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AI Agent 大热的背景下,为什么说工作流不会被淘汰?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4日 17:23 0 admin

AI Agent 的崛起让“智能自治”成为产品设计的新范式,但工作流并未因此退场。本文深入解析 Agent 与工作流的协同逻辑,揭示为什么流程仍是组织效率与可控性的底层保障,是一次关于“智能架构”的战略思考。

AI Agent 大热的背景下,为什么说工作流不会被淘汰?

最近,AI 圈的话题中心无疑是 AI Agent。

从能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 AutoGPT,到号称“全球首位AI软件工程师”的 Devin,AI Agent 们展示出的强大自主性。

在这种新王登基的氛围下,一个问题油然而生:

那些曾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 中枢神经角色的工作流编排平台,会因此被拍在沙滩上,成为时代的眼泪吗?

恰恰相反,我认为在企业级场景的严苛要求下,Workflow 不仅不会被淘汰,反而会在与 AI Agent 的融合中,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

AI Agent 是什么?

如果说 DeepSeek 是一个知识渊博、有问必答的 对话者,那么 AI Agent 就是一个拥有自主意识和行动能力的数字员工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由 大脑+感知+规划+行动四部分组成的智能体

  1. 大脑(Brain):以大语言模型为核心,负责思考、推理和决策。
  2. 感知(Perception):收集环境信息,理解任务目标。
  3. 规划(Planning):将一个宏大目标拆解成一系列可执行的步骤。
  4. 行动(Action):调用工具(如浏览器搜索、代码执行器、API调用)来完成每一步,并根据结果动态调整后续计划。

AI Agent 的核心魅力在于其 目标驱动的自主性。你不再需要一步步教它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只需告诉它最终目标,它会自己想办法、找工具、试错、最终完成任务。

Workflow 是什么?

工作流的本质,就是将一个业务过程,抽象成一系列预先定义好的步骤、规则和路径。

它就像一条精密的 数字化流水线,确保任务在正确的时间,由正确的角色,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

它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阶段一:传统工作流

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形式,比如公司的请假审批、报销流程。它基于固定的规则(BPMN),流程僵化,但极其稳定、可靠。每个节点做什么,流向哪里,都是百分之百确定的。

阶段二:智能工作流

智能工作流是目前的主流应用方向,以 Coze、Dify、FastGPT 等工作流编排平台为代表。它们并没有完全颠覆工作流,而是在 流水线上安装了智能机械臂。其核心是将LLM能力节点化。整个流程的骨架依然是预先编排好的,但在某些节点上,可以用 AI 来完成特定任务。

比如,在客服流程中,用一个 LLM 节点来智能理解用户意图,然后根据意图分发到不同的、固定的处理路径上(如查询知识库、转接人工等)。它实现了 部分智能,但流程的主干依然是确定的、可控的。

阶段三:代理型工作流

Agentic Workflow 是作者从 FastGPT 创始人了解到的未来发展构想。

如果说智能工作流是 流程驱动AI,那么 Agentic Workflow 就是AI 驱动流程

AI Agent 大热的背景下,为什么说工作流不会被淘汰?

( FastGPT 技术架构图 )

在这个模式下,一个或多个 AI Agent 将成为工作流中的核心角色,它们可以动态地创建、调整和执行任务流,以适应更复杂、更不确定的业务场景。

各有所长

通过上面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Workflow 和 AI Agent 在底层逻辑上有着根本区别。

AI Agent 大热的背景下,为什么说工作流不会被淘汰?

你不会让一个充满创意的市场分析师去做重复枯燥的财务对账,同样,你也不会指望一个严谨刻板的流水线工人去完成开放式的课题研究。

在企业中,既需要像财务、法务、HR流程那样,对稳定性、合规性、可审计性要求达到极致的业务;也需要像市场、研发那样,鼓励创新、探索和灵活应变的场景。两者缺一不可。

融合共生

那么,未来会怎样?

我认为工作流编排平台进化的终点,并不是被 AI Agent 取代,而是拥抱AI Agent,进化成能力更多元、适应场景更广泛的 Agentic Workflow 平台。

中长期来看,工作流编排与 AI Agent 一定是互为补充、深度融合的共生关系。

这种融合将体现在两个层面:

Agent as a Node

即智能体作为工作流节点,在一条宏观确定的 Workflow 中,某个需要高度智能和灵活性的节点,可以交由一个 AI Agent 来处理。

场景示例:一个新产品上线的工作流。其中,市场竞品分析这一步,就可以调用一个智能体,让它自主上网搜集资料、分析数据、生成报告。智能体完成任务后,将报告作为产出物,工作流继续向下流转到产品定价、群发营销、批量发货等固定环节。

Workflow as a Tool

即工作流作为智能体的工具,当一个 AI Agent 在执行一个宏大目标时,如果遇到一个需要严格流程和高确定性的子任务,它可以调用一个预设好的 Workflow 来完成。

场景示例:一个新员工入职智能体。当它接到为某新员工办理入职的指令后,它可以自主调用公司预设好的 HR 入职审批流、IT 账号开通流等工作流作为其完成任务的工具,确保所有操作合规、准确。

通过这种方式,平台兼具了 Workflow 的稳定可靠和 AI Agent 的智能灵活,将 确定性不确定性完美结合,从而能够驾驭更复杂、更动态的真实世界业务。

结语

回顾全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核心结论:

AI Agent 的火热,的确为我们揭示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全新可能性,它代表了 AI 能力的 上限。但 Workflow 所承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合规性,则定义了企业运营的底线

对于任何一个追求长期发展的企业而言,守住底线,远比追逐上限更为重要。

作为快速通道 Fastrack公众号、真知灼见专栏里的第一篇文章。我的核心目的是希望帮助大家清晰地认知到 AI Agent 与 Workflow 目前的技术边界和场景边界,让兴奋的头脑回归理性和务实。

AI 的落地应用,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考验耐力与智慧的马拉松。

我们已经踏上了通往未来的快速通道,但路,终究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作者:周乾镇 编辑:周乾镇 公众号:快速通道Fastrack

本文由 @快速通道Fastrac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