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排行榜 2025年11月08日 14:35 2 admin

说句得罪人的话,现在的社交平台看多了,有时候你真得怀疑:是这个时代变傻了,还是我们太认真了。

这一切背后的真正元凶,可能不是短视频,也不是娱乐至死,而是一群被称为“预制人”的存在。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他们就像冷冻包装出来的“思想半成品”,在算法的助燃下,被高速量产,逐渐占据了舆论高地,把正常人逼得连说话的空间都没有。

我们早已经深陷在一个被“成本最低、声音最大、逻辑最烂”的人设模型所统治的时代,而这些人,就是它的最佳代言人。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先来明确一点,“预制人”不是智商低,而是思维固化

这类人往往学历不差、看起来人模狗样,结果一开口,就能让你怀疑人类语言的极限。他们不是因为不懂而误判,而是从根本上就不具备情绪调节与抽象思考能力。这才是最致命的。

他们的信条只有一个:只承认对自己有利的逻辑,其他一概无视。

高度立场化、极端功利主义,这类人看似个体存在,实则经过算法“精修剪辑”后集体登场,成了网络平台的“主流样貌”。

你以为他们在表达观点,其实他们是在复制他们被允许复制的一切

而这些“社会模板”可不是光混娱乐圈或饭圈这么简单。他们分布在家庭、职场、公共空间,随处可见。

家庭里,他们靠“我是你爹/娘”的身份优势搞道德绑架;职场上,他们靠不对等的权力玩信息操控;社群中,他们靠“看似正义”的议题进行情绪勒索。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关键在于,他们一步不让地站在高地,却又永远拒绝承担责任。他们追求的是“让我爽”的逻辑闭环,全世界都要配合他们完成这场表演。

你不配合?那你就不是“懂情绪”的人,不人道,不觉醒,甚至是恶人。

这让我想起那个痛到令人失语的理论: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讲的是:认知能力差的人,最容易出现过度自信。而那些真正谦逊、思考精准的人,反而总是怀疑自己,结果就被后者占尽了舆论空间。

这就解释了一个现象,为什么一堆业务能力极差的职场人,天天在老板眼里表现“积极主动”?因为他们不靠效率,靠的是装忙、加班和挑事堆出来的“虚拟绩效”。

他们不抓KPI,他们抓的是“人心KPI”,领导一眼看去:哎哟,这人每天都在岗位,嘴也甜,最起码不是个刺头。于是,真正苦干的人成了配角,而“预制人”成了主角。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更恐怖的是,“预制人”还在借助当下的社会媒介环境完成“自我量产”。

算法正是他们的放大器。平台推崇的不是理性分析,而是情绪侧漏;不是洞察事实,而是人设规模化。当你越愚昧、越极端,越容易获得曝光,站到舞台中央发表“车祸现场级观点”,迅速收割关注,转而变现。

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逻辑有多垃圾,而是知道只要敢讲,总会有一群人响应,这就是所谓的“傻子共振机制”

比如上一秒在讲环保,下一秒就说“人类都该灭绝”;上午刚谈完敬畏生命,下午就支持极端惩罚;嘴里一边高喊“自由”,另一边却天天监督你怎么发言、吃什么、说什么,你要表达不同立场?呵呵,立刻举报、围攻,让你在逻辑上被消灭。

他们不需要讲理,他们只需要站一边,哪一边流量大,他们就去哪边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游戏圈的“合理开挂论”,就是这个现象的笑话缩影。

“我虽然开挂,但我情绪稳定,我开是为了正义。”甚至还有人说“没人干净,你凭什么指责我?”

这种神级诡辩术,其实不过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你想讲游戏规则,他们讲情绪平权,你坚持秩序,他们高喊自由——但你总觉得那自由咋只对他们有效,对你毫无适配性?

真相其实很恐怖——他们不是不认规则,是完全不接受“自我反省”的机制。这才是“预制人”最大的风险:他们具有不折不扣的反纠偏能力,一旦出现不利论证,他们马上把“我被误解”、“你偏见啦”挂在嘴边从道德高地展开反击。

这才是我们身处风险社会的真正隐患。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信息过载不是关键,失去纠错机制才是真正的问题。一旦集体语境开始保证“谁大声谁正确”,那么理性就会被碾压,逻辑会被报复,真相最后被算法埋进了评论区地底。

所以说,郑永年教授的“全民弱zhi时代”这个判断,真的不是骇人听闻,而是我们亲眼见证的现实景观。

我们被裹挟,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努力,而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压根不欢迎努力的人——你太讲道理,就成了“刺头”;你讲逻辑,就变成“不通情理”;你想说真话?那“你太较真了”。

但问题来了,我们真就没办法对抗这些“预制人”吗?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不见得。关键得先认清一点:

第一,别再幻想他们会“被教育好”或“被说服”,对“预制人”道理是没用的。

第二,我们不能为避免冲突就开始模仿、装傻,最后陷入和他们一样的喧哗语境里。

第三,我们需要找准属于自己的舆论锚点,把精力用在“说给能听懂的人听”,而不是“试图改变那些从不自省的人”。

你不需要说服全世界,你只需要守住自己的逻辑防线。

就像曾经电子竞技圈的一句话:“再强的外挂,也敌不过真正努力的蓝条。”哪怕你赢不了算法,但你得给自己留条底线,那就是:我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不准备和无知共振。

随着短视频、AI生成、多模态传播进一步铺开,“预制人”将越来越多地冲进各类领域:教育、法律、医疗、财经……没有任何行业能独善其身。

我们都被“预制人”坑惨了?你以为在讲道理,其实早就入局

【总结】

在一个全民渐趋失语的时代,真正的思考者往往不是话最多的那群,而是早已对“预制人”保持警惕的人。

我们在讨论AI、算法、平台治理时,不能再高估群众的辨别力,也不能低估愚昧的表达权。在这个“傻子共振”的年代,我们更要主动制衡:占据话语空间、守住逻辑底线。

别拿道德绑架你的清醒,也别用沉默成全别人的荒唐。

说到底,时代的希望,从来不在“被灌输的表达里”,而在真正自主的思考中。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