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11月4日消息,知识产权授权公司Adeia近日向美国德州西区地方法院对AMD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AMD在其芯片产品中未经授权使用了Adeia的...
2025-11-04 3

志存高远,勇攀科学高峰,脚踏实地,紧扣需求实际——
参与科技部“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专项”中的“宇宙再电离理论与数值模拟”项目,承担21厘米信号高阶统计研究任务。在国际大科学工程中发出了“贵师大”声音;
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和贵州原创地绿色发展的科技需求,贵州师范大学张英骏、熊康宁、周忠发等科学家接力奋斗,不断创新石漠化治理模式,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技术路径与集成方案,成为国家石漠化治理的科技“主力军”……
迈向“十五五”,中国共产党贵州师范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依托贵州区位,以服务区域发展为担当,着力构建推动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库、智囊团和创新策源地。同时,实施科研聚能行动,打造“学科一科研一服务社会”创新链。

毕津顺指导学生科研
聚焦“卡脖子”难题重点突破
从“跟跑”向“并跑”,短短两年多,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贵州师范大学集成电路研究院院长毕津顺的带领下,贵州师范大学成立“集成电路研究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获 2023 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创业成果奖一等奖;牵头发起成立贵州省集成电路学会……在几乎“零基础”的西部校园播下“中国芯”火种。
特别是集成电路研究院的成立,将围绕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传感器制造、芯片加工设计等开展技术攻关,结束了贵州高校没有大型集成电路实验平台的历史。
面对高可靠智能芯片和抗辐射加固技术“卡脖子”的痛点,毕津顺带领团队仅用一年便实现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新型智能存储器芯片技术”斩获2023年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创业成果奖一等奖。这也是贵州师范大学首次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奖励,标志着贵州省集成电路领域的重大突破。
之于未来,毕津顺为研究院定下“硬指标”:未来5年内,加快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科研教师,提升培育学生水平,争取将教师队伍扩充到30人、在校研究生突破100人。他说:“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但我们可以把人才种下去,把生态养起来,让‘芯’花在贵州常开不败。”
“十四五”期间,围绕省委、省政府“四新四化”、做强“六大产业基地”的方针,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通过整合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引入企业支持等措施,实现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持续增加。
获批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语委“中国-东盟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喀斯特地区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五年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平台3个,全省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9个,科研平台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五年间,获批各级各类人才项目共6项,贵州省教育厅拔尖人才项目2项、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百层次”人才项目3项、获批贵阳市科技局人才项目1项。获批省教育厅、省科技厅人才团队建设项目共8项,科研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孙蒙祥指导学生科研
高水平论文和科研成果持续产出
9月3日,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孙蒙祥教授的《通过BBM-BAR1重编程小孢子发育命运实现高效体内单倍体诱导》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刊发。研究成果揭示了小孢子命运重编程的关键分子机制,在单倍体育种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是贵州师范大学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世界顶级期刊《Cell》上发表论文,标志着学校在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高水平论文是高校科研实力的“硬核”名片。“十四五”期间,该校将顶刊论文作为原创性突破的载体,通过实施建立“潜力项目库”、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措施,推动高水平论文和科研成果持续产出。
通过建立“潜力项目库”,常态化梳理校内科研成果,筛选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原创性突破或重大应用价值的项目等措施,学校自然科学类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其中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作为第二单位的项目《西南喀斯特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服务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第一完成单位在世界三大期刊之一的子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共计2篇。
学校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内驱力,制定实施《贵州师范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贵州师范大学高水平科研绩效管理办法》《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科研氛围,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十四五”期间,该校深入推进“科研强校”战略,高度重视科研事业发展。五年来,学校年度科研经费从0.89亿元增至1.38亿元,自然科学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获部省级以上科研奖励99项,专利授权数从605项增至1546项,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7项。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2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83篇。

李大林在实验里做科研
科研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科学研究的本质其实就是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周边环境中去寻找和发掘值得深入探究的选题。”11月3日,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2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生李大林《关于大学生短视频成瘾的机制研究》渐入尾声,目前已进入论文投稿阶段。
李大林说,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挖掘大学生短视频成瘾深层次原因,探讨该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揭示感知压力、无聊倾向和自我控制与短视频成瘾的关联,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博士研究生期间,他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收获2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以第二作者参与完成1篇SSCIJCR,Q1)期刊论文。课题研究中,他深度融入团队协作,参与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助力团队斩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让学术探索始终紧扣社会发展需求。
李大林认为,学校优良的科研环境为科研产出提供沃土。学校为师生配备了一流的科学设备,为执行科研项目提供硬件支撑,还有“学术之星”等评选机制,激发广大学子的科研活力和热情,实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大家提供了更多学术锻炼的机会。
把实验室理论做成社会实践的方案,再把实践反馈提炼为学术成果,李大林成长并非个例。
今年8月,贵州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人工智能华为创新实验班”研发团队,凭借研发的“居安思危——基于AI+物联网技术的居家安全防护智能机器人”斩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赛道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通过设立“人工智能华为班”“南仁东班”等特色人才培养实验区,持续探索“科研型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获授权专利60项。在各类高水平学科和科技竞赛中,学校共获国家级奖项363项、省级1998项。累计荣获国际级、国家级体育竞赛奖项490项。

肖时珍进行野外科考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11月3日,贵州师范大学肖时珍教授刚刚结束帮助荔波县申报“世界遗产贡献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案例”,又一头扎进为贵州双河洞申报世界遗产提供科技支撑的工作中。
“目前。贵州双河洞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标志着正式拿到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入场券。”肖时珍说,团队将通过开展贵州双河洞保护管理规划和申报世界遗产预评估文本编撰,为下一步贵州双河洞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提供科技支撑。
2024年以来,肖时珍作为科技特派员,始终把世界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不仅在申报世界遗产中帮助贵州获得一个又一个国际荣誉。在荔波遗产地保护管理中,她带领团队常态化进行水质监测,为当地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她还把课堂搬到荔波、梵净山等世界自然遗产地,培养了一支“懂国际规则、熟乡土民情”的遗产保护乡土人才队伍……
五年来,学校科研团队通过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方式实施生态保护。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参与编制的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状况报告,所编制的技术支撑材料获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参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于2024年7月申遗成功;主持贵州省双河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今年5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发挥科研优势,聚焦地方所需——服务乡村振兴。成立蔬菜、水果、刺梨等8个“生态农业专班”,派出79名科技特派员围绕“一村一品”开展产业帮扶;聚焦生态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科研团队在花江大峡谷摸索治愈“生态癌症”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已经在省内镇宁、紫云、册亨等55个县市和重庆、广西、云南等地的10余个县市进行工程化推广运用;助力富矿精开。学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酱香型白酒废水低成本驱动赤泥土壤化”关键技术,破解了赤泥堆存的世界性难题……
“十四五”期间,围绕地州市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派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共选派科技特派员39人次参加“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肖文君表示,科技特派员与当地特色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培训,传播先进科学理论;进行定点技术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等方式,集约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培育绿色惠民新动能,提高科技示范能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编辑 王雨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李玲
相关文章
快科技11月4日消息,知识产权授权公司Adeia近日向美国德州西区地方法院对AMD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AMD在其芯片产品中未经授权使用了Adeia的...
2025-11-04 3
在AI、XR与操作系统革新加速的当下,“手机和APP是否会消失”不再是科幻设问,而是技术演化中的真实命题。本文将从底层逻辑、产业趋势与用户行为三方面,...
2025-11-04 2
志存高远,勇攀科学高峰,脚踏实地,紧扣需求实际——参与科技部“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专项”中的“宇宙再电离理论与数值模拟”项目,承担21厘米...
2025-11-04 2
南方财经11月4日电,据央视财经,近期多项行业数据显示,AI眼镜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增长,谷歌、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快布局。分析指出,科技巨头们...
2025-11-04 4
2025年10月12日至15日,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作为国际影响力...
2025-11-04 3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科技媒体 Tom's Hardware 昨日(11 月 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Andon Labs 的研究人员测试...
2025-11-04 3
特朗普突然对英伟达下令,不许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与此同时,黄仁勋坦言美方不要低估中国的实力。那么,特朗普此举会带来哪些后果?中方又该如何应对?近日,美...
2025-11-04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