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飞行出租车要来了!美企亏损4亿抢首飞,却被中企先一步打开市场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30日 19:45 1 admin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上下班堵在车流里时,很多人都闪过这样的念头,要是出租车能飞起来该多省事?

现在这想法真要照进现实了,全球飞行出租车赛道上,美国Joby Aviation这家龙头企业,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高达4.07亿美元,却还在砸钱抢2026年的首飞机会。

而中国的亿航智能已经把飞行出租车开上了天,不光实现常态化运营,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就交付了68架飞行器,累计载客超1万人次。

同样瞄准打车上天的市场,为啥美企亏着钱也要拼首飞,中企却能先一步打开局面?先看亏了4亿的Joby,它的亏损账单其实很清晰。

飞行出租车要来了!美企亏损4亿抢首飞,却被中企先一步打开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只有1.50万美元,研发费用却花了2.69亿美元,这笔钱主要砸在了抢首飞的关键环节上。

关于推进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型号认证,目前已经走到第四阶段,完成了70%,这是飞行器能合法商业飞行的通行证。

而FAA的认证周期平均要28个月,标准还格外严格,光是电池热失控传播时间就要求不少于15分钟。

Joby在2025年8月花最高1.25亿美元收购了Blade的客运业务,这笔钱里还包含3500万美元的业绩备用金。

飞行出租车要来了!美企亏损4亿抢首飞,却被中企先一步打开市场

目的就是拿下纽约、南欧这些核心市场的起降点和用户资源,等首飞后能直接启动运营。

Joby敢这么烧钱,底气来自资金和技术,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它手里的现金及短期投资有9.91亿美元,加上丰田近9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总流动性能撑到2026年。

技术上,它的旗舰机型JobyS4是倾转旋翼设计,单次充电能飞241公里,巡航速度最快300公里/小时,还能垂直起降,噪音比传统直升机低不少,很适合城市场景。

按计划,2026年上半年它要先在迪拜启动商业服务,抢下全球飞行出租车首运营的名头。

飞行出租车要来了!美企亏损4亿抢首飞,却被中企先一步打开市场

但就在Joby还在为首飞资格冲刺时,中国的亿航智能已经把生意做起来了。

它的EH216-S是全球首个拿到中国民航局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的eVTOL,早在2024年就开始在广州、合肥、深圳等地飞常态化航线。

广州的空中观光航线单次费用大概300元,和高端出租车价格相近,到2025年第二季度,这款机型单季交付量就同比增长38.8%,营收也跟着涨了44.2%。

飞行出租车要来了!美企亏损4亿抢首飞,却被中企先一步打开市场

这种进度差背后,核心是两条路线的选择不同,认证上,中国民航局采取了更灵活的渐进式策略。

对无人驾驶eVTOL允许在隔离空域先试运营,亿航的EH216-S刚好是无人驾驶路线,踩中了政策节奏。

而Joby做的是有人驾驶机型,得满足FAA更严苛的安全标准,光是飞行控制系统的场景覆盖率就要求达到85%,认证自然慢了半拍。

飞行出租车要来了!美企亏损4亿抢首飞,却被中企先一步打开市场

市场定位上,亿航从一开始就瞄准大众能接触的短途场景,300元的票价普通人愿意尝试,很容易打开市场。

Joby初期主打高端接驳,计划的票价是6美元/座位英里,受众相对狭窄,得等首飞后慢慢培养需求。

不过不管是Joby还是亿航,都要面对行业共同的难题,目前主流的电池能量密度在280-350Wh/kg,还撑不起更长的航程和更大的载重量。

垂直起降港、充电网络这些基础设施也得慢慢建;更关键的是公众接受度,要让大家习惯打车上天还需要时间。

飞行出租车要来了!美企亏损4亿抢首飞,却被中企先一步打开市场

但从现在的进展看,Joby的亏损抢首飞,是在赌技术和高端市场的先发优势。

亿航的先落地运营,是抓住了国内政策和大众需求的窗口期,两者没有绝对的优劣。

站在2025年的尾巴上看,飞行出租车不再是遥远的概念,或许用不了多久,堵车时打开手机APP,真能约到一架eVTOL。

要么是亿航在城市里穿梭的短途航班,要么是Joby从机场接人的高端接驳。

到那时再回头看,现在美企的投入和中企的探索,都是让打车上天从梦想变日常的必经之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