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刘亦功:AI 重塑产业逻辑,一汽以生态共筑智能网联新未来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17日 13:21 0 aa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智驾综合报道】10 月 16 日,2025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亦功发表主题演讲,深度剖析 AI 对汽车产业的颠覆性影响,详解一汽 “AI+” 转型实践,并直指行业三大核心挑战,提出以生态协同构建中国式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路径。

刘亦功:AI 重塑产业逻辑,一汽以生态共筑智能网联新未来

刘亦功开宗明义指出,“AI 正从技术工具跃迁为产业灵魂,深刻重塑汽车产业的每一个价值环节”,并将其定位为驱动产业价值、产品竞争、科技创新与场景需求升级的最强引擎。在产业底层逻辑上,汽车已不再是单纯的机电产品,而是 “数据驱动、持续进化、生态共生的智能终端”,产业竞争核心要素从马力转向算力,算法、芯片、数据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护城河被重新定义,“核心软硬件技术创新、数据驱动的用户洞察、快速迭代的敏捷型组织” 成为制胜关键,赢者通吃格局加速形成。

产品价值模式方面,他预测到 2030 年,汽车产品价值将呈现 “硬件占 40%、软件占 40%、内容服务占 20%” 的 “442” 格局,订阅服务、数据变现等成为新价值增量,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成为核心竞争力,商业模式从 “硬件一次性销售” 向 “软件 + 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运营” 转型,“电动化定义基础、智能化决胜高度、生态化拓展价值” 成为竞争法则。

科技创新范式上,传统 V 字形开发流程通过 AI 仿真转变为 “开发 - 验证 - 学习” 的敏捷闭环,线性供应链关系被打破,科技巨头凭借全栈解决方案成为新型Tier0.5平台,重塑产品体验与品牌定位。用户体验生态层面,AI 时代用户更关注体验价值而非品牌,消费场景从单一代步延伸至多功能服务,“生态化是新汽车的最大特征”,车企需通过 AI 提升生态构建能力,满足用户个性化、持续进化的需求。

面对产业变革,一汽以 “AI + 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为抓手,推进从传统制造企业向 “移动出行科技公司” 的转型。在智能化运营上,一汽基于 AI 智能体架构构建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企业智能生命体 “Open Mind”,开发 “一汽·七星云工作台”,目前核心业务 100% 上线,支持超 2 万名员工在线协同,数字化员工陆续投入使用,为传统车企注入组织活力。

产品智能化升级方面,红旗品牌推出 “司南智驾” 与 “灵犀座舱”:司南智驾采用三目立体视觉仿生人眼设计,识别精度比激光雷达稠密 50 倍,算力达 1000TOPS,融合端到端 VVLA 模型,符合 L3 级自动驾驶标准;灵犀座舱基于百亿级大模型,具备场景与人性化认知能力,提供出行、娱乐、陪伴等全维服务,成为用户的 “超级 AI 伙伴”。制造智能化转型上,一汽依托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五大生产基地建成 25 座智能化工厂,升级智能生产线,直采 16 万条以上工业设备数据,提供 128 类数据服务,“让数据活起来” 的实践,使这家拥有 72 年历史的东北车企跑出了新的发展速度。

刘亦功直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时,面临三大核心挑战:一是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尚未完全自主可控;二是重复建设、标准不一、数据壁垒制约产业效能;三是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等领域商业闭环待突破。针对这些挑战,一汽提出聚焦算力、数据、算法等七大核心要素,以 “四共” 举措构建开放生态:共创开源技术平台,建设基础软件、数据平台、行业大模型等公共平台降低产业门槛;共克关键核心技术,集中突破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等领域技术瓶颈并推动产业化落地;共建标准法规体系,协同制定数据安全、接口协议等标准,推动政策先行先试;共育专业人才,打造人才与创新高地,凝聚政产学研用合力。

“一汽愿以开放姿态携手各界,共同打造自主可控、共创共享的中国式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刘亦功表示,唯有生态协同才能凝聚产业优势,共筑智能汽车产业新未来。(文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