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5日 16:14 0 admin

高盛最近说了个挺颠覆认知的事,说铜要成AI时代的石油了。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这事儿乍一听有点懵,毕竟现在聊AI,谁不念叨算法模型啊,咋跟公元前8000年就被老祖宗拿来做工具的铜扯上关系了?

AI算力猛如虎,铜材需求挡不住

就说ChatGPT吧,每天处理2亿次请求,耗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够1.7万户美国家庭用一天。

这电不是凭空来的,硬件设备和电力传输都得靠铜。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拿现在AI界最火的H100芯片来说,每个GPU里有3273颗锡球,每颗锡球至少对应1-2条铜导线,核心连接部分还有数千根基础导线。

这些铜导线要是断一根,整个GPU可能就罢工了。

数据中心更是吞铜大户。

施耐德电气算过,1GW数据中心得用6.58万吨铜。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加起来用了46.7万吨铜,到2026年预计涨到71万吨。

这还没算电网设施呢,高盛说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得涨160%,现有的电网大多超龄服役,欧洲电网平均用了50年,北美超40年,不升级根本扛不住。

为啥非得用铜?它导电效率是铝的1.6倍,寿命30到50年,是铝的两倍多。

高盛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网和电力基建能贡献60%的铜需求增长,这增量相当于现在全球铜消费量加上美国一年的用量。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但铜矿产能跟不上啊,过去十年全球产量年复合增长率才2.1%,智利矿山的铜品位从2010年的1.6%降到2024年的1.1%,优质矿越来越少。

高盛说2027年铜价可能涨到每吨10750美元,现在市场已经有反应了,有色ETF都涨了2.41%。

铝来救场?液冷技术又成新风口

铜价涨得凶,铝就有机会了。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在GPU散热这块,铝早就派上用场了。

H100散热器上的鳍片基本都是铝制的,重量300到700克,外面的支架也常用铝或镁铝合金,又轻又结实。

数据中心里更明显,一个机柜装80个GPU,全用铜散热器得64到96公斤,换铝的就24到36公斤,减重一半多,成本还只有铜的40%-50%,大规模用能省几百万。

电力传输上铝也能打。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虽然铝缆得比铜缆粗点,但成本低20%,重量才是铜的三分之一,长距离铺设特合适。

瑞银都上调铝价预测了,美国银行说2026年全球铝市可能缺29.2万吨,价格或涨到3000美元/吨。

不过要说散热的终极方案,还得看液冷。

现在AI芯片功耗太高,风冷最多扛到20kW/机柜,英伟达GB300服务器单机柜功率密度到130kW,风冷根本不够看。

液冷就不一样了,水的热导率是空气的25倍,单位体积散热能力是空气的3500倍左右。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用液冷能让数据中心能耗降20%-30%,PUE降到1.2以下,浸没式甚至能到1.05,机房空间利用率还能提升30%。

市场对液冷的需求涨得飞快,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8.4亿美元,到2032年可能突破211亿美元。

现在主流有冷板式、浸没式和喷淋式,冷板式因为改造成本低占主导。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英伟达在搞微通道水冷板,虽然单价比现有方案高3到5倍,但能应对2kW以上功耗,热流密度是热管技术的4倍。

冷却液市场也不小,预计到2032年能涨到211亿美元,而且受环保法规影响,环保型冷却液发展很快。

AI这把火一烧,看似不相关的铜、铝和液冷都被推到了风口。

以前总觉得AI是虚拟世界的事儿,现在才发现,算力增长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材料需求和技术升级。

AI带火“老金属”,铜成新石油,铝和液冷还藏多少机会?

从芯片里的铜导线到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这些“硬家伙”才是AI狂奔的底气。

以后再聊AI,可别光盯着屏幕上的模型了,背后这些材料和技术里的机会,说不定更值得琢磨。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