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对中国来讲确实是巴铁,为什么?因为中国即将把巴基斯坦的航天员送上我们的空间站,这个消息对巴基斯坦老百姓和官方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消息。下面我们来...
2025-10-06 0
2025年10月4日,特斯拉突然放了段36秒的视频,里面Optimus机器人正跟人对练武术,你别觉得就是摆样子,那动作还挺顺,格挡、侧闪都有,甚至被推了一下还能自己调重心,最后还小跳了一下保持稳定。
关键,马斯克紧跟着出来说,这不是遥控的,是AI自己驱动的,之前看这机器人在特斯拉餐厅送爆米花,我还觉得它就是个“远程操控的工具人”,这次直接打功夫,反差感一下就出来了。
本来想单看动作流畅度,可能跟其他机器人差不太多,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说波士顿动力之前的Atlas机器人,也能跳舞,但那是预编好的轨迹,你要是突然变个动作,它就反应不过来了。
Optimus不一样,视频里人出拳的方向没固定,它居然能实时调整防御姿势,响应速度看着也不慢,这一点我觉得特关键,不是动作多帅,是它能自己判断该怎么动,这才是从“假智能”到“真智能”的坎儿,要是过不了这个坎,机器人永远只能干重复的活,没法应对复杂场景。
要做到自己判断动作,Optimus得靠三个系统配合,首先得“看”清楚,它用的是特斯拉HW4.0视觉芯片,还有12颗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能实时抓着人关节的角度、动作的轨迹,然后得“想”明白,用的是跟特斯拉自动驾驶差不多的算法,每秒能算十万次动作逻辑。
最后得“动”准确,自研的伺服电机精度很高,能把想法落实到具体动作上,这三步连起来不卡壳,才叫真的自主决策,之前的Optimus版本可没这本事,走个5度的坡都得扶墙,要是被推一下,直接就倒了。
现在,不光能在15度的坡上走,承受的推力也比以前大不少,恢复平衡的速度还快,平衡这事儿看着小,其实特别重要,你想,要是机器人进了商场,得避让行人吧?要是在家,得跨门槛吧?平衡能力不行,走两步就摔,还怎么干活?所以这次视频里秀的平衡能力,我觉得比打功夫本身还实用。
之前,说它有22个自由度的机械手,能做精细活,这次没展示,搞不清是还没完全装进去,还是没调试好,而且,它的动作也比较简单,就basic的防御和格挡,没什么复杂的组合动作。
这也能理解,毕竟刚突破自主决策,一步步来也正常,但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后想让它拧螺丝、拿杯子这类精细活,怕是还得等一阵。
技术上有突破了,能不能造出来、造得多,还得看量产的本事,特斯拉已经说了,第三代Optimus年底就出,明年开始量产,产能规划也挺清楚,今年先造1到1.2万台,全用在自己的工厂里测试,比如上海和德州的超级工厂,让机器人帮忙搬零件、辅助焊接,先试试跟人配合得怎么样。
计划2026年造10万台,2027年50万台,最后到2030年,目标是一年造100万台,一上来就造几十万台,万一技术有问题,或者供应链跟不上,损失就大了,特斯拉这种慢慢扩产的路子,能先发现问题再改,也给供应链留了准备时间,而且,它在墨西哥建的超级工厂年底就投产,能承担60%的机器人产能,那工厂还是柔性产线,能同时造电动车和机器人,设备成本也能省点,
2万美元+100万台目标,特斯拉能搞定量产难题吗?量产的关键还得看供应链和成本,特斯拉这次找了不少中国供应商帮忙,这点挺聪明的,比如蓝思科技在长沙和东莞加了4条机器人产线,其中2条专门给特斯拉,一条线一个月能造1000台,主要做外壳和视觉传感器的组件。
拓普集团给它做底盘,比行业里的同类产品轻15%,能耗能省点,还有绿的谐波,供应的减速器精度够,成本却只有日本产品的60%,减速器这东西特别重要,占机器人总成本的25%,中国供应商把这部分成本降下来,对整体压价帮助很大。
特斯拉的目标是把第三代Optimus的成本降到2万美元以下,现在看这个目标有戏,你知道吗?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成本超10万美元,本田的ASIMO重启后也得8万美元,2万美元这个价格,刚好卡在工业机器人和家用机器人之间,企业和家庭都有可能买,市场空间一下就打开了。
除了,之前说的手部功能没完善,还有安全性的问题,以后机器人在工厂跟人一起干活,要是不小心伤了人,算谁的责任?是特斯拉的问题,还是工厂操作的问题?现在还没明确的规则。
还有,伦理和监管,欧盟已经在起草人形机器人的伦理框架,说不能让机器人替代护士、教师这些核心岗位,其他国家也会慢慢出政策,特斯拉得跟着调整产品方向,不然可能合规都成问题。
另外,行业里的竞争也不少,本田重启了ASIMO项目,盯着工业场景,计划2028年量产,丰田跟索尼合作,做家庭陪伴型的机器人,但特斯拉有个优势,它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上的技术能复用。
比如,电动车的电池管理技术,让Optimus的续航能到8小时,比行业平均的4小时多一倍,自动驾驶的FSD算法,能让机器人快速适应新场景,不用重新编程,这些积累能帮它少走不少弯路,这样来看,Optimus的功夫演示不只是一次技术秀,更像是把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拉到市场的关键一步。
它解决了自主决策这个核心难题,又有清晰的量产计划和供应链支撑,成本也能压到商业化的临界点,虽然,还有手部功能、监管这些问题没解决,但2026年量产要是能顺利落地,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咱们在工厂、酒店甚至家里,都能常见到Optimus这类机器人干活了。
特斯拉这步棋,不光是为了自己造个新产品,更像是在改写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玩法。
相关文章
巴基斯坦对中国来讲确实是巴铁,为什么?因为中国即将把巴基斯坦的航天员送上我们的空间站,这个消息对巴基斯坦老百姓和官方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消息。下面我们来...
2025-10-06 0
2025年10月4日,特斯拉突然放了段36秒的视频,里面Optimus机器人正跟人对练武术,你别觉得就是摆样子,那动作还挺顺,格挡、侧闪都有,甚至被推...
2025-10-06 0
伙伴们近来是否被iQOO的新机刷屏?我使用iQOO15一周,还借朋友的iQOO13做了深度对比,实话讲此次升级比预想的更显著。先来说说最关键的处理器部...
2025-10-06 0
10月6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中秋晚会将播出。今年秋晚主会场落址于四川德阳玄珠湖,关于三星堆的节目备受瞩目。总撰稿杨启舫透露,本台晚会将...
2025-10-06 0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种高精密系统,即便你用各个国家买来的部件组装起来,让他成功的运行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做实验的时候,老师们不是一直要强调先跑起来,然后优...
2025-10-06 0
倘若你同我一样,怀念富士X传感器往昔的辉煌,那时其分辨率较低,成像更具胶片质感,那么你需要一枚特别的镜头。如今,富士35mm f1.4镜头价格已不算高...
2025-10-06 0
今天(7月4日),记者从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获悉,由浙江爱得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制定,市标准化院支持的《葡萄酒保鲜分酒机》行业标准已于今年7月起正式实...
2025-10-06 9
当地时间10月6日,阿布扎比先进技术研究委员会旗下的技术创新研究院(TII)宣布,成功完成阿联酋首台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测试,这一具有里程...
2025-10-0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