建设运营,有人对客源市场存疑。面对质疑,小组成员毫不退缩,用更详实的数据、更坚定的信心一一回应。他们展示德江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周边巨大的发展潜力,承诺举全县之力保障机场建设顺利推进。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施工现场图。

机场最初计划建在遵义正安县,要将项目重新规划至德江,必须拿出充分理由。这是德江与正安的“二选一”抉择。机场建设工作组梳理优势、多方比对,从预可研到纳入规划,在项目申报、立项、批复的5年前期工作中,梅彬坦言“吃闭门羹是常事”——熬更守夜写可行性报告,奔波在跑项目的路上,早已是家常便饭。作为土生土长的德江人,团队用诚信与诚意推动项目稳步前行,他说:“我所做的一切,只为不负德江人民投给我的那张选票。”

自助者天助。历经无数次沟通、协调与争取,铜仁德江机场建设项目终于获国家相关部门关注与认可。2019年7月26日,项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正式列入国家建设规划。消息传来,所有为机场付出的德江人,热泪盈眶。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为梦建设:

加速

立项成功,只是铜仁德江机场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破土动工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征地拆迁。机场选址涉及堰塘乡、共和镇、合兴镇等多个乡镇,需搬迁的居民众多。对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人而言,离开熟悉的家园,满是不舍与担忧。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施工实景图。

为做好征迁工作,德江县委、县政府成立征迁工作专班。专班成员挨家挨户走访,耐心沟通,倾听村民诉求、了解困难。他们宣讲机场建设意义,解读征迁政策与补偿标准,帮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征迁中,难题层出不穷:有的村民不理解政策,提出过高补偿要求;有的村民因家中有老人、孩子,担心搬迁后生活不便。面对这些问题,专班成员毫无不耐烦,一次次上门答疑解惑,协助寻找解决方案。“2020年开始征地,涉及上百户居民,只能反复解释、做思想工作,让大家明白机场建设带来的福利。”驻村工作队员杨波回忆道。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施工实景图。

铜仁德江机场建设中,科技力量功不可没。建设者们运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保障工程推进。通过对标规范、实地调研、咨询行业单位、协调监管部门等方式,优化调整航站楼工程、供热制冷工程、空管工程、综合楼工程、总图工程、弱电工程、绿化景观等施工方案,并组织相关单位召开10余次会议完善细节。

“2月,飞行区施工完成航站区域挖方区土石方场平;3月,完成航站区填方区土石方场平;4月,完成航站区预留用地场平;5月,经多方会审确定正式版航站区及配套施工图设计;6月,完成航站区以北道槽区土石方工程;8月,完成航站区以南道槽区土石方工程;9月,完成全场地基处理(除边坡护砌外)和土石方工程,土石方沉降进入观测期并日渐稳定……”这份进度表,记录着建设者们时刻按下的“加速键”。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施工现场图。

飞行区DDC桩处理曾是难题——安全风险高、质量难把控、进度缓慢。机场项目原采用400mm孔径小直径DDC桩,涉及22个处理区域,总工程量12.7万米。但该区域土层厚、土质软、含水量高,易出现塌孔、缩孔现象,加之钻孔和强夯设备技术落后,导致施工进度慢、质量差,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针对这一问题,指挥部组织各参建单位多次现场研究、开会探讨,咨询业内专家,最终决定将DDC桩孔径由400mm调整为1200mm,桩间距由1m调整至3.6m,经现场试桩验证可行。方案调整后,航站区DDC桩施工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不足1个月,为后续航站区土石方填筑争取了宝贵时间。“想起当时攻坚克难的日子,至今印象深刻。”贵州黔北(德江)民用机场项目建设指挥部综合管理部副主任陈阳说。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为梦护航:

奉献

铜仁德江机场的工地上,有一群远离家乡与亲人的建设者,他们默默坚守岗位,用青春与汗水为机场建设奉献。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施工实景图。

贵州黔北(德江)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贵州黔北(德江)民用机场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田星宇,从项目启动起便全身心投入。他每天早早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各施工环节;晚上又组织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当日工作、安排次日任务。除了负责工程技术与管理,他还需协调各方关系,与当地政府、村民沟通时总是耐心细致,尽力解决问题。“机场建设是造福百姓的工程,得让大家理解、支持我们。”他常说。

为赶工期,建设者们实行“白加黑”“三班倒”工作机制。来自毕节的罗永行,自2022年6月到工地,三年仅回家6次,“除非家里有特殊急事,一般不请假”。“虽然工作辛苦,但一想到自己参与建设的机场,将来能给德江带来大变化,就觉得一切都值。”每次和家人视频,孩子总问他何时回家,他总笑着说:“等机场建好了,爸爸就回来。”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施工现场图。

高级工程师张靖宇,主要负责机场供配电系统设计与专业技术协调。工作中,他发现常规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装置,无法满足机场现代化运营对电能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于是,他带领电气专业设计团队开展技术论证与攻关,对比分析多种方案后,为德江机场选定新型电能质量综合补偿装置技术方案,并纳入设计。该方案不仅能大幅改善供配电系统运行指标,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与安全性,还能降低运维成本。

“作为长期服务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人员,我们要立足民航高质量发展,开拓创新,用新技术、新方法为机场建设出力。”在张靖宇的带动下,设计团队其他技术人员也在各自岗位上拼搏,积极投身技术创新,为德江机场建设注入新活力。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施工实景图。

铜仁德江机场的建成,离不开各方协同与支持。市委、市政府将机场建设列为全市重点工作,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开辟绿色通道。征迁中,即便面临困难,群众仍顾全大局、积极配合;施工时,周边百姓也主动伸出援手——为施工人员送水、送食物,在他们遇到难题时提供帮助。

“机场刚开工不久,当地村民就把辣椒、白菜等蔬菜免费送到项目部食堂。”陈阳说,“这份心意让我们感受到百姓的支持与期盼,也让我们暗下决心:必须把每一项工作做好,才对得起德江人民的这份善意。”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美好为梦:

腾飞

历经无数日夜奋战,铜仁德江机场终于拔地而起。宽阔的跑道、现代化的航站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9月24日,首架飞机完成低空校验的那一刻,德江彻底沸腾。成千上万市民早早簇拥在机场附近,当亲眼看到飞机降落,人们欢呼雀跃,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全景图。

“小时候在乡下,晚上看到飞机闪着灯飞过,总觉得它离我好远,会好奇这是从哪个大城市飞来、要去往哪里。那时候就憧憬,有一天自己也能坐飞机去各个大城市。”网友“是艳艳子呀”在视频评论区的留言,道出了无数大山儿女的心声。

“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现在他回来能直接坐飞机到家,从机场步行几分钟就到家门口。这样的好事落在我家,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机场附近的刘叔,谈起机场带来的便利,难掩兴奋。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夜景图。

铜仁德江机场的建成,将彻底改变铜仁市西五县及遵义市务川县、凤冈县、正安县的交通格局,成为辐射600万人民的民心工程,为德江经济发展插上“腾飞之翼”。它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促进德江与外界的交流合作,吸引投资、带动产业升级,助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机场完善了黔东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填补了该区域依赖公路、缺乏航空运输的空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提升区域交通整体效率与服务水平,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选择。

这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与付出:为立项奔波的工作人员、在艰苦条件下坚守的建设者、给予支持的政府部门、周边群众与企业。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梦想的力量,也诠释了为梦想拼搏的责任与担当。

【深度】武陵云梦:铜仁德江机场起飞的背后

铜仁德江机场亮灯成功。

铜仁德江机场背后的感人故事,将永远铭刻在铜仁人民心中,成为大家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动力。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上,这座机场,必将为武陵山片区人民绘就美好生活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持续赋能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

特约通讯员:陈长富

编辑:陶钰

二审:周苏星

值班编委:谭霜

总值班:张勇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