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在太原举办 看得见 摸得着 听得懂这场新能源科普活动超“对味”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9日 09:37 1 aa

  9月26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作为论坛七大主题活动之一,这场由省科技厅、省科协、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主办,省科普服务中心承办的活动,用三天时间在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打造了一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能源科普盛宴,让绿色低碳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动手又动脑,“玩”转新能源原来这么有趣

  “按下空调开关时,你想过‘一度电’是怎么从大自然跑到家里的吗?”在新能源科普知识展区,太原市杏花岭区第十二中学的学生们围着“一度电的旅程”展板,眼睛里满是好奇。讲解员指尖划过展板,白色的“电流线条”缓缓铺展:从连片的光伏板、高耸的风电机组,到深藏山间的抽水蓄能电站,再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这条“电力高速路”,经过小区配电箱,最终点亮千家万户的灯。“原来一度电要走这么远的路!”学生孙嘉一忍不住小声感叹。

  如果说展板让知识“看得见”,那新能源科技成果展区的互动项目,就让科技“摸得着”。在抽水蓄能站演示装置前,学生们轮流轻轻按下开关,水流瞬间奔涌而出,带动水轮快速旋转,与之相连的发电机随即启动,头顶的灯泡慢慢亮了起来。“原来水电站发电是这样的!以前在课本上觉得抽象,现在一看就懂了。”大家一边盯着转动的水轮,一边兴奋地和同学分享。

  不远处的骑行发电站前更是排起了长队。学生们跃跃欲试,蹬车发力,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运动与电能输出的联动中,直观感受到了能源转换的奇妙。另一边,复刻南极科考站“风-光-氢-储-荷”零碳综合能源供能系统的水滴形风机模型也格外吸睛,看着模型模拟运转,学生们不时发出惊叹:“原来南极科考站的电是这么来的,科技也太厉害了!”

  大咖讲故事,南极科考经历点燃科研梦

  “在南极,极夜来临时,整个基地会陷入两个多月的黑暗,最冷的时候能到零下五六十摄氏度……”当天,一场生动的科普沙龙在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二层活动室举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成员、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极地清洁能源装备与系统研究中心常务负责人郭栋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把学生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了。

  郭栋梁通过PPT,一边展示一边讲述:“我们在南极建设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极寒天气。设备在低温下容易故障,我们要反复测试、调整,有时候在户外待一会儿,睫毛上都会结满冰。”听到这里,台下的学生们纷纷举手提问:“郭老师,在南极能看到极光吗?”“建设清洁能源系统时,最让您难忘的事是什么?”郭栋梁耐心地一一解答,还不忘鼓励大家:“学习就像搞科研,要多听、多看、多实验,遇到困难别放弃。你们现在对新能源感兴趣,将来说不定就能成为研发绿色技术的科学家,为保护地球做贡献!”

  “科学家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有不怕苦的奋斗精神。”学生郭秦涵诺听完沙龙,认真地说,“这场沙龙让我感受到了山西科研力量的强大,激励我们要好好钻研科学知识,多动手做实验、多思考难题,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往直前,说不定将来也能从事科研工作,为绿色发展出一份力。”

  线下+线上,这场科普盛宴“不落幕”

  新能源环保科普活动为期三天,吸引了近300名学生参加,通过“参观展示+知识讲解+互动体验+主题沙龙+科普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我省在新能源领域的丰硕成果、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多元化利用的实践经验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生动反映出山西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显著成效。

  这场科普活动不仅注重“线下体验”,还同步开放了线上展厅,“就算不能到现场,大家也能通过线上平台‘云参观’,了解新能源成果,我们就是想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科普展’。”山西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党政办公室宣传主管潘崇帅说,山西作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一直在探索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路径,“举办这场活动,一方面是想让大家了解山西的新能源成果,另一方面是想通过科普,让节能、降耗、减排的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激发青少年的科研兴趣,为能源革命储备‘未来力量’。”

  “在一场活动里就能‘一站式’接触多种新能源形式,既能看风电、光伏的实物展示,又能玩互动装置,还能和南极科考成员交流感受,这一趟能源低碳之旅真是太值了。”来自杏花岭区第十二中学校13岁的学生艾世康拿着自己获得的小纪念品——第一代Q形垂直抽风机模型,开心地说。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武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