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桂林理工大学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新型激光雷达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6日 09:26 2 aa
桂林理工大学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新型激光雷达


据中新社桂林10月24日电,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科技成果转化发布会10月24日在广西桂林市举行,广西测绘激光雷达智能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研发的“轻小型水深探测激光雷达(型号GQ-23)”正式发布。这一成果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创下同类产品探测水深最深、体积最小、重量最轻、性价比最高等多项世界之最。

桂林理工大学研发出世界领先的新型激光雷达

此次研发的新型激光雷达(GQ - 23)凝聚了桂林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多年的心血。他们历经13年的艰苦攻关,通过数千次实验,成功实现了无人船载单频激光器、双模式轻小型透射式光学收发技术、水下多通道信号自反馈实时同步采集系统以及单频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甄别技术这四大核心技术的突破。

评:桂林理工大学研发的新型激光雷达也是广西科技界的一大突破。与全国科技发展省份相比,广西拔尖的科技人才还是比较少,目前在职的只有三位院士,他们是郑皆连、王双飞、李劲东。郑皆连是四川内江人,出生于1941年,广西大学教授,长期在广西工作,主要从事桥梁工程研究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飞是湖南攸县人,出生于1963年,1995年起担任广西大学教授,从事造纸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研究,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劲东是防城港市上思县人,出生于1963年,1993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学位,长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从事遥感卫星总体设计及航天器热控技术研究,202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因此,严格算来,目前还没有一位由广西培养出来广西籍两院院士。

广西有两人列入2025年院士候选名单,分别是赵永祥和潘湘斌。赵永祥是湖南安乡人,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长期在广西从事肿瘤生物靶向诊治、器官移植免疫调控研究。2025年8月列入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潘湘斌是来宾市武宣人,早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现工作单位位于北京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和超声影像技术,2025年8月列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新型激光雷达(GQ - 23)的项目负责人是桂林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周国清教授,1965年1月生,江西九江湖口人,入选2023年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但未能当选。

愿桂林理工大学的这次科技突破,成为广西科技人才爆发的开端,助力广西经济腾飞!


(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灌阳人在灌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