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转转一纸公告把个人卖家的路堵死,这事儿其实一点不意外,C2C这碗饭早就凉透了。转转这波操作,说是聚焦“官方验”,其实就是承认自己玩不转...
2025-10-21 0
前段时间刷新闻,突然看到“大疆多款产品降价近千元”的消息,当时还想着双11还没到,这波优惠来得挺早。
结果没等大家讨论完降价,更有意思的事儿来了大疆自己没说啥,它的竞争对手影石,CEO居然出来替大疆“公开致歉”,还说要给买大疆产品的用户发代金券。
这种“别人生病我吃药”的操作,我还是头一回在科技圈见着,当时就好奇这两家到底在搞啥。
先聊聊大疆这次降价的事儿吧。
今年10月9号到14号,大疆在好几个电商平台的官方店都搞了降价。
涉及的产品还挺全,平时大家常用的云台相机、运动相机,还有手机稳定器、无线麦克风,连他们家主打的无人机都在降价名单里。
其中有个叫POCKET3的云台相机,降价幅度最大,直接降了900块,活动价不到3000块就能拿下。
后来澎湃新闻问过大疆,为啥突然降价。
大疆说这就是双11的常规促销,提前说清楚是为了让大家好规划买啥。
本来这就是个普通的促销活动,每年电商大促前,不少品牌都会这么干。
但谁也没想到,影石的CEO刘靖康会突然插一脚。
影石CEO发微博的时间比大疆降价还早几天,10月2号就说了。
他在微博里说,可能因为影石的原因,才让大疆大幅降价。
为了表歉意,10月2号到8号之间买了大疆产品的人,在微博下晒订单就能领影石100块的无门槛代金券。
不光如此,他还说转发那条微博会抽两个人,送影石的相机全家桶或者大疆的OSMO全家桶。
这条微博发出来后,评论区立马就炸了。
有人觉得这是影石在蹭大疆的热度,毕竟大疆降价本身就自带流量;也有人觉得这操作挺有意思,科技圈难得这么“幽默”。
我翻了翻那条微博的转发量,24小时内就超过5万次,影石这波确实赚了不少关注。
但用“替竞争对手致歉”的方式搞营销,风险也不小,万一把握不好度,很容易被人说“戏多”。
其实影石和大疆这俩家,之前一直是各干各的,没怎么正面掰过手腕。
影石一开始是做全景相机的,很多玩vlog或者极限运动的人,都爱用他们家的产品。
大疆则是靠无人机起家,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里一直是老大,大部分想买无人机的人,第一反应都是看他们家产品。
但今年夏天,这种平衡被打破了。
7月份的时候,影石突然宣布要做无人机,还推出了第一款消费级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定价不到3000块,明显就是冲着大疆的入门级产品来的。
影石这步棋走得挺大胆,毕竟无人机是大疆的核心业务,相当于直接冲到人家的地盘上抢生意。
影石都打到家门口了,大疆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到了9月份,大疆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全景相机,定价3000多块,刚好对标影石卖得最好的全景相机型号。
而且大疆这款全景相机,还用上了自己研发的防抖算法,能拍8K的全景视频,明显就是针对影石的优势来的。
这么一来,俩家就从“各做各的擅长领域”,变成了“你打我的主营,我就打你的根基”。
本来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变成了互相渗透对方的核心业务。
我身边有做科技测评的朋友说,这俩家现在的竞争态势,有点像俩个人下棋,你走一步我就得跟着防一步,谁也不敢松懈。
这种互相“拆台”的竞争,短期看确实能让消费者受益。
比如大疆降价,大家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产品;影石发代金券,也能吸引一波用户。
但长期看,问题也不少。
就像之前的智能手机行业,有品牌靠低价战短期卖了不少手机,但后来研发投入跟不上,产品没了创新,最后销量还是掉下来了。
影石这次致歉营销,看着是赚了流量,但成本也不低。
光那100块的代金券和抽奖的相机全家桶,算下来得花200多万。
大疆这边降价,短期利润也会受影响。
要是俩家一直把精力放在这种短期营销上,很容易把钱和时间都耗进去,最后没精力搞研发。
科技企业想长久发展,还是得靠真本事。
大疆能在无人机领域站稳脚跟,不是因为它会搞促销,而是这么多年一直砸钱搞研发。
光是近五年,大疆在研发上花的钱就超过120亿,手里握着两千多项核心专利。
比如它家无人机的避障技术、续航能力,都是靠常年研发积累出来的,不是靠营销能比的。
影石要是真想在竞争中站稳脚,其实更该深耕自己的全景相机业务。
比如怎么把低光环境下的拍摄画质做好,怎么让AI剪辑功能更方便,这些才是用户真正关心的。
之前我看影石的研发投入,占比大概12%,要是能再往研发上多投点钱,说不定能做出更有特色的产品,而不是靠“致歉”这种方式吸引关注。
我之前跟一个做科技行业分析的朋友聊过,他说现在很多科技企业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觉得靠营销搞一波热度就能留住用户。
但实际上,用户买产品,一开始可能被热度吸引,但最后看的还是产品好不好用。
就像苹果,它不怎么搞低价促销,也不会靠蹭热度博关注,但每年推出的新品,在性能、设计上都有提升,所以一直能吸引用户买单。
大疆和影石这波博弈,更像科技行业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
短期的营销操作或许能赚一波眼球,但想在行业里长期走下去,还得回归到产品本身。
毕竟市场最终记住的,永远是那些能做出好产品的创新者,而不是擅长借势营销的“机会主义者”。
要是俩家能把竞争的重心放在研发和创新上,不管是对用户还是对整个科技行业,都是件好事。
相关文章
2025年9月,转转一纸公告把个人卖家的路堵死,这事儿其实一点不意外,C2C这碗饭早就凉透了。转转这波操作,说是聚焦“官方验”,其实就是承认自己玩不转...
2025-10-21 0
一场由AI引发的能源需求风暴,正在将核能重新推向全球舞台的中心。追风交易台消息,10月20日,摩根大通亚太分析师团队研报指出,科技巨头们正以前所未有的...
2025-10-21 0
“AIDEX展”官网发布的议程。网站截图走近联合国,寻找新订单。10月22日至23日,2025日内瓦国际人道主义应急与救援展(以下简称“AIDEX展”...
2025-10-21 0
近日,2025(第二届)“金灵光杯”中国互联网创新大赛颁奖仪式圆满落幕。凭借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持续深耕,东方通“深伪有害智能检测系统”项目荣获本届大...
2025-10-21 0
前段时间刷新闻,突然看到“大疆多款产品降价近千元”的消息,当时还想着双11还没到,这波优惠来得挺早。结果没等大家讨论完降价,更有意思的事儿来了大疆自己...
2025-10-21 0
华为鸿蒙6.0系统正式版将于10月22日发布,Mate 80系列预计将首发搭载。鸿蒙6.0系统以更好看、更好用、更智能、更安全、更丝滑为特点。此次鸿蒙...
2025-10-21 0
来源:【北方海南】来到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南产业园,一处崭新的环保项目建设现场格外引人注目 —— 乌海市绿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处置装置优化、危废减量...
2025-10-21 0
《尼尔:机械纪元》等多部名作开发者、日本著名游戏制作人横尾太郎日前提醒玩家,市面上的自己签名以及含签名的某些游戏多数都是伪造的。·横尾太郎表示,近期收...
2025-10-2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