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今年峰会特设“六小龙乌镇对话”,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等前沿趋势进行交流。宇树科...
2025-11-08 3
电磁频谱中的太赫兹波段长期以来被称为"太赫兹空白带",因为传统材料的对称性限制使得科学家难以有效地产生和操控这一频段的光波。然而,意大利研究团队利用拓扑绝缘体的奇特量子特性,成功打破了这一技术壁垒,首次在太赫兹频段实现了偶数和奇数谐波的同时产生。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解锁了电磁频谱的隐藏部分,更为下一代高速通信、医学成像和量子计算技术奠定了基础。
由米丽亚姆·塞雷娜·维蒂埃洛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光:科学与应用》期刊上发表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人类在操控光的量子特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精心设计的纳米结构和拓扑绝缘体材料的巧妙结合,研究人员成功地在6.4太赫兹和9.7太赫兹频率下观察到了高阶谐波的产生,实现了理论预测多年却一直无法在实验中验证的现象。
材料对称性的量子突破
传统的高阶谐波发生技术一直受到材料对称性的限制。以石墨烯为例,尽管这种二维材料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色,但其完美的晶格对称性使其只能产生奇次谐波,即频率为原始光波奇数倍的新光频率。这种限制严重制约了科学家对电磁频谱的全面利用,特别是在太赫兹频段,许多重要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都发生在这一区域。
拓扑绝缘体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这类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内部表现为绝缘体,而表面却能够导电。更重要的是,拓扑绝缘体的表面态受到强自旋-轨道耦合和时间反演对称性的保护,展现出与传统材料截然不同的量子特性。
研究团队选择了硒化铋和掺铟硒化铋作为核心材料,构建了范德华异质结构。这种层状结构不仅保持了单层材料的优异性能,还通过层间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物理现象。理论计算表明,这种结构的对称性破缺应该能够支持偶数次谐波的产生,但直到这项研究之前,实验验证一直缺乏。
纳米工程与光场增强
为了观察到理论预期的现象,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创新的纳米结构——裂环谐振器。这种结构能够在亚波长尺度上显著增强入射光的电场强度,为观察微弱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创造了必要条件。
裂环谐振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当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发射的光波照射到这些纳米结构时,电磁场在谐振器的间隙处被极大增强,形成所谓的"热点"。在这些热点区域,光与拓扑绝缘体材料的相互作用变得异常强烈,足以触发高阶非线性光学过程。
实验中使用的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功率为2.5瓦,工作频率约为3.2太赫兹。通过精确控制激光参数和纳米结构的几何形状,研究团队成功观察到了二次谐波(6.4太赫兹)和三次谐波(9.7太赫兹)的同时产生。这是太赫兹频段首次实现完整谐波谱的实验观测。
光谱分析显示,二次谐波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拓扑绝缘体表面态的贡献,而三次谐波则涉及体态和表面态的协同作用。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理论预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拓扑材料中体态和表面态如何协同参与非线性光学过程。
技术应用前景与挑战
由拓扑绝缘体 SRR 上泵浦 2.5 W 功率 THz QCL 引起的太赫兹频率下的 HHG 的说明性场景。图片来源:Alessandra Di Gaspare 等人。
太赫兹频段在现代科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在通信领域,太赫兹波能够提供比现有无线技术高出数个数量级的数据传输速率,为6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铺平道路。在医学成像方面,太赫兹波能够穿透生物组织而不造成电离损伤,为癌症早期检测和药物筛选提供新的工具。
这项研究的突破意义在于为开发紧凑型太赫兹光源提供了全新路径。传统的太赫兹发生器通常体积庞大、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便携式应用的需求。基于拓扑绝缘体的太赫兹谐波发生器有望克服这些限制,实现小型化、高效率的太赫兹光源。
在量子计算领域,这一技术可能为量子比特的精确操控提供新的手段。太赫兹频段的光子能量恰好对应许多量子系统的能级间隔,通过精确控制太赫兹谐波的频率和相位,可以实现对量子态的精密操控。
然而,从实验室概念到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材料制备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问题。拓扑绝缘体的表面态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如何在大规模生产中保持材料性能的一致性是一个关键问题。其次是器件的工作温度和功耗优化。目前的实验主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如何实现室温高效工作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纳米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器件成本较高,需要通过工艺优化和规模化生产来降低成本。此外,器件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未来发展方向
这项研究开启了拓扑材料非线性光学研究的新篇章。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其他类型的拓扑材料,如拓扑半金属和拓扑超导体,期望发现更多新奇的光学现象。同时,通过设计更复杂的异质结构和纳米器件,有望进一步提高谐波转换效率和频率调谐范围。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引入也为这一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建立材料结构与光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模型,可以加速新材料的发现和器件设计的优化。量子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的进步也为理解复杂的光-物质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项研究展示了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拓扑物态的概念最初来自于纯理论物理的探索,如今正在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的技术突破。这种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的转化过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深远价值和持续推动力。
相关文章
11月7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今年峰会特设“六小龙乌镇对话”,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等前沿趋势进行交流。宇树科...
2025-11-08 3
电磁频谱中的太赫兹波段长期以来被称为"太赫兹空白带",因为传统材料的对称性限制使得科学家难以有效地产生和操控这一频段的光波。然而,意大利研究团队利用拓...
2025-11-08 3
【人物名片】余佳颖,北京航天驭星系统总体部副主任设计师。先后担任测控总体设计师、地面站总体设计师及副主任设计师,负责40+个卫星型号地面测控总体设计工...
2025-11-08 3
商悟社|张志雪11月7日,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刘强东说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未来快递配送也不需要人参与,机器人通过授权后可自...
2025-11-08 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玩十三水技巧赢牌,以及十三水玩法与技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十三水怎么玩 在报到规则下,牌型大小顺...
2025-11-08 3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1-08 8
记者 何畅编辑 高宇雷如果说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展区还只有在屏幕上演示的大模型,今年的展台则彻底变换了模样——有应用、有互动、有生态,要...
2025-11-08 8
首先说一下,这款神器是手机端的,支持任何网页版,APP,小程序、群链接等等形式的平台,全程记录,全自动识别,悬浮窗显示,所有微信小程序和app平台,安...
2025-11-08 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