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7日 02:21 0 admin

没想到2025年中国外卖市场上演了一场堪称“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补贴战”的激烈角逐。

美团、京东和阿里,这三家算是让网友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商战。

为了抢占外卖市场,三家资本下场砸钱“打架”,网友们“0元购”不亦乐乎。

不过打了这么久,网友们低价外卖吃了这几个月,现在最好奇的就是究竟谁笑到了最后?

翻开三家企业的二季度财报,“利润下滑”成为共同关键词。

不同的业务根基让它们的“痛感”各不相同。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美团无疑是这场大战中受伤最深的玩家。

作为外卖行业的老牌龙头,美团曾凭借规模效应实现稳定盈利。

但其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涵盖外卖与到店酒旅)在2025年二季度遭遇重创。

为了守住市场份额,美团不得不加大投入,单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飙升至225亿元。

同比增长52%,近乎以“牺牲全部利润”为代价抵御对手冲击。

更严峻的是,外卖业务的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恶化。

据私募基金行业测算,美团外卖5月单均单位经济效益已降至零。

这一趋势还在加剧,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瑞银等机构预测,受三季度行业补贴力度加大影响,美团外卖单均亏损可能扩大至2-3元。

2025年全年盈利甚至可能转为亏损。

对于长期依赖外卖业务现金流的美团而言,这样的“失血”速度无疑是巨大考验。

京东的处境则呈现“冰火两重天”,为了切入外卖市场,京东二季度营销开支同比暴涨127.6%。

增至270亿元,履约开支也因配送需求增加同比上升28.6%,达到221亿元。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高额投入下,京东包含外卖在内的新业务营收同比激增198.8%,外卖日单量突破2500万单。

在品质外卖细分领域拿下45%的市场份额。

成功阻止了美团向3C、超市等核心零售业务的渗透。

但代价同样显著,京东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49%,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6%转为-0.2%。

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稳健表现,京东仍有足够底气支撑外卖业务的战略投入,形成“核心业务输血新业务”的格局。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阿里扮演了“后来居上”的角色,成为这场混战中相对从容的参与者。

2025年4月底,阿里整合饿了么资源推出淘宝闪购,迅速切入外卖赛道。

二季度单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从去年同期的327亿元增至532亿元,占收入比例从13.4%提升至21.5%。

虽导致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下降18%,但投入很快见到成效。

淘宝闪购上线仅四个月便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

8月周平均日订单量稳定在8000万单,月度活跃买家突破3亿。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更关键的是,外卖业务为阿里带来了战略层面的意外收获。

通过闪购补贴吸引的下沉用户,大幅提升了手机淘宝的活跃度和复购率,这是此前淘特等业务未能实现的突破。

阿里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表示,计划三年内让淘宝闪购接入100万家线下门店。

冲击1万亿GMV目标,将外卖业务打造成串联线上线下的核心流量入口。

在利润持续承压的情况下,三家巨头仍不惜砸下重金,核心原因在于外卖市场的战略价值无可替代。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从市场规模与用户粘性来看,外卖早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刚需基本盘”。

在电商增速放缓、短视频流量见顶的行业背景下。

外卖以16.3%的增速成为为数不多仍在“跑步前进”的赛道。

其高频消费属性对巨头们有着致命吸引力。

毕竟在生态协同角度分析,外卖是打通本地生活服务的“关键一环”。

以阿里为例,淘宝闪购不仅是外卖业务,更是连接线下商超、便利店、药店的即时零售入口。

用户在点外卖时,可能顺带购买日用品、生鲜甚至数码产品。

这种“万物到家”的场景能显著提升淘宝APP的用户时长与复购率。

2025年618期间,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同比增长179%,正是这一逻辑的直接体现。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外卖业务对京东来说则是“防御性战略”的核心。

此前美团通过闪购业务切入30分钟即时配送领域,直接冲击京东“次日达”的物流优势。

京东入局外卖后,不仅守住了家电、3C等核心品类的即时配送市场。

还通过“品质外卖”标签强化了自身高端零售的品牌认知。

例如,京东外卖上线初期推出的“3C产品小时达”服务。

迅速吸引了一批对配送时效要求高的用户,有效遏制了美团的扩张势头。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美团的坚守源于“核心业务保卫战”。作为依赖本地生活业务的企业,外卖不仅是现金流来源,更是连接商家与用户的核心纽带。

一旦外卖市场份额失守,到店酒旅、本地零售等业务也将受到冲击。

因此,即便利润暴跌,美团仍选择持续投入。

例如2025年二季度加大骑手补贴力度,单季度骑手相关支出同比增加27%,试图通过优化履约体验巩固用户与商家粘性。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这场烧钱大战看似让消费者享受到了“12元吃大餐”“0元配送费”的福利,但背后却隐藏着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对中小商家而来说,补贴战带来的并非红利,相反是更大的生存压力。

尽管阿里、京东对外宣称佣金率比美团低5-10个百分点。

但实际运营中,平台往往通过“优惠券成本分摊”“推广排名收费”等方式将成本转嫁给商家。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例如,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透露,2025年二季度参与美团补贴活动后。

虽然订单量增长15%,但扣除平台分摊的优惠券成本、推广费后,净利润反而下降了8%。

对于依赖单一平台的中小商家,即便不满高佣金,也因“单量依赖”不敢轻易退出。

被迫陷入“不参与补贴没订单,参与补贴没利润”的两难境地。

骑手群体也成为补贴战的“隐形受害者”。

为了应对激增的订单量,平台普遍提高了配送时效要求。

导致骑手日均工作时长从2024年的11小时增至2025年的14-15小时。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消费者看似是“赢家”,其实不然,长期来看低价补贴最终会转化为“体验缩水”。

为了控制成本,部分商家开始通过“减少食材分量”“使用临期原料”“降低包装标准”等方式压缩开支。

某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外卖食品抽检合格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其中“食材新鲜度不达标”“添加剂超标”等问题占比显著上升。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除此之外对行业长期发展更是百害而无一利。

持续的低价补贴会扭曲市场定价体系,加剧“劣币驱逐良币”。

当消费者习惯了“9.9元一份炒饭”的低价后,正常定价的优质商家反而难以生存,最终导致市场供给同质化、低质化。

高额补贴导致平台利润承压,也会挤压技术研发、服务升级的投入空间。

2025年二季度,美团在AI调度系统、商家数字化工具等领域的投入同比下降18%,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效率提升。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随着补贴战持续升级,三家巨头的战略重心已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竞争”,行业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化。

美团的当务之急是“止血”与“提质”。面对持续亏损,美团可能会逐步减少无差别补贴,转而聚焦高客单价、高利润的订单。

京东则大概率会保持“防御性投入”策略,依托核心零售业务的利润支撑,京东外卖可能会收缩非核心区域的补贴。

集中资源守住一二线城市的品质外卖市场,同时深化与线下商超的合作。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阿里的野心显而易见在于“生态整合”,凭借5857亿元的现金储备(截至2025年二季度)。

阿里计划未来12个月投入500亿元补贴淘宝闪购,但其核心目标并非抢占外卖市场份额。

而是通过外卖业务激活整个本地生活生态。

对于整个外卖行业而言,这场大战或许是一次“阵痛式洗牌”。

短期内,行业可能仍将处于“低利润、高竞争”的状态。

但长期来看,随着补贴退潮,竞争焦点将回归到“供应链效率”“服务质量”“技术创新”等核心能力上。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例如,通过优化仓储布局降低履约成本、利用AI技术提升订单匹配效率、为商家提供数字化运营工具等,这些才是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最终,外卖市场的终局不会是“一家独大”,更可能是“差异化共存”。

美团凭借履约网络优势聚焦大众市场,京东依托品质服务占据中高端领域,阿里通过生态整合覆盖全场景需求。

但无论格局如何变化,只有真正平衡平台、商家、骑手、用户四方利益,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所有参与者需要思考的核心命题。

狂砸350亿!京东烧钱百亿却成陪跑,外卖大战谁是最后赢家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