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听·见|低俗内容“溜”进儿童App,“宝宝巴士”岂能坑宝宝?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01日 09:25 0 admin

孩子打开儿歌App,却猝不及防地看到低俗广告?就在近日,有网友举报在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款“宝宝巴士儿歌”App时,开屏便跳转到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一边是专为儿童设计的儿歌App,一边是低俗擦边的直播广告,如此强烈的反差让人愕然。

听·见|低俗内容“溜”进儿童App,“宝宝巴士”岂能坑宝宝?

作为一款专注于儿童启蒙教育的App,宝宝巴士本应是守护孩子的数字乐园。如今却因开屏广告跳转低俗内容,成为家长心中的“隐患”。事件发酵后,宝宝巴士虽紧急回应称问题广告来自第三方并已下线,但“低俗内容缘何‘溜’进儿童App”的疑问,仍引发公众对儿童网络保护的深度焦虑。

不可否认,在数字化浪潮中,儿童信息化产品确实助力了孩子们的成长。从“宝宝学颜色”到“宝宝学水果”,一部部简洁易懂的启蒙动画,曾是无数儿童接触互联网的第一站。承载着国学故事、儿歌动画的数字平台端,更是被无数家庭视作“带娃神器”。

但越是在信息产品深度融入儿童成长的当下,我们越应该绷紧绝对安全这根弦。与成人不同,低龄儿童缺乏对信息的辨别与筛选能力,外界传递的内容可能会直接影响其认知建构与价值观的形成。对面向未成年人的产品,“绝对安全”绝不是过高要求,而是法定责任与行业底线。

2022年发布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弹窗推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来源,确保可关闭,并严禁推送低俗、误导性内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也强调,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在首页首屏、弹窗、热搜等醒目位置呈现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

“儿童专属”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营销噱头,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责任。每一次点击、每一次观看,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一个风清气正的儿童数字生态,需要更全面的守护。

平台不能将商业利益凌驾于儿童身心健康之上。从内容审核的每一道关卡,到功能设计的每一处细节,都必须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儿童产品的安全防线,不能成为压缩成本、追逐利益的牺牲品。同时,平台应建立更加便捷的举报渠道,鼓励家长和社会对方监督。

每一个面向孩子的产品,都连接着家庭的信任,承载着社会对未来的期许。唯有重塑“儿童优先”的产品逻辑,才能守住启蒙教育的初心。守护好孩子的身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才是儿童品牌最该有的“底色”。

(徐亦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