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李笑来的智慧:一切重要的技能,只能靠自学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10日 20:49 0 admin

2005 年,新东方教室的后排,35 岁的李笑来被学生堵着问:“老师,您的托福词汇课讲得这么好,能不能再开个写作班?” 他笑:“写作这东西,我教不了,就像没人能替你谈恋爱,也没人能替你学会写字。”

当时学生以为是谦虚,直到后来他写出《把时间当作朋友》,靠 “自学编程” 玩赚比特币,大家才明白:这哥们儿是真觉得,重要的技能就像游泳,教练只能告诉你换气要领,真要浮起来,还得自己呛几口水

现在的人总爱说 “报个班就能学会”,可李笑来用半辈子证明:所有能改变命运的技能,最后都是靠自己 “偷学” 来的

就像他在博客里写的:“我见过最傻的事,是有人花三万块报 Python 班,学完连爬虫脚本都写不利索,不是老师不行,是他以为坐在教室里就能变成程序员,就像以为站在游泳池边就能学会狗刨。”

李笑来的智慧:一切重要的技能,只能靠自学

一、别人教的叫知识,自己悟的才叫技能

李笑来在新东方教托福时,干过件让同事跌破眼镜的事:他从不划考试重点,反而让学生每天写 “错题反思日记”,逼他们自己总结 “为什么会选错”。

有家长投诉他 “不负责任”,他直接怼回去:“我要是把答案喂到你孩子嘴里,他这辈子都学不会自己嚼饭 ,托福考高分算什么?能自己找出错误的本事,才值回学费。”

这事儿藏着个扎心的真相:别人能教给你的,顶多是 “知识点”,而技能是 “身体记忆”,得靠自己摔打出来

学骑自行车,教练说一万遍 “别晃把” 都没用,非得自己摔过三次,身体才会突然明白 “怎么平衡”。

李笑来把这叫 “认知越狱”,别人给的是地图,能不能逃出监狱,得自己找到钥匙。

他自己学编程的经历更能说明问题。

40 岁那年,他突然想搞个在线教育平台,朋友说 “找个程序员不就行了”,他偏要自己学 Python,对着教程敲代码,第一天就把 “print” 写成 “pirnt”,调试两小时才发现错在哪。

朋友笑他 “浪费时间”,他却乐在其中:“我要的不是写出代码,是搞懂‘为什么这么写’,就像学做菜,知道放盐放多少,不如知道‘为什么这个菜要先放盐’。”

这颠覆了我们对 “学习” 的常识:不是坐在教室里听人讲就叫学习,是自己对着难题死磕到凌晨三点,突然拍大腿 “原来如此” 才算

李笑来吐槽过一种 “课程收藏家”:网盘里存着 500G 教程,从 PS 到区块链无所不包,可连《入门指南》都没看完。“他们以为买了课就等于学会了,就像以为买了健身卡就等于有了马甲线, 健身房可不会替你流汗。”

更狠的是,他认为 “被教出来的技能都是廉价的”。

就像现在的短视频剪辑课,教你 “三秒卡点”“转场特效”,学完确实能剪出花哨的视频,可遇到客户说 “我要一种‘孤独的热闹’的感觉”,这些套路就全废了。

而真正的剪辑高手,都是自己对着好片子一帧帧扒,琢磨 “为什么这个镜头要停留 0.5 秒”,最后练出 “凭直觉剪片” 的本事,这东西,花钱都买不来。

李笑来的智慧:一切重要的技能,只能靠自学

二、自学不是瞎摸索,是 “带着问题抢劫知识”

2011 年,李笑来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连区块链是什么都搞不懂。

他没去报 “数字货币速成班”,反而干了件怪事:把中本聪的白皮书打印出来,逐字逐句查词典翻译,遇到不懂的术语就去逛国外论坛,逮着人就问 “哈希算法到底怎么防篡改”。

三个月后,他没成为专家,却敢拿出全部积蓄买入,后来这波操作让他赚了几个亿。

这暴露了自学的核心逻辑:不是从第一页开始啃书,是带着 “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去抢知识

比如一个饿汉进饭馆,直接点最顶饿的菜,哪会管菜单第一页写的什么。

李笑来把这叫 “问题导向式抢”,目标明确,下手精准,抢完就跑(去实践),绝不跟知识缠绵。

他在《自学是门手艺》里举过个例子:有人想学英语,抱着词典从 A 背到 Z,背到 “abandon” 就放弃了。而他学英语是为了看原版编程文档,所以直接跳过文学名著,专啃计算机术语,遇到重复出现的词就记下来,半年就够用了。

“你学英语是为了聊天,就去练口语;为了看论文,就去背学术词汇,带着目的学,就像带着渔网去打鱼,不然就是在海里瞎扑腾。”

这和传统教育的 “填鸭式喂养” 完全相反。

学校总让你 “先打基础再应用”,可现实是:等你把基础打牢,可能早就忘了为什么要学这东西

像学开车,教练先让你背交通规则,可真上路时,你最先想的是 “怎么不撞到树”,而不是 “红灯时车轮能不能压线”。

李笑来自己学理财,从没系统看过《经济学原理》,而是直接带着 “怎么选基金” 的问题去查资料,边学边买,亏了钱就总结,反而比科班出身的人更懂实战。

更妙的是,自学能让人练就 “知识缝合术”。

李笑来发现,厉害的自学者都像裁缝,能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缝成自己的 “独家技能”。

比如他把 “编程思维” 和 “写作逻辑” 缝在一起,写出的文章结构严谨又好懂;把 “概率统计” 和 “投资策略” 缝起来,练就了 “反人性操作” 的本事。“别人教你的知识是散装的,自己抢来的知识才能焊成铠甲。”

李笑来的智慧:一切重要的技能,只能靠自学

现在的人总抱怨 “自学效率低”,其实是没掌握 “抢劫技巧”。

比如有人学做短视频,不是先想 “我要拍什么内容”,而是先买一堆摄影课、剪辑课,结果学了半年还没发过一条视频。

李笑来的建议是:“先拍三条烂视频发出去,看别人骂什么,骂你镜头晃,就去学防抖;骂你话太多,就去学精简文案。问题在哪,就往哪冲,这才是最快的路。”

说到底,自学不是 “闭门造车”,是 “带着地图寻宝”。别人给的地图可能过期,但你自己踩出来的路,永远指向你想去的地方。

三、越重要的技能,越要 “反着教纲学”

李笑来晒过自己的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摆着本破旧的《C 语言程序设计》,书里到处是涂鸦,某一页还写着 “这蠢货作者根本没讲清指针和数组的区别”。

他说这本书陪了他十年,每次遇到编程瓶颈就翻,每次都有新发现。“正规教材总想让你循序渐进,可真正的技能点,往往藏在‘跳着学’的裂缝里。”

这揭示了最颠覆认知的自学规律:重要技能的核心逻辑,往往和教材的编排顺序相反

就像学游泳,教练先教你憋气、划水、蹬腿,可多数人是先在水里扑腾着学会 “不沉底”,再反过来完善动作。

李笑来把这叫 “逆向建构”,先搭起技能的骨架,再慢慢填肉,而不是按部就班地从细胞开始造人。

他学写作时就没按套路来。

李笑来的智慧:一切重要的技能,只能靠自学

别人先学语法修辞,他直接模仿钱钟书的比喻,不管懂不懂,先逼着自己每天写五个 “把 A 比作 B” 的句子。

写砸了就改,改烦了就去看《围城》找灵感,半年后居然练出了 “自带笑点” 的文风。“就像学画画,先临摹梵高的星空,哪怕画得像鬼画符,也比先练三年素描进步快,你得先知道‘好东西长什么样’,才知道往哪使劲。”

这和传统教育的 “循序渐进” 完全拧着来。学校总说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李笑来见过太多 “基础扎实” 的人:考雅思能拿 8 分,却写不出一封像样的商务邮件;CFA 持证者,自己炒股还能亏得底朝天。“他们就像把乐高积木按说明书拼得整整齐齐,却不会用这些积木搭个新东西, 重要的技能从来不是‘组装’,是‘创造’。”

现在年轻人总怕 “学错顺序”,其实顺序没那么重要。

李笑来举过个例子:有人学做饭,先学切菜,再学炒菜,最后学调味;有人先随便炒,炒糊了就知道 “火不能太大”,盐放多了就知道 “下次少放”。

两种方法都能学会,差别是后者记得更牢,因为每个错误都疼过。

他有句狠话:“教材是给懒人看的,真正的自学者都在当‘知识黑客’,不按常理出牌,直接破解核心代码。” 跟玩游戏是一样的,有人规规矩矩做任务升级,有人找 BUG 刷经验,最后都能通关,可后者往往更快。

重要的是到达终点,不是走哪条路。

四、自学的终极:承认 “学不会才是常态”

2021 年,51 岁的李笑来在直播里承认:“我到现在都搞不懂 NFT 的底层逻辑,可能永远也搞不懂。” 弹幕里一片 “大神也有不会的” 的惊叹,他却笑着说:“这有什么?自学的本质就是‘跟自己和解’,接受有些东西学不会,才能把会的东西练到极致。”

这戳破了自学最大的谎言:不是所有技能都值得学,更不是所有技能都能学会

李笑来年轻时想学钢琴,练了三个月连《致爱丽丝》都弹不完整,后来他发现自己 “手指协调性天生差”,干脆放弃,把时间省下来学写作,要是死磕钢琴,可能就没《把时间当作朋友》了。

他把自学比作 “挖矿”:你得接受大部分矿洞是空的,才能坚持挖到真金。

就像有人学短视频,试了十几种风格都没火,最后发现自己 “镜头感差但文案好”,转身去写脚本,反而成了抢手的幕后大佬。“自学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是在试错中找到自己的‘富矿’。”

真正的自学者,都像狙击手:盯着一个目标死磕。李笑来自己就是这样,从托福词汇到编程,从写作到投资,每次只攻一个技能,攻不下来就绕着打,绝不贪多。“就像挖井,在一个地方挖十米,比在十个地方各挖一米更容易见水,重要的技能都是‘深井’,得熬得住寂寞。”

现在的人总被 “终身学习” PUA,以为不学点新东西就会被淘汰。

李笑来的智慧:一切重要的技能,只能靠自学

可李笑来反过来说:“终身学习不是学所有东西,是把值得学的东西学到‘够用一辈子’。” 就像他练写作,练到能靠文字吃饭,就不用再学别的技能也能活得很好,这才是自学的终极目的:用少数精专的技能,对抗世界的不确定性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为什么重要的技能只能靠自学?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给了答案:“因为没人能替你活,所以没人能替你学,那些能让你活得更像自己的本事,必须亲手打磨,就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得自己在炼丹炉里熬七七四十九天。”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