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阑夕毫无意外的,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这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很快就要「二合一」。淘宝闪购,未来将成为阿里唯一的外卖+即时零售品牌招牌。目前还没有官...
2025-11-07 0
想想那些大公司,尤其是以苹果为首的美国科技巨头,当初为了躲避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高关税,费劲巴拉地把生产线从中国搬到印度去。结果呢,转眼间形势大变,美国对印度的关税反而比对中国的高了。这些企业原本想省钱避险,现在却发现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先说背景。从2018年特朗普第一次当总统开始,中美贸易战就打得火热。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覆盖了电子产品、玩具、服装啥的,好多品类税率直接上到25%。苹果这种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公司,自然是首当其冲。
苹果的iPhone组装大部分在富士康的中国工厂,成本低效率高,但关税一加,进口到美国的价格就贵了。公司高层一看不行,得分散风险啊。于是,从2020年左右开始,苹果就加大在印度的投资。印度政府也推“印度制造”计划,给外资各种补贴和税收优惠,劳动力还便宜,看起来挺诱人。
到2023年,苹果在印度的产能已经占全球的7%左右,2024年进一步扩大到14%。不止苹果,谷歌、耐克、戴尔这些也跟风,把部分生产转到印度、越南这些地方。目的很简单,就是避开对华关税,降低成本。
但现实没那么简单。印度虽然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可供应链不完善。苹果的摄像头、显示屏这些核心零件还得从中国进口,运到印度组装,再出口。物流费用、时间成本一算下来,总制造成本比在中国高5%到10%。加上印度基础设施差,电力不稳,审批手续繁琐,工厂效率跟中国比差一大截。
举个例子,印度工厂的人均产出只有中国的一半多点。苹果在钦奈和班加罗尔的工厂,经常遇到劳资纠纷,工人罢工啥的,耽误生产。还有印度税法的问题,1961年的所得税法规定,如果外国公司拥有印度工厂用的设备,就算有税务存在,得缴税。苹果的模式是提供设备给代工厂,但保留所有权,在中国行得通,在印度就卡壳了。
结果,苹果出口的iPhone,80%销往海外,还得按印度税法缴额外税款,每年多出好几十亿美元。这不是小数目,直接吃掉利润。
现在说到关键转折。2024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又赢了,2025年1月上台后,贸易政策继续强硬。他先是对中国保持高关税,但同时跟印度也闹矛盾。印度拒绝在一些贸易协议上让步,比如数据本地化和农产品市场开放。
特朗普一气之下,从2025年年中开始,对印度商品加征关税。起初是针对钢铝、纺织品,后来扩展到电子产品。税率从原来的10%多,逐步提到25%甚至更高。
到2025年10月底,美国对印度进口的平均有效关税达到17.3%,而对中国是20.2%。但别看中国数字高点,中国有物流优势、成熟供应链,实际成本算下来,在某些领域中国商品的税后价格反而更低。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企业从中国进口的实际负担,没想象中那么重,因为中国工厂效率高,规模大。
更逗的是,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10月跟中国签了个临时贸易协议,降低了部分对华关税。比如,电子产品税率从25%降到15%,作为交换,中国增加对美农产品采购,还在芬太尼问题上合作。这协议虽说只是一年期,但立马让形势逆转。印度那边呢,关税没降反升,因为特朗普觉得印度在巴基斯坦和谈中没给他面子,政治因素掺和进去了。
结果,美国企业傻眼了。那些匆忙搬到印度的,现在成本更高。苹果在印度的产能已经到20%,但综合算账,亏本。布尔登伯格这种玩具商,本来从中国转印度避税,现在印度关税50%,中国降到30%,他多付了好几万美元的额外费用。户外品牌可可恩也一样,老板麦克马斯特后悔得直摇头,说至少短期内不会撤出中国。
这事儿暴露了全球化供应链的脆弱性。企业追求低成本,但贸易政策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特朗普的风格就是这样,关税当成外交工具用,一会儿打中国,一会儿怼印度,企业决策成本高得离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主席说过,世界上没地方能完全取代中国的制造业生态,成本效应太强了。
印度想当下一个中国,可现实差距大。印度本土供应链弱,核心组件靠进口,两头在外,效率低。加上地缘政治风险,虽然美印关系好点,但印度内部政策不确定性强,税法老旧,外资容易踩坑。
企业现在学聪明了,不再一股脑儿全搬走。流行“中国+1”模式,就是保留中国主基地,在印度或越南建辅助产能,分散风险。这样既用上中国的高效,又避开单一依赖。苹果已经在这么干,继续投资印度,但同时优化中国供应链。其他公司也观望,因为10%的关税差,不够推动大搬迁。
政策变来变去,谁敢轻易投巨资?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美国企业供应链调整支出增加20%,但实际转移比例没那么高。更多是小步试水,避免大亏。
这对全球经济有影响。美国消费者买东西贵了,企业利润摊薄。印度获益有限,虽然吸引了外资,但高关税让出口受阻。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向高端,减少对美依赖。特朗普的政策想保护本土就业,可实际制造业回流少,大多留在亚洲。企业高管们抱怨,关税难民似的,从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结果哪儿都不对劲。
普通人可能觉得这事儿远,但手机价格、玩具成本都受影响。苹果新机如果从印度来,关税高,零售价就涨。你买个iPhone,多掏几百块,就因为企业避税策略失误。企业也难,供应链全球化,本来是为效率,现在成负担。
特朗普推的“美国优先”,听起来好,但执行中企业遭罪。印度想借机崛起,可基础没打牢,赶超中国还早。企业得平衡效率和安全,多样化是必须,但不能盲目。未来贸易战还会持续,不确定性是常态,企业得灵活应对。
相关文章
文 | 阑夕毫无意外的,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这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很快就要「二合一」。淘宝闪购,未来将成为阿里唯一的外卖+即时零售品牌招牌。目前还没有官...
2025-11-07 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6日消息,根据9to5Mac报道,为符合欧盟《数字市场法》(DMA)相关规定,苹果公司将在即将于下月发布的i...
2025-11-07 0
大家好,今天科技圈最火的 就是小鹏发布了一个人形机器人被怀疑是真人cosplay的。。。。最搞笑的是今天早上大家还在热火朝天分析小鹏到底是咋造假的各种...
2025-11-07 3
想想那些大公司,尤其是以苹果为首的美国科技巨头,当初为了躲避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高关税,费劲巴拉地把生产线从中国搬到印度去。结果呢,转眼间形势大变,美国...
2025-11-07 2
一提中国科技,总有人盯着光刻机那点事儿,说啥卡脖子卡得狠。其实吧,光刻机确实是半导体里的硬骨头,2021年那会儿,国外技术封锁挺紧,中国进口高端设备难...
2025-11-07 3
2025年10月31日下午,中国公路学会城市交通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召开了“2025城市交通分会学术年会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研讨...
2025-11-07 3
近日,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 2025 年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控制终端人机交互设计竞赛在海淀区永定路航天科工二院职...
2025-11-07 3
财联社11月6日讯(编辑 黄君芝)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意大利科技周(Italy Tech Week)上,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严厉地警告投资者们,股...
2025-11-07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