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京东的“最后一个梦”,正在欧洲落地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08日 03:35 0 admin


中国企业出海烧钱无数却屡屡碰壁,投资者和消费者最揪心的是:砸重金能换来真成功吗?

别又成了打水漂的学费。

京东的“最后一个梦”,正在欧洲落地

2024年7月31日,京东宣布以22亿欧元全资收购欧洲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想借其现成网络加速欧洲布局。

但京东之前东南亚扩张惨淡收场,这次豪赌能成?

高度质疑。

京东出海不是头一遭,2015年进东南亚自建物流,结果2023年关停泰国印尼业务,烧钱模式水土不服。

类似阿里收购Lazada,初期轰轰烈烈,后因本地竞争和文化隔阂增长放缓。

京东的“最后一个梦”,正在欧洲落地

欧洲市场更凶险,亚马逊、本土电商扎堆,CECONOMY自己都压力山大——2023年销售额224亿欧元,线上仅占51亿,显示转型吃力。

京东号称输出物流技术,可欧洲监管严苛,TikTok在欧美频遭审查就是前车之鉴。

政治风险加消费习惯差异,硬套中国那套自营重资产模式,容易翻车。

看看华为在欧受阻,就知道地缘因素多敏感。

京东物流海外仓超100个,覆盖19国,但光有仓配不够。

欧洲电商增长快,可消费者挑剔价格和服务。

京东的“最后一个梦”,正在欧洲落地

CECONOMY线下门店强,京东线上经验能无缝整合?

难。

建议学SHEIN的本地化策略:用数据驱动选品,而非盲目复制国内。

成功了,欧洲人享实惠;失败了,又是场昂贵实验。

京东这步棋下得猛,但别光看账面风光。

京东的“最后一个梦”,正在欧洲落地

CECONOMY估值22亿欧,可它业绩承压,德语区占收入过半,单一市场风险大。

京东物流计划2025年建“2-3日达”时效圈,听着牛,实际运营成本高。

欧洲人工贵、法规多,稍有不慎就亏本。

历史证明,出海不是砸钱就行。

东南亚教训摆那儿,这次得长记性。

聚焦用户真实需求,别搞大跃进。

成了算本事,败了也别怪市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