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进博会搭台解码设计未来,全球设计大咖共绘“产学研用”融合新生态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10日 17:17 0 admin
进博会搭台解码设计未来,全球设计大咖共绘“产学研用”融合新生态进博会搭台解码设计未来,全球设计大咖共绘“产学研用”融合新生态进博会搭台解码设计未来,全球设计大咖共绘“产学研用”融合新生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核心配套活动“国际设计趋势发布会” 11月9日举行,作为进博会平台上聚焦设计创新的重要对话场,本次活动由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国际设计科学学会(美国)上海代表处、《国际设计科学学报》编辑部、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协同承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设计机构、龙头企业、高校的50余位代表参会,以“融通创新・设计赋能”为主题,构建起一场跨越国界、覆盖多领域的设计智慧盛宴。

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发布首届国际设计科学大会核心成果。他提出,学会已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设立代表处,将深度链接进博会全球资源,推动设计科学与国际经贸的 “双向赋能”。此次发布的跨学科研究框架、全球设计发展共识,以及 5 位国际设计教育成就奖得主名单为行业提供了理论坐标系;国内首个《乡村美学导则》与 10 个乡村美学小镇典型案例为设计落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样本。

周武忠进一步表示,学会将推动《国际设计科学白皮书》的实践研究与《国际设计科学学报》的学术建设深度联动,构建 “理论 - 实践 - 传播” 三位一体的设计科学发展生态。

发布会核心环节,“设计科学与教育”跨国对话以视频连线汇聚了中日韩德四国历届国际设计教育成就奖得主,为全球设计发展提供多元视角。

中国设计学奠基人张道一教授认为,“设计”本质是“设想与计划”,早年在中国是工艺美术领域专用词。近几十年“设计”成常用词,应用延伸至科技、规划等领域,如 “国土设计”“伦理设计”,绘画领域的“章法”等本质也与设计相通。他接触设计科学学会后将“设计”与“科学”关联,“设计科学”范畴远超图案与工艺美术,可触及宏观议题。

日本地域振兴设计先驱宫崎清教授以“设计是丰富人类生活与文化的科学”为核心,阐释其“人、文、地、产、景”五位一体地域振兴理念。他以日本三岛町改造为例,分享如何通过传统工艺活化(如木质器具、山葡萄藤编织品开发)与“特别町民”制度,实现乡村人口回流与经济十倍增长,印证了“居民主体、设计赋能”的乡村振兴路径。

日本医疗设计专家国本桂史教授围绕 “设计改善生活” 的理念,复盘其职业生涯两大核心实践:在工业设计领域,以 “倾听用户、早期原型、诚实评估、耐用易修” 原则参与三菱帕杰罗等经典车型设计;在医疗设计领域,联合医工设团队研发 OPUS1 KUNIMOTO 喉镜、3D 打印定制髋关节假体,推动设计成为医疗创新的核心工具。

韩国“幸福设计”倡导者金泰浩教授引入幸福经济学理论,呼吁行业建立设计社会价值转化机制,在AI时代推动设计师从“创意劳动者”升级为“幸福医师”。

德国设计哲学学者Thomas Friedrich教授提出“设计需以哲学构建理论与历史体系”的观点,强调设计不是孤立的美学实践,而是需融合“图声词多感官协同”“共情用户”“人文属性”的系统工程。

在专题演讲环节,国内设计领域专家围绕色彩战略、AI设计、国潮传播、数字化生态、艺术乡建五大前沿议题,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洞察。

在设计项目对接环节,参会企业与设计机构围绕“汽车色彩应用”“AI 设计工具研发”“乡村设计项目落地”等议题展开深度洽谈,达成“吕巷果宇宙”等多项初步合作意向,涵盖设计咨询、联合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

作为第八届进博会的设计创新名片,本次发布会不仅搭建了全球设计界的对话平台,更以跨国协同、产学研融合、理论实践并重的特色,为设计赋能全球经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未来,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将持续依托进博会平台,推动设计科学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助力构建更具包容性与创新性的国际设计生态。

原标题:《进博会搭台解码设计未来,全球设计大咖共绘“产学研用”融合新生态》

栏目主编:徐晶卉

来源:作者:文汇报 周渊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