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28天高效拆解!“山河号”盾构机拆解任务完成再创纪录

AI科技 2025年10月04日 09:52 0 aa

9月30日,在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接收井,随着最后一节后配套台车平稳吊出,“山河号”盾构机拆解工作正式收官。仅用28天完成整机拆解,创下超大直径盾构机拆解新纪录。

28天高效拆解!“山河号”盾构机拆解任务完成再创纪录

“山河号”盾构机服役的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工程全长约5755米,其中盾构段长约3290米。隧道为单洞双层布置,双向6车道。“山河号”盾构机总长163米、总重5200吨,开挖直径达17.5米,为名副其实的“地下巨无霸”。

28天高效拆解!“山河号”盾构机拆解任务完成再创纪录

在顺利完成掘进任务后,项目团队采用“先主机后台车、先核心后辅助”的拆解顺序,现场部署2台专用履带吊,其中800吨级履带吊专攻主驱动等超重核心部件吊装,单件最大吊装重量达375吨,配备60名作业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制,确保工序有序衔接。

28天高效拆解!“山河号”盾构机拆解任务完成再创纪录

针对部件大、作业空间小、台车易变形等难题,创新“分段拆解、及时清运”模式,细化刀盘为4个分块与1个中心块,盾构分为12块进行拆解,并为台车加装定制化支撑结构,有效规避变形风险。作业前精密验算,用自行式液压模块车转运重型部件,推演运输路径与吊装角度,解决潜在问题。

28天高效拆解!“山河号”盾构机拆解任务完成再创纪录

针对盾构机维保工作,项目团队严格遵循《盾构机保养与维修技术规范》,针对不同部件建立分类防护机制,从拆解到存放,每一步均记录在案,实现“过程可追溯、责任可明确”。维保过程中采用科学分块策略,将拆分后的刀盘垫高存放,避免部件受压变形。同时对刀盘中心块与分块进行打磨除锈和防锈漆喷涂,隔绝锈蚀风险。

28天高效拆解!“山河号”盾构机拆解任务完成再创纪录

为最大化场地利用价值,盾构机存放采用就近原则。针对就近场地资源匹配难、多方协调复杂的问题,项目团队组建专项调研小组,围绕盾构机部件尺寸、重量及维保需求建立评估体系,为就近存放奠定基础。

项目高级工程师周祥介绍:“随着盾构机拆解完成,项目建设全面进入内部结构施工攻坚阶段,目前,隧道建设正进行内部结构施工和盾构机维保工作,隧道计划于明年下半年通车。”

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建成通车后,能将两岸的通勤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4分钟,对提高济南省会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柴颖颖 编辑:俞丹 校对:高新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