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人形机器人引爆跨年主线!小鹏特斯拉双催化,8家核心股迎机遇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08日 04:57 3 aa

小鹏IRON“猫步”出圈引千万人热议,马斯克万亿薪酬绑定特斯拉机器人野心,2025年末的两大重磅事件,正式吹响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的号角。政策托底+技术突破+量产临近,这条跨年主线已清晰可见,看懂产业链逻辑就能把握核心机会。

人形机器人引爆跨年主线!小鹏特斯拉双催化,8家核心股迎机遇

一、行业背景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史上最大市场”,是继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个万亿级赛道。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工业自动化需求升级,以及AI大模型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已从科幻走向现实。政策层面,国家通过产业基金、人才培育、场景试点等多维度支持,工信部明确推动核心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建设,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从技术演进看,“仿生设计+AI算力+新型材料”三大支柱已逐步成熟,全固态电池、柔性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突破解决了传统痛点,行业进入规模化量产前夜。

二、行业现状

当前行业正处于“技术突破→量产爬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期,2025年被视为量产元年,2026年将迎来小批量交付高峰。全球头部企业加速布局,特斯拉计划2027年实现50万台产能,小鹏锁定2026年底量产目标,智元机器人已实现数千台出货。核心零部件领域,国产替代进程提速,减速器、传感器、特种材料等此前被海外垄断的环节,如今国内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部分产品已进入特斯拉、小鹏等供应链。数据显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达60%-70%,其中传动系统占比最高,随着量产规模扩大,核心零部件市场将迎来数百亿增量空间。

三、核心逻辑

1. 技术突破打通量产瓶颈

人形机器人引爆跨年主线!小鹏特斯拉双催化,8家核心股迎机遇

人形机器人已实现三大关键技术跨越:仿生运动控制上,从机械执行升级为类人生理运动,小鹏IRON的仿人脊椎设计与重心转移技术,使行走轻盈感媲美人类;AI交互上,物理世界大模型融合VLT/VLA/VLM技术,让机器人实现0.1秒级环境响应与端到端决策;能源供给上,全固态电池解决了传统锂电池的重量与安全痛点,为长时间运行提供保障。这些突破使机器人从实验室演示走向实际应用成为可能,量产可行性大幅提升。

2. 政策与资本形成双重驱动

政策端,工信部出台专项指导意见,各地举办机器人展会与论坛,通过场景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培育市场;资本端,产业基金持续加码核心技术研发,特斯拉、小鹏等企业加大产能投入,国内已形成“整机厂+核心零部件+材料供应商”的完整产业链生态。据测算,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百万台级别,仅精密减速器就将带来126-288亿元增量市场,行业增长确定性极强。

3. 国产替代+场景拓展打开成长空间

国内企业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已实现多项突破:柔性传感器打破国外垄断,谐波减速器精度接近国际水平,PEEK特种材料实现国产化量产。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中近六成核心零部件来自中国企业,小鹏等本土整机厂更倾向于扶持国产供应商,国产替代红利持续释放。场景应用上,工业装配、消费服务、养老护理等领域需求已逐步起量,从“单一产品”向“场景化解决方案”转型的趋势明显,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天花板。


人形机器人引爆跨年主线!小鹏特斯拉双催化,8家核心股迎机遇

四、重点推荐相关股票

1. 汉威科技

国内气体传感器龙头,通过子公司苏州能斯达布局柔性传感器,掌握压阻、压电核心技术,开发的电子皮肤可实现指尖触觉反馈,已小批量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模块。产品适配小鹏等头部厂商,在人机交互感知层具备先发优势,随着触觉需求提升,有望成为核心供应商,充分受益于灵巧手量产浪潮。

2. 福莱新材

专注多功能涂布复合材料,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电子皮肤”实现全维曲面集成与三维力矢量感知,解决传统传感器抗干扰差的痛点。公司已建成中试线,产品获头部机器人厂商验证,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提供关键触觉感知能力,商业化进程加速,业绩弹性显著。

3. 柯力传感

国内应变式传感器龙头,深耕多维力传感技术,开发的六维力传感器精度达0.01N,可同时测量三维力与力矩,适配机器人手腕、脚踝等关键部位。产品已送样优必选、小鹏等厂商并实现小批量订单,自动化产线提升一致性,在力控传感器国产替代中占据先机,长期受益于机器人精密交互需求。

4. 国恩股份

推进PEEK材料产业化,该材料耐高温(260℃)、耐磨且轻量化,是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与传动部件的理想选择。公司规划1000吨/年产能,覆盖“合成-改性-加工”全链条,成本优势显著。随着机器人对高性能材料需求提升,PEEK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公司有望成为核心材料供应商。

5. 国茂股份

通用减速机龙头,向精密减速机延伸,开发的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精度与寿命接近国际水平,已供货云深处科技等四足机器人厂商。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对减速器需求迫切,公司凭借规模化生产与成本优势,有望在国产替代中抢占份额,成为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

6. 五洲新春

轴承全产业链企业,研发机器人全系列轴承,用于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核心部件,同时布局行星滚柱丝杠,拟募资10亿元扩产98万套/年产能。轴承产品已批量供货绿的谐波等减速器厂商,丝杠获特斯拉供应链验证,“轴承+丝杠”双轮驱动打开成长空间。

7. 震裕科技

精密结构件龙头,切入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线性执行器等核心部件,完成“丝杠-执行器-仿生臂”产品迭代。投资21.1亿元建设产能,年底将扩至300套/天,已获海内外头部厂商订单,有望成为特斯拉、小鹏的主力供应商,业绩弹性突出。

8. 日盈电子

依托汽车传感器技术积累,向机器人领域延伸开发柔性触觉传感器及柔性线束,与他山科技合作整合AI触觉芯片产能。产品适配机器人灵巧手触觉系统,可实现高精度力控与信号传输,目前处于样品验证阶段,有望借助汽车供应链优势快速切入机器人市场,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技术突破、量产落地、政策支持形成共振,产业链相关企业将迎来价值重估。后续我将持续跟踪小鹏、特斯拉量产进度及核心企业订单动态,及时分享最新调研信息与调仓逻辑,点击关注账号,第一时间获取跨年主线的精准布局机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