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中小学AI教育如何落地?华为与温州协同破题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8日 23:49 0 aa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夯实国家竞争力、为未来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储备人才的基础工程。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通过国家战略系统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在我国,人工智能教育正经历从“兴趣选修”向“核心素养”的全面转变。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及《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为中小学阶段规范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培养相关素养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政策引导下,全国多地正开展多层次、区域化的实践探索。北京市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已实现从试点到规模化的全面落地,上海市则聚焦课程体系、师资赋能与场景创新三大核心,将生成式AI深度融入全学段教学。


AI课怎么上?

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挑战

然而,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落地实施,常常面临学科特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传统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AI学科实践性强、迭代快、重创新的特点。

中小学AI教育如何落地?华为与温州协同破题

华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史启权博士 带领学生探索AI的奥秘


教学环境中,AI依赖特定编程框架与强大算力支持,传统机房难以满足部署与训练需求,高昂成本使教学多停留于理论,陷入“纸上谈兵”。

认知建构上,“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概念抽象,仅靠讲授式教学难以形成直观理解。缺乏亲手调参、观察模型变化的过程,学生无法真正领悟AI原理。

教学路径方面,AI本质是“做”出来的学问。传统“先理论后实践”的线性方式造成知识与应用的断层,削弱学习动力。

评价体系中,AI项目学习真正的价值并非呈现一个正确结果,而在于问题分解、方案试错与持续优化的完整认知周期,要求评价方式从“考核结果”转向“支持过程”。


温州市一堂生动有趣的AI课

9月24日,由温州市教育局与华为联合推出的“温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第一课”正式开讲。这堂融合专家报告、情景剧、研学课堂与学科访谈的多元课程,生动展现了AI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双重创新。

华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深专家史启权博士,以主题为“从学习到创造”的精彩演讲,为学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AI启蒙。

在课堂实践中,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通过训练温州话语言模型,帮助老人跨越方言障碍顺畅就医;特殊教育学校借助AI智能体,拉近学生与信息的距离;岙底小学的孩子们用AI破解科学课难题,点亮乡村孩子的科学探索之路;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化身小工程师,亲手搭建图像分类AI模型,捕捉水果的成熟度。这些鲜活的案例,共同勾勒出AI赋能教育的现实图景。

这堂课也清晰折射出温州市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布局。根据《温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温州将构建完整的“三阶课程体系”,从初阶通识100%覆盖,到中高阶课程分层推进,实现从普及到深化的系统化路径。


华为依托数智基座赋能温州AI教育

基于《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华为联合北航希冀搭建中小学AI通识教学实践平台,深度赋能温州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在温州市教育局的顶层规划与政企协同机制驱动下,构建起“课程、师资、平台、生态”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有效推动区域AI教育的系统化部署与普惠性覆盖。

一是以创新数智基座筑牢教育安全底座。平台基于创新算力与开源系统构建,实现关键技术自研,保障教育数据安全。同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扩展性,支持学校现有设施利旧与平滑升级,显著降低部署门槛。

二是以“平台+内容”一体化方案破解教学难题。华为联合北航希冀推出覆盖全学段的课程体系,包含120章节系统内容,并基于“人工智能实验中心+教师教研培训中心”的双中心架构,实现“教学—实践—教研—培训”闭环支持。

三是以分层课程体系支撑因材施教。平台精准对接温州“三阶课程体系”,为小学生设计科普性内容激发兴趣,为初高中学生提供实践教具深化应用,实现从普及教育到特色培养的完整路径覆盖。

四是以师资赋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借助线上线下协同机制,将优质资源辐射至乡村学校,后续将支持“人工智能教育乡村公益行”计划,以“服务一校、带动一县、辐射全市”模式促进教育公平。

未来,华为联合伙伴还将参与温州全市十二区县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提供网络、计算、课程与实验等全方位服务,推动校园智能化升级,协同线上、线下资源,助力温州实现1000所实验校建设目标。

华为与温州共同探索的政企协同、全域推进的分层赋能模式,为我国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创新提供重要范本。作为技术赋能与生态共建方,华为联合伙伴,提供AI计算平台、系统化课程、师资培训及实验实践环境,将前沿产业技术转化为适合各学段的教育内容,为规模化普及与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撑。


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通过项目式学习、实验探究与场景化应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这一实践不仅形成了“全域推进+精准分层”的有效路径,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框架,展现出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对提升教育质量的积极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更多内容请点击链接→「链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