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中方同意恢复出货,荷兰反提一个要求,还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7日 17:35 3 admin

中方已经同意恢复出货,荷兰反提一个要求。不仅如此,荷方还拒绝恢复中国籍CEO的职务,那么,荷兰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将会对中荷关系造成什么影响?

今年9月底,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总部,取消了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的实际控制权,同时撤换了中国籍首席执行官张学政。荷兰政府的这一行为是典型的政治干预经济。中方随即采取反制措施,暂停安世中国工厂出口特定芯片及部件,引发全球汽车制造商供应链危机。

中方同意恢复出货,荷兰反提一个要求,还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10月底,美方宣布暂停实施“穿透性规则”后,为了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中方已及时批准国内企业的相关出口许可,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豁免,这表明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将恢复出货。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也发表声明称,“未来几天安世的芯片将能送达欧美及全球客户”。

然而,在中方同意恢复出货后,荷兰安世总部却没有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不仅没有顺势与中方协调,反而还要求中方必须先支付此前暂停的晶圆采购费用,同时拒绝恢复张学政的职务。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甚至警告客户称,“无法保证在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这不仅是在污蔑中方的制造体系,也是在破坏刚刚恢复的合作氛围。

实际上,荷兰安世拒绝恢复张学政的职务,是拒绝承认中方的正当权益。张学政被撤职,是荷兰法院在10月上旬依据所谓“企业法庭裁决”做出的决定。不过,该裁决在中国境内并无法律效力。安世中国明确表示,总部对中国区高管的任免不具约束力。更重要的是,安世半导体母公司闻泰科技强调,若要重新启动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前提条件必须是恢复前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这也是目前双方冲突无法调和的核心原因。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荷兰方面在声明中强调公司运作“符合法律”,但又承认控制权已经移交给由荷兰商会指定的独立管理人。换句话说,中国企业出资收购的公司,被荷方强取豪夺,现在还要求中国子公司为其买单,这种行为无论在商业逻辑,还是法律层面,都说不过去。

中方同意恢复出货,荷兰反提一个要求,还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对比之下,中方的处理方式更为稳健,通过程序性豁免、逐案审核等方式控制出口,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给了荷方缓冲空间。可以说,中国的做法兼顾了政治与经济的平衡,也向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展现出了合作姿态,荷兰方面却仍在尝试“切割”。他们不断强调“安世中国不受总部控制”,就是想把中国业务独立出去,形成“新安世”,以便掌控欧洲及美国市场,这种做法短期或许能获得政治上的支持,但从长远看,只会破坏市场信任。

同时,安世中国也对荷兰总部做出了反击,公司声明指出,荷兰总部拖欠东莞工厂货款约10亿元,并恶意中断晶圆供应。即便如此,中国工厂仍保持生产,并建立了充足的库存以保障客户供货。

有分析认为,安世事件的后果已经蔓延,欧洲汽车行业正经历严重的供应危机,而安世在车规级功率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若供应继续中断,大众、宝马等车企可能面临大规模减产。德国分销商代表齐尔纳指出,“中方略微放宽库存出口规定,是为了避免全面停产”,他同时强调,这需要中国商务部特别许可。

中方同意恢复出货,荷兰反提一个要求,还拒绝恢复中国籍CEO职务

总而言之,中方的立场已经非常明确,希望荷方停止干涉企业事务,恢复合作,维护产业链稳定。但如果荷兰继续坚持“先付费、拒复职”的态度,那么安世事件将长期僵持。最终,损失的不仅是企业利益,还有中欧之间的信任,这对于一个高度依赖外部供应的欧洲来说,无疑是最糟糕的结果。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