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顾群业:智能不是被驯化的结果

AI科技 2025年10月10日 13:08 0 aa
顾群业:智能不是被驯化的结果

文|牛牧

9月26日,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一次内部分享中,顾群业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发展提出了一种高屋建瓴且富有哲学意味的见解。他将AI的潜能比作人类的成长与教育过程,强调数据的质量、泛化能力、开放的心态以及对限制性规训的警惕。

顾群业认为,AI的能力上限并不是由人为设定的规则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能接触到的数据——这些数据必须足够多元且真实。数据不必完全正确,就像人类在不完美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一样,AI也需要在复杂甚至带有“噪音”的数据中学会归纳与判断。这挑战了传统的数据质量观念,凸显了数据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模型鲁棒性及泛化能力的塑造作用。在顾群业看来,泛化能力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核心。模型需要具备开放的认知边界和广阔的知识体系,才能释放出真正的泛化能力。他将这种能力定义为“由知识交叉与智能叠加孕育的类人甚至超人智能”,要求模型融会贯通不同领域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甚至主动提出问题、创造新的体系,成为真正的“超智人”,而非仅仅是一个“答题工具”。这阐释了AGI的本质,即具备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能力。

顾群业还用教育体系类比AI模型的关系,指出大学培养通识能力就像大模型为人才打下广阔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框架,而在具体岗位上锤炼专业技能则如同垂直模型在通识基础上的深化与应用。因此,尽管垂直领域模型在特定任务上效率更高,但它们必须建立在强大的通用模型之上,才能具备真正的深度和拓展性。通识教育的广度决定了专业人才的上限,同样,通用模型的能力也决定了垂直模型能达到的高度。

同时,顾群业提醒我们,不要因为恐惧被替代而限制AI的发展。他再次以教育孩子为例,指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来自多元、开放的环境,而非标准模板和严格规训。他强调,强大的智能不是被驯化的结果,而是被理解与释放的产物。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让人产生这样一种感受:顾群业看侍AI的成长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总之,顾群业的论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具生命力、更接近人类学习与创造过程的AI发展图景。他强调数据的重要性,认为质量(多元与真实)胜于数量,复杂性有助于学习;人工智能不是回答问题的工具,而体现在提问、构建和泛化能力上;通用基础是专业深化的前提;对待AI的态度应以理解和包容取代恐惧与驯化,鼓励探索与开放。当然,他也强调“智能的成长必须被看见”,主张使用过程监督与可信工具,把“非驯化的创造力”安放在“可验证的轨道”上,“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处在婴儿阶段,我们必须给它灌输价值观,培养它的审美能力”,才能长成我们愿意托付的“超智人”。

他说,看到自己的孩子超过自己,我们会感到欣慰。

顾群业:智能不是被驯化的结果

顾群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推动中国艺术形态发展的重要学者与艺术家。自1991年起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作,长期致力于数字艺术创作、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布道者和叙事设计学的开创者。2012年,他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率先开设“游戏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2022年在全校开设“逻辑学”通识课,2023年推动“AI for Design”教学改革,将AI融入所有专业课程,积极推动“数字手艺人”培养。

顾群业认为,创造新概念就是创造新世界。他主导构建了叙事设计学的学科体系,提出“虚拟虚拟”“生态具身”“心智模型”等新概念,并将语言学中的“语料库”引入人工智能领域,强调人文学者对AI发展的引领作用,预言数据(包括语料库)交易产业的崛起。

他提出“叙事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等观点,强调艺术教育应从单一技术训练转向文化叙事与符号转译,推动“叙事为体、技术为用”的自主艺术体系建设。在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AIGC伦理等领域,顾群业具有前瞻性贡献,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结构”“智能是语言的结构化”,倡导以中国古典智慧为AI发展提供哲学支撑。

壹点号顾群业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