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封禁对立炒作,守护网络理性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7日 17:54 0 aa

来源:【长沙晚报网】

边润霄(长沙理工大学)

百万粉丝网红户晨风的标签言论是,你是“苹果人”还是“安卓人”,以此恶意制造社会对立,收割流量牟利。近日,其在多个平台的账号被封禁。(11月5日 长沙晚报官方微信)

此事引人深思:一个基于个人偏好的消费选择,为何会演变成充斥戾气的群体对立?

这场闹剧的核心,在于将消费符号与身份标签强行捆绑。 炒作者构建了一套扭曲的话术,将“苹果人”捧为使用iPhone、驾驶特斯拉、在山姆店消费的“精英”,把“安卓人”贬低为使用安卓手机、购买国货、逛菜市场的“底层”。实际上,消费选择本是个人自由——有人追求性价比,有人看重设计感;有人喜欢市井烟火,有人享受精致体验。这些选择本无高下之分,却被刻意扭曲为身份阶层的标尺。

究其本质,这是一场以对立为诱饵的流量生意。在注意力经济驱动下,炮制争议、煽动情绪成为了获取流量的捷径。与此同时,算法在“流量优先”逻辑下的推波助澜,与理性声音相比,极端言论的传播往往更快更广,进一步恶化了网络生态。

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炒作对社会价值观的潜在侵蚀。 当“用什么手机”被简单等同于“是什么人”时,个体的丰富内涵便被窄化为了冰冷的消费符号。一个健康进步的社会,理应包容多元生活方式,让菜市场的烟火气与精品店的品质追求和谐共处,共同构成美好的生活图景。

这次封禁传递了明确的治理信号,但这仅是开始。 要根治乱象,需构建多方协同的治理体系:平台应优化算法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对立内容的推荐权重,并完善审核机制以精准识别煽动性言论;而每一位用户,则应保持独立思考,以审慎目光破除流量陷阱。

归根结底,消费从不能定义人的价值。真正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是其言行举止、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