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17日 15:40 0 admin

前言

为了阻挡我国芯片领域的发现,早在3年前美国便痛下黑手,高端光刻机、芯片核心设备,全都禁止向中国售出。

面对美国的制裁,全世界都以为中国芯片再无翻身之日,可3年后的现在,中国却直接甩出了一个“新王炸”!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2025年7月,长江存储扔出一颗重磅炸弹:首条全国产化芯片生产线,今年下半年试产。

美国做梦也没想到,3年的封锁不仅没能打垮中国,反而养出了一个“怪物”,而那些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唱衰“中国芯”的人也彻底傻了眼......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芯片良将

提起芯片,尤其是存储芯片,我国此前一直都受制于人,毕竟前面有三星、美光、英特尔牢牢掌控市场,几十年来他们应为独享技术专利,踢走了一个又一个想上牌桌的人。

在以前,别说中国芯片能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了,甚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美西方国家的制裁。

都说千军易得,良将难求,而中国芯片之所以能在美国的制裁下成功逆袭,这离不开芯片界的技术狂人——霍宗亮。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在21世纪初的时候,当国人还在拥有一台电脑感到兴奋时,北大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毕业的霍宗亮却是满脸愁容,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无法得到施展。

彼时的中国半导体行业实在是太薄弱了,与其说这是一门产业,倒不如说是一片行业“荒地”,因为连一个像样的工厂都没有。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作为北大出身,虽说霍宗亮改行也能闯出一片天地,但他却深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芯片行业就是一片蓝海。

况且一个国家想要发展,除了传统行业外,高精尖产业国家竞争中破圈的资本,于是霍宗亮在博士毕业便进入了韩国三星公司。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2003年至2010年这7年间,霍宗亮在三星电子半导体研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

期间,他系统掌握了国际存储芯片产业的核心技术架构与专利布局,同时深刻认识到中国存储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尽管霍宗亮在三星已获得技术认可与职业发展机会,但出于推动中国存储芯片产业自主化的使命感,他于2010年放弃高薪职位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彼时的中国在芯片研究领域可谓是一清二白,很多人都不理解霍宗亮为何要放弃大好未来,选择从新开始。

而对于这些疑问,霍宗亮仅用一句“芯片存储产业,是国家需要的产业”便让无数人看到了这位海外游子报效祖国的决心。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长江存储成立

2016年,中国正全力推动半导体产业自主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联合紫光集团等国有资本主导投资240亿美元成立长江存储。

霍宗亮担任首席科学家,任务只有一个,就是造出中国自己的闪存。

“要与祖国同行,投身到国家需要的产业当中去!”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虽然任务不多,但困难重重,当时摆在霍宗亮面前的是一场技术难关。

刚成立之初,中国在3D NAND领域完全空白,团队从零开始攻克堆叠工艺、电荷陷阱等核心技术。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而为了打击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国际巨头也对我国技术封锁,关键设备(如光刻机)和材料采购受限,需通过非公开渠道才能解决供应链问题。

但中国向来都是不服输的性格,别人越打压我们就会成长的越快,无论是此前的原子弹研究还是如今的芯片领域,任何难题我国都将一一攻破。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之后,霍宗亮带着团队通宵达旦的进行研究,再一次次失败后,霍宗亮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Xtacking架构。

这种技术简单点来说,就是将存储单元和控制电路分开制造,然后再像拼积木一样组装起来,虽然看似简单,却颠覆了芯片领域游戏规则。

因为这种方法不仅绕开了国际专利壁垒、将芯片传输速率提升50%,并且还将生产周期缩短了五分之一。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2017年,长江存储生产出了首颗32层芯片流片,之后技术不断突破,很快便64层芯片便能量产,成功追上国际主流水平。

2022年,长江存储实现232层3D NAND闪存量产(X3-9070芯片),首次将中国存储芯片推入200+层技术阵营,单颗容量达1Tb,传输速率较前代提升50%,彻底将一众老牌芯片大厂甩在身后。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中国又出“新王炸”

面对长江存储的风头无亮,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自然是坐不住了,不仅将长江存储列入实体清单,而且还下令美国的设备供应商不能与中国做生意。

面对美国的制裁,长江存储无法直接获取含美国技术的半导体设备(如应用材料刻蚀机、泛林集团沉积设备),14nm以下制程研发受到直接影响。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苹果等国际客户被迫暂停采购长江存储芯片,导致其全球市场份额从3%骤降至1.5%,美光等竞争对手趁机抢占市场。

但霍宗亮带领的团队向来都是不服输的性格:既然买不到国外的设备,那就自己造一个!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在国家战略支持下,霍宗亮拉上国内所有供应链一起为中国存储芯片破局而战,他们要搞出一个,全国产化的生产线建设。

短短3年时间,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关键设备被国内企业一一攻克。

北方华创攻克刻蚀机,中微半导体搞定MOCVD设备,盛美半导体负责清洗设备,华海清科专攻CMP设备......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而到了2025年,在中国企业的齐心协力下,那些曾被国外“卡脖子”的关键设备,一件件实现了国产化替代,长江存储也宣布完全由国产设备组成的生产线,即将在下半年投入试产!

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对国内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此时的美国和那些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唱衰“中国芯”的人也彻底傻了眼,他们不明白面对世界第一强国的封锁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破圈的。

而霍宗亮团队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技术封锁封不住中国人的创新精神,贸易战也打不垮中国人的产业雄心!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参考资料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封锁3年,中国又出“新王炸”!下半年,首条全国产化生产线试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