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MIT警告:AI将导致少数极度富裕但绝大多数一无所有的新世界

今日新闻 2025年07月09日 20:11 0 admin
MIT警告:AI将导致少数极度富裕但绝大多数一无所有的新世界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顶尖劳动经济学家大卫·奥特尔(David Autor)近日发出了一个与主流人工智能(AI)论述截然不同的严峻警告:人工智能对社会构成的最大威胁,可能并非大规模失业,而是一种经济结构的彻底重塑,最终导致一个酷似反乌托邦电影《疯狂的麦克斯》(Mad Max)的未来——一个极度富裕但绝大多数人一无所有的世界。

奥特尔在由LinkedIn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主持的播客节目中,描绘了这一令人不安的前景。他认为,AI技术正将我们引向一条危险的道路,其终点不是人们普遍想象的、由机器代劳的休闲未来(如电影《瓦力》中所描绘的),而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社会资源被少数“军阀”式精英掌控的极端竞争环境。

重新定义威胁:技能贬值而非岗位消失

长期以来,关于AI的公众讨论一直被“机器人将取代人类工作”的失业恐慌所主导。然而,作为深入研究自动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数十年的权威学者,奥特尔提出了一个更为微妙且危险的观点。“快速自动化构成的威胁——就其构成的威胁程度而言——不是失业,而是使人们拥有的宝贵技能变得非常丰富,以至于它们不再有价值,”奥特尔解释说。

他认为,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工作岗位的“数量”,而在于工作“质量”和“价值”的急剧下降。AI可以沿着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影响人类工作:

第一条是“增强路径”:AI作为强大工具,接管重复性和辅助性的任务,从而让专业人士(如医生、工程师、程序员)能更专注于他们真正擅长的、需要深度判断和创造力的核心工作。在这种模式下,AI提升了人类的专业知识价值。

第二条,也是奥特尔深感忧虑的“替代与贬值路径”:AI直接自动化专家工作的核心部分,只把最末端的、最难自动化的“最后一英里”任务留给人类。例如,AI可以完成复杂的诊断分析或代码编写,而人类员工则沦为对AI输出结果进行最终检查或处理边缘案例的“收尾”角色。在这种模式下,曾经需要多年训练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被商品化,劳动者议价能力大幅削弱,最终导致整个就业市场“向底竞争”。

“疯狂的麦克斯”经济学:少数人的富足与多数人的争夺

奥特尔的“疯狂的麦克斯”比喻,并非指代文明的彻底崩溃和沙漠中的暴力冲突,而是借用其核心的社会结构:一个极度富有的暴虐统治阶层,控制着水和燃料等稀缺资源,而广大民众则为争夺这些由精英施舍的残羹剩饭而殊死搏斗。

在AI驱动的经济图景中,这种结构体现为:拥有和控制先进AI系统的少数企业或个人,将掌握巨大的生产力和财富,成为新时代的“军阀”。而大多数劳动者,由于其专业技能已被AI贬值和商品化,只能在低薪、不稳定的“零工经济”中相互竞争,争夺那些AI尚不能完全覆盖的、价值极低的剩余任务。

“所以,你可以拥有一个非常富有的世界,但大多数人却一无所有,”奥特尔对此做出了忧郁的总结。这幅图景描绘的不是一个懒散安逸的自动化社会,而是一个社会契约破裂、经济机会极度不平等的严酷世界。

一条通往希望的岔路:将AI打造为专业知识的“赋能工具”

尽管预测严峻,但奥特尔并非技术宿命论者。他强调,AI的最终走向并非预设,而是取决于我们当下的社会选择和政策引导。他主张,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AI技术的发展方向,避免其成为替代人类专家的“机器”,而是将其打造为创造和普及专业知识的“赋能工具”。

“我们应该考虑哪里需要专业知识,哪里会取代专业知识,以及我们如何让人们使用更好的工具进行专家工作?”奥特尔反问道。他认为,政策和技术研发的重点,应该是开发出那些能“使人们能够更快地掌握”复杂技能的新工具。这意味着,AI的应用方向应该是降低成为专家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借助AI完成高价值的工作,而不是仅仅削减专家岗位的数量和价值。

这一愿景的核心,是将AI从一种“替代性”技术,转变为一种“增强性”和“教育性”技术,从而维持一个健康、多元且有向上流动渠道的劳动力市场。

现实的引力:反乌托邦离我们有多远?

奥特尔的警告为当前围绕AI的乐观主义浪潮敲响了警钟。然而,通往他所描绘的反乌托邦之路也并非坦途。正如文章结尾所指出的,许多声称要用AI大规模取代人类岗位的公司,已经开始在现实中碰壁。

从失灵的AI客服聊天机器人,到充满事实错误的AI生成内容,企业正在发现,用当前的AI技术完全取代人类员工,其效果和成本效益远未达到预期。人类的常识、情境判断能力和处理意外情况的灵活性,仍然是AI难以企及的。

因此,奥特尔的“疯狂的麦克斯”情景,更应被视为一个基于经济逻辑的、对不受约束的技术发展方向的理性推演和严重警告,而非一个不可避免的未来。它揭示了如果我们放任市场力量将AI纯粹用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可能会面临的巨大社会风险。最终,我们的未来是由技术本身,还是由我们塑造技术发展的智慧与远见所决定,这个问题的答案,仍在我们自己手中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