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1次文明反击,让两强盗犯傻:从安世半导体事件看全球秩序的重构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7日 07:14 0 aa


荷兰政府为了配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抢夺中国已完成收购的荷兰芯片企业安世半导体。

这个以国家之举,抢夺别国一个企业的荒诞事件,让世界目睹了一场现代版殖民掠夺的可恶行径。

1次文明反击,让两强盗犯傻:从安世半导体事件看全球秩序的重构

这不是普通商业纠纷,而是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面对新兴力量崛起的本能反应。

那些靠早期掠夺全球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之后,重构了一个所谓文明的世界,企图将落后国家排除在竞争之外。

然而,当竞争规则不再有利于自己,便撕下契约精神的面具,重拾海盗祖先的掠夺本能。

安世半导体事件背后,是西方世界根深蒂固的“霸权惯性”。五百年的全球主导地位,使这些国家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国际规则应由他们制定,也随时可为他们而改变;全球财富应由他们支配,也随时可为他们而攫取。

1次文明反击,让两强盗犯傻:从安世半导体事件看全球秩序的重构

这种思维在殖民时代表现为武力掠夺,在全球化时代则演变为规则掠夺。

当规则也无法保障其优势时,便退行至赤裸裸的强制干预。

然而,这些国家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世界已经走出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

中国对此事件的强烈回击,不仅是对一国一企权益的维护,更是对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捍卫。

中国的反击不是要与谁为敌,而是要教会那些仍活在旧时代的国家如何“做人”。即如何在平等互尊的国际社会中行为处事。

1次文明反击,让两强盗犯傻:从安世半导体事件看全球秩序的重构

这一事件的影响远超商业范畴。在经济层面,它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促使各国重新审视所谓的“经济互信”。

在政治层面,它揭示了西方“基于规则的秩序”话语背后的双重标准。在那些靠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掠夺者思想里,规则只约束别人,不约束自己。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一事件标志着全球权力格局的历史性转折。以前西方几个世纪以来之所以能够肆意妄为,本质是依仗武力和经济力量不对称来实现霸权。

如今,随着非西方世界的崛起,这种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1次文明反击,让两强盗犯傻:从安世半导体事件看全球秩序的重构

中国对安世半导体事件的回应,实际上是在参与定义21世纪的国际行为规范:

任何国家,无论历史多么辉煌,都必须学会在新的多极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会尊重他国的发展权利。

中国的回击方式同样值得玩味。她没有选择以牙还牙的对抗,而是运用国际规则框架内的合法工具,展现了成熟大国的战略定力。

这种应对方式本身就在为国际社会树立典范:面对不公,不是退回野蛮,而是坚守文明;面对挑衅,不是情绪反应,而是理性应对。

1次文明反击,让两强盗犯傻:从安世半导体事件看全球秩序的重构

对于那些仍沉浸在昔日荣光中的国家,中国实际上正在通过自身行动教授一门必修课:如何在多元文明的世界中,学会平视而非俯视,学会合作而非掠夺,学会尊重而非强加。

这门课的结业证书,将是这些国家能否在21世纪继续保有影响力的关键。

世界正在经历从“西方统治”到“全球共治”的艰难转型。安世半导体事件不过是这一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它清晰地指向一个未来: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无法摆脱殖民思维和霸权惯性,都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被边缘化。

1次文明反击,让两强盗犯傻:从安世半导体事件看全球秩序的重构

中国正在做的,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更是在帮助这些国家完成这一痛苦的现代化转型。让他们学会在平等的国际社会中,做一个合格的成员。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又一个转折点,那些仍试图以19世纪的手段解决21世纪问题的国家终将发现:世界已经改变,而改变世界的,正是他们曾经轻视的力量。

学会平视这些力量,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也是中国以实际行动给予他们的最深刻教诲。#安世半导体# #安世中国:荷兰总部决定在中国无效#​​​​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