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白宫准备宣布: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荷兰尴尬了,咋没提前通知?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1日 11:57 0 admin

中美经贸磋商成果公布后,双方博弈的烈度明显下降,最近几天,局势出现了缓和迹象。

综合多家美媒报道,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白宫计划正式宣布一个重要消息:荷兰晶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工厂将恢复出货。

该消息一经报道,就让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忧心忡忡的全球汽车制造商们,重重松了一口气。

白宫准备宣布: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荷兰尴尬了,咋没提前通知?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

而这场供应链危机的源头,就是荷兰政府9月底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强制接管中企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资产,并要求撤换中国籍CEO的举动。

中方随后果断采取反制措施,在10月4日下达了一道禁令,宣布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工厂,禁止对外出口加工好的特定成品零部件和相关子组件。

这一下子立马就打中了荷兰的痛处,也引起了整个欧洲整个汽车产业的阵痛。

因为安世半导体70%的荷兰产晶片,要在中国东莞进行封装,而东莞工厂承担着其全球近80%的产能。

这种“欧洲设计+中国制造”的格局,是市场自然形成的结,荷兰政府贸然切断供应链,直接导致本土工厂陷入 “有晶圆无封装” 的尴尬境地,每日亏损高达230万欧元。

白宫准备宣布: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荷兰尴尬了,咋没提前通知?

安世半导体

慌不择路的荷兰政府,又在10月26日施压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总部,要求该公司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

打算反向要挟中方,没想到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顺带“误伤”了美国。

安世半导体生产的车规级芯片,在全球汽车芯片领域,占据着重要份额,中荷之间这场风波,很快就从生产端蔓延到了供应端,直接导致欧美汽车制造业陷入困境。

通用、福特等车企因“缺芯”,面临生产线停工风险,纷纷致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施压并警告特朗普政府,断供可能造成超10%的全球汽车减产。

要知道,美国汽车产业贡献着1200万个就业岗位,在中期选举临近的背景下,产业受损的政治代价,远远大于地缘博弈的短期收益。

白宫准备宣布: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荷兰尴尬了,咋没提前通知?

芯片技术

最终,白宫选择将盟友的 “安全焦虑” 让位于本土的 “经济现实”,跟中方围绕经贸问题达成共识,以缓解美国企业产业快要“无米下炊”的危机。

可以说,在整个安世事件中,美国的操作,将其 “利益至上” 的霸权主义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一开始施压荷兰“抢劫”中企,到最后撇开荷兰,单独跟中方达成共识,到最后又放风“中国工厂即将恢复供货”。

看似是中荷之间的交锋,其实荷兰背后完全是美国在操控,如今中美握手言和,荷兰的处境就显得非常尴尬了——

美国一声不吭,就跟中方达成了共识,荷兰反而被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才接到通知。

白宫准备宣布: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荷兰尴尬了,咋没提前通知?

荷兰首相斯霍夫

之前荷兰官员还言之凿凿,宣称“并非受美国施压”,而是“独立作出决定”。如今看来,这一说辞显得既荒谬又可笑。

而荷兰之所以落到如今的尴尬局面,根源在于对现实出现了三重误判:

首先是对 “中荷产业绑定深度” 的误判。中荷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本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然而荷兰却非要一意孤行,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其次是对美国 “盟友可靠性” 的误判。荷兰对中企出手,原本是为了响应美国的围堵诉求,却没料到美国会因本土利益率先妥协。

结果就是荷兰成为“被牺牲的棋子”,最后只能独自舔舐伤口,承受产业反噬。

白宫准备宣布: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荷兰尴尬了,咋没提前通知?

美国总统特朗普

最后是对中国产业链韧性的误判。荷兰或许以为暂停供应晶圆,就能卡住中国工厂的脖子,却没想到中方的反制精准且有力。

而且安世东莞工厂的迅速反应,也证明中国在车规芯片领域已具备补位能力。

荷兰试图以“抢劫”的方式施压,最终却见证了中国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总而言之,这场持续月余的“安世之乱”,本质上是美国实用主义算计与全球产业链格局碰撞后的缩影,荷兰则在这其中暴露了自己的尴尬处境。

白宫准备宣布: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荷兰尴尬了,咋没提前通知?

中企背靠祖国依法维权

而白宫从幕后推手到 “调停者” 的角色转变,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试图用政治手段干预经济规律的做法,终究是行不通的。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