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驾驶从“能上路”的初级阶段迈入“体验决胜”的下半场,华为乾崑智驾与魔门塔(Momenta)的技术差距正逐渐清晰。一方以WEWA架构叩响L3商用大...
2025-10-04 0
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正处在全球景气周期回升与地缘政治格局重塑的关键阶段。根据长城证券研究,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营收环比增长达9%,净利润环比增长11%,主要受AI算力与存力双引擎驱动。费城半导体指数同期大幅增长29%,显示全球资本市场对半导体板块的强烈看好。
当前半导体行业呈现出周期复苏与结构分化并存的复杂局面。从周期定位来看,行业已从2022-2023年的下行期逐步进入复苏通道,但不同细分领域复苏节奏明显分化。存储芯片成为本轮复苏的领头羊,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大幅增长25%,库存天数环比减少38天。而射频芯片等领域则受中国市场疲软影响,第二季度营收环比下降2%,显示出不同应用领域需求的差异性。
政策环境与地缘政治因素正深刻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美国川普政府酝酿对半导体课征高额关税,可能要求美制晶片与进口晶片比例须维持1比1,或针对外国电子产品所含的晶片数量课税。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在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自主可控战略指引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表:半导体板块2025年核心数据与趋势概览
维度 | 现状与趋势 | 市场影响 |
全球景气度 | 前60大半导体企业Q2营收环比+9%,净利润环比+11% | 行业步入复苏通道,盈利改善 |
技术驱动 | AI算力与存力需求爆发,AI服务器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24% | 推动高端芯片需求,重塑行业增长逻辑 |
价格走势 | DRAM/NAND合约价Q3预计环比+5%~20% | 改善存储芯片企业盈利能力 |
产能布局 | 晶圆制造产能持续紧张,先进制程供不应求 | 提升晶圆代工企业议价能力 |
地缘政治 | 美国酝酿半导体关税,各国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 | 加速国产替代进程,但增加全球供应链成本 |
从市场表现看,半导体板块已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2025年9月下旬,半导体板块在经历一波上涨后出现技术性调整,在5天均线附近获得支撑并探底回升。这种走势反映了市场在行业长期景气度与短期估值压力之间的再平衡。随着AI浪潮的持续推进与国产替代的深化,半导体板块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
半导体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当前正处在从底部回升的关键阶段。根据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多项指标显示行业复苏态势明确。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在高性能计算(HPC)需求驱动下,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6%。更值得关注的是,先进制程(如台积电3nm/5nm)持续供不应求,显示出高端芯片需求的强劲势头。
库存去化是判断半导体周期位置的关键指标。经过2022-2023年的库存调整,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库存已逐步回归健康水平。存储芯片库存天数第二季度环比大幅减少38天,表明库存去化效果显著。模拟芯片库存增速也在放缓,反映出行业整体供需关系正在改善。随着库存水平正常化,半导体企业有望进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进一步推动行业复苏。
从需求端看,AI驱动正成为半导体行业增长的新引擎。20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4%,Token调用量增长高达50倍,催生了对高端芯片的旺盛需求。同时,消费电子领域出现回暖迹象,iPhone 17系列上市带动射频芯片需求,预计第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4%。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对半导体的需求也保持稳定增长,为行业提供多元化支撑。
供给端则面临结构性紧张局面。晶圆制造产能持续偏紧,中芯国际第二季度产能利用率高达92.5%,并预计四季度淡季对产能利用率影响有限。这种产能紧张格局提升了晶圆代工企业的议价能力,中芯国际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环比上升5%-7%,毛利率维持在18%-20%的区间。半导体硅片方面,300mm硅片出货量创18年新高,反映出上游材料需求的旺盛。
半导体产业链涵盖上游设计、中游制造和下游封测三大环节,各环节景气度与盈利能力显著分化:
表:2025年半导体细分领域业绩表现与展望
细分领域 | 2025Q2表现 | 2025Q3展望 | 主要驱动因素 |
存储芯片 | 营收环比+25%,库存天数环比-38天 | 营收环比+11%,DRAM价格涨15%~20% | AI服务器需求、DDR4退市备货潮 |
晶圆制造 | 营收环比+16%(台积电),产能利用率高企 | 营收环比+6%,先进制程供不应求 | HPC需求、晶圆本土化趋势 |
半导体设备 | 营收环比+4%,中国台湾地区设备销售环比+23% | 营收环比-1% | 先进制程扩产、出口许可延迟 |
封装测试 | 营收环比+9%,先进封装产能满载 | 营收环比+14% | AI相关封装需求激增 |
模拟芯片 | 营收环比+8%,库存增速放缓 | 营收环比+6% | 工业领域复苏、关税扰动 |
从企业财务表现看,半导体板块盈利改善趋势明确。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收入45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21%,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3亿美元,同比增长36%。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这种业绩增长固然稳健,但需注意与估值的匹配度。
竞争格局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全球范围内,台积电在先进制程领域保持绝对领先地位,三星则试图通过2纳米价格战抢市。中国半导体企业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快速成长,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台积电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而中芯国际的毛利率仅为21.91%,反映出两者在技术实力和盈利能力上的差距。
国产替代进程正在深入推进。半导体设备上市公司营收占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不含进口光刻机)的比重为22.4%,材料则为30.7%。随着研发的大力投入,国产替代仍将稳步推进。在设备领域,以北方华创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增长稳健;以中科飞测、芯源微等为代表的细分领域龙头,虽然财务表现会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其市场空间与市值的比值仍具吸引力。
从技术分析视角看,半导体板块近期呈现高位震荡态势。2025年9月下旬,半导体板块在5天均线附近探底回升,获得支撑。市场分析指出,股价上行时量能释放,这是健康走势;而在调整过程中,市场缩量,说明主力资金并未出货,该方向仍有潜力。
关键技术指标显示:
从资金动向看,半导体板块吸引大量资金关注。中芯国际连续两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成为A股市场最活跃的交易标的。半导体设备ETF也连续获得资金流入,显示资本市场对半导体板块的追捧。然而,海光信息主力资金净流出而股价上涨的现象,显示散户资金接盘踊跃,需警惕资金面的结构性风险。
从估值角度看,半导体板块尤其国产芯片板块估值高企,已大幅偏离国际同行水平。截至2025年9月26日,中芯国际A股市盈率(TTM)高达243倍,总市值1.06万亿元;海光信息市盈率(TTM)264倍,总市值6022亿元。这样的估值水平不仅让价值投资者瞠目结舌,更远超全球半导体龙头企业的估值基准。
与国际巨头对比,估值差距显著:
中芯国际的243倍市盈率是台积电的8倍有余,而海光信息的264倍市盈率更是超过三星电子20倍。即使考虑中国半导体企业的高成长性,如此巨大的估值差距也令人咋舌。
按照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一般估值标准,市盈率超过40倍就被认为存在相对高估,而中芯国际、海光信息这两家公司的估值水平已远超这一基准几十倍。半导体行业市盈率百分位已高达96.5%,显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风险累积明显。
从业绩匹配度看,高增长能否匹配高估值存疑。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76%。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5.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78%。这一增长固然稳健,但与其超过240倍的市盈率相比,显得捉襟见肘。超过260倍的市盈率意味着投资者已经将未来很多年的极其乐观增长预期提前严重透支。
半导体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技术迭代与应用创新的深度融合。AI技术的快速突破对芯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算力需求激增,对高端芯片的需求不断攀升。华为近期公布了昇腾AI芯片未来三年路线图,阿里巴巴也宣布追加AI基础设施投入,这些都带动了半导体产业链的技术升级。
先进制程竞争白热化,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在2纳米、3纳米等先进节点上激烈角逐。三星传出祭出2纳米价格战抢市,业界关注后续与台积电的新一波先进制程战火。这种竞争在短期内可能压缩企业利润,但长期看将推动半导体技术持续进步,为下游应用提供更强算力支撑。
Chiplet、先进封装等创新技术正重塑产业格局。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先进封装成为提升芯片性能的关键路径。2025年第二季度先进封装产能满载,预计第三季度封测营收环比增长14%,主要受益于AI相关封装需求激增。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开辟了新的增长赛道,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绕过传统技术壁垒的机会窗口。
材料创新是半导体技术进步的另一个关键维度。第三代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应用不断扩展,带来新的增长机会。半导体硅片技术也在持续进步,300mm硅片出货量创18年新高,反映出大尺寸硅片的主流地位巩固。这些材料创新与工艺改进相结合,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向前发展。
半导体需求边界持续扩展,从传统消费电子向AI、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延伸。AI服务器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4%,Token调用量增长50倍,催生了对高端芯片的持续需求。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带动功率半导体和车规级芯片的广阔空间。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的发展,则持续推高存储和服务器芯片的需求。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地缘政治因素加速了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各国纷纷加强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建设。美国酝酿课征半导体关税,可能要求美制晶片与进口晶片比例须维持1比1。这种趋势虽然短期内增加了供应链成本,但长期看将推动全球半导体制造布局多元化。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国产替代浪潮中迎来历史性机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达35%,预计2025年提升至50%。这一预期为半导体板块提供了概念支撑。国内龙头公司如中芯国际、华虹等产能利用率处在较高水平,后续需求增长催生扩产动力。长鑫与长存目前在全球市场份额依旧处在较低水平,而产品层面的差距则在不断缩小,后续国产替代空间仍然可观。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我们提出以下差异化策略:
从投资时机把握,可关注以下催化剂:一是产品价格上升周期,如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涨;二是技术突破节点,如先进制程量产进展;三是政策利好出台,如产业扶持政策加码。在板块经历技术性调整,市场预期相对理性时介入,可能获得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半导体板块投资面临多重风险,投资者需保持理性认知:
风险控制是半导体投资的重中之重。建议采取分散投资策略,跨细分领域、跨市场配置;严格控制仓位,高估值板块的配置比例不宜过高;设定明确的止损条件,包括技术面止损(如跌破关键支撑位)和基本面止损(如业绩不及预期)。同时,紧密跟踪产品价格、库存水平、政策变化等关键指标,动态调整投资策略。
半导体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在AI浪潮、国产替代、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从投资视角看,这一板块兼具周期属性与成长属性,既受益于全球半导体景气周期回升,更受益于国产替代与技术创新的长期趋势。
从投资逻辑梳理,半导体板块的核心价值来源于:一是AI驱动算力需求爆发,20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4%,Token调用量增长50倍;二是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达35%,预计2025年提升至50%;三是供需结构改善,存储芯片库存天数环比大幅减少38天,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从投资时机判断,半导体板块正处于周期复苏与估值高企的平衡点。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全球前60大半导体企业Q2营收环比增长9%,净利润环比增长11%。但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高位,尤其国产芯片板块估值大幅偏离国际同行。这种基本面与估值面的背离,要求投资者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在把握行业趋势的同时,警惕估值回归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半导体板块适宜作为组合中的成长配置部分,根据风险偏好配置不同比例的资产。建议关注以下关键信号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一是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及价格变化;二是企业产能利用率及资本开支动向;三是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四是地缘政治与产业政策变化。
在科技创新的大时代下,半导体作为数字经济的"粮食",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投资者应把握周期与成长的平衡,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聚焦核心技术,关注业绩兑现,避免概念炒作,分享半导体产业长期发展带来的价值增长。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文章
当智能驾驶从“能上路”的初级阶段迈入“体验决胜”的下半场,华为乾崑智驾与魔门塔(Momenta)的技术差距正逐渐清晰。一方以WEWA架构叩响L3商用大...
2025-10-04 0
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 杨霁月肯德基要公布炸鸡配方了!屏幕前的你期待吗?此刻,整个互联网仿佛都闻到了那股熟悉的香气。震撼之余,网友们还夹杂着一丝好奇与怀疑...
2025-10-04 0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美的集团(00033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水箱升降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专利申请号为CN2...
2025-10-04 0
本周,苹果为在 iOS 26 中无法使用电话号码激活 iMessage 的 iPhone 用户提供了故障排除步骤。据苹果称,如果 iPhone 上存在...
2025-10-04 0
微软已在公司内部测试带有广告的Xbox云游戏服务,这项服务允许员工在无需Game Pass订阅的情况下,免费试玩部分游戏。知情人士透露,用户可免费串流...
2025-10-04 0
1 半导体板块概述:全球景气回升与结构性机遇并存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石,正处在全球景气周期回升与地缘政治格局重塑的关键阶段。根据长城证券...
2025-10-04 0
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对于专业无人机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越来越多人渴望通过专业的无人机培训,掌握相关技能并顺利就业。然而...
2025-10-04 0
1.热界面材料上游原材料在总生产成本中占比较高,同时其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热界面材料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5...
2025-10-0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