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华为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持续以创新技术和服务实践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品牌的实力与温度。美国《时代周刊》在2025...
2025-10-15 0
【TechWeb】2025年10月13日,上海。vivo携“巨出片 出巨片”的X300系列杀入秋季高端旗舰战场。在苹果iPhone 17系列势不可挡、国内“华小v”三足鼎立格局初定的背景下,vivo的每一次出牌都备受瞩目。发布会后,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与X系列产品总经理韩伯啸接受了媒体专访,深入剖析了X300系列的产品逻辑、vivo的竞争哲学,以及其在高端市场持续突破的底气与未来图景。
旗舰新战场:直面苹果与“三足鼎立”的自信与忐忑”
今年的秋季旗舰市场,vivo的节奏比友商稍晚了两周。对此,黄韬坦言,错过十一黄金周的拍摄高峰期“非常可惜”,并明确表示“未来肯定是希望往前提”。这番坦诚背后,是vivo对市场节奏的清醒认知和主动调整的意愿。
更大的压力来自大洋彼岸。iPhone 17系列,尤其是标准版,以强悍的产品力赢得了市场销量的暴增。黄韬并未回避这一现实,他透露数据显示安卓换机流向苹果的比例再次抬头。“苹果17标准版特别好,销量相比上一代有2-3倍的增长。”
面对这样的强势竞品,vivo的应对策略清晰而务实。“我们今天发布的都是Pro产品,”黄韬自信地表示,“X300 Pro Mini对标iPhone 17 Pro,X300 Pro对标iPhone 17 Pro Max,不能说全面领先,但各有优势,很多方面不比他们差,而价格可能只有他的一半。”这种“产品力绝对自信,品牌力慢慢积累”的长期主义心态,构成了vivo迎战高端的核心心态。
当被问及“华小v”这一新格局时,黄韬的回应是“激动,但更多的是忐忑”。他深知,在中国市场,“每往上走一点点都非常艰难,想往下掉是很容易的”。这种“战战兢兢”并非示弱,而是一种对市场竞争复杂性的敬畏。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vivo,正将这种敬畏转化为聚焦产品价值的动力。“为什么高端市场需要vivo?肯定是我们能提供别人提供不了的价值,而这个最突出的价值就是影像。”
影像执念:从“踩爆牙膏”到“能打电话的相机”
影像,是贯穿本次专访和X300系列发布会的绝对主线。vivo对影像的投入,已经从单纯的参数竞赛,进化到对场景和体验的深度重构。
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为何X300 Pro主摄没有沿用X200 Ultra备受好评的35mm焦段?韩伯啸解释,这源于产品定位的根本差异。“Ultra叫‘能打电话的相机’,所以我们非常大胆。而Pro要做‘影像最好的手机’,必须平衡效果与日常便携的手感和重量。”这一定位差异,决定了Ultra可以不惜空间和成本去追求极致影像,而Pro则需要在全能与便携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更激进的产品定义出现在标准版上。vivo为X300标准版配备了专业的增距镜,这似乎与其“入门”定位不符。韩伯啸的答案直指用户洞察:“我们有很多用户想要小尺寸,也在乎特别好的影像,还有看演唱会的需求。”这一定义将X300标准版与Pro版并称为“蔡司2亿影像大小王”,二者核心差异仅在于尺寸,而非影像能力。
这种“不保留”的产品策略,也带来了“背刺”老用户的争议。黄韬对此有着深刻的思考:“这是我们内部讨论很多次很纠结的选择。”他给出了vivo的答案:“我们目前的做法是没有任何的保留,每一代新品都全力以赴。因为在高端市场我们还是追赶者,和领导品牌有很大的差距。”但同时,他也强调了对老用户的重视,承诺会投入更多资源,将新功能逐步下放到前两代产品上。
这种全力以赴的背后,是vivo在影像技术上的深厚“护城河”。当被问及2亿像素的领先性时,黄韬详细阐述了vivo在算法、防抖、色彩等方面的长期积累。“高像素的核心算法,我们基本不用通用算法,”他强调,“这是我们比较早有这些看法经验保证的东西。”这种从底层算法到硬件共研(如与三星联合研发HPBlue传感器)的全方位投入,构成了vivo影像难以被轻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双翼:自研与共研的“蓝科技”进化论
强大的影像力,离不开技术底座的支撑。vivo走出了一条“自研是根,共研是叶”的独特道路。
在与联发科的合作上,vivo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采购关系。此次X300系列在天玑平台独家实现LHDC无损音频,便是双方深度共研的成果。黄韬形容vivo是“全球天玑阵营的带头者”,主动回应并推动平台能力的落地。这种深入到芯片定义层面的合作,让vivo能更好地将自身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注入到底层硬件中。
而自研芯片V系列,则是vivo为满足差异化需求、实现平台无法企及的功能而布下的关键棋子。黄韬透露,未来的自研芯片方案已筹备两年,“干掉了两版”,即将落地。他明确了vivo的自研逻辑:“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用户各种场景的需求,而不是做一个科技上的宣传噱头。”这种以用户满意度为最终导向,而非单纯追求技术参数领先的理念,让vivo的自研之路走得异常扎实。
从与arm的底层合作,到与蔡司、索尼、三星的行业龙头共研,再到蓝图芯片的自研,vivo的“蓝科技”体系,正是一个开放、融合、以用户为原点的技术生态。
未来图景:不止于手机的移动影像生态
专访的后半程,话题转向了更广阔的未来。vivo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手机。
当被问及是否会推出类似iPhone Air的超薄产品时,黄韬透露vivo曾深度探索过该形态,但最终因“很难让用户有一个非常好的完整体验,特别是影像”而舍弃。这个决定再次印证了vivo“体验优先”的产品哲学。
对于饱受用户关注的配件生态,黄韬也给出了积极回应:“公司成立了独立的事业部,专门负责周边的产品,做了比较长期比较大幅的提升规划。”而在折叠屏领域,vivo依然选择稳健,优先解决基础体验和可靠性问题,韩伯啸暗示“下一代的Fold 6我们可能会在影像上、在一些性能上做比较大的提升。”
结语
长达一小时的专访,勾勒出一个清晰、坚定且充满敬畏的vivo形象。在竞争的“深水区”,它没有选择跟随苹果的ID或激进的参数军备竞赛,而是坚守“影像”这一长板,以“自研+共研”的双轮驱动,为用户创造真实、可感的价值。
正如黄韬在发布会最后所言:“科技的发展永不止步,但vivo的坚持不会改变,那就是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用值得购买的好产品,做用户最长久的朋友!”在高端市场的漫漫长路上,这或许是最朴素,也最强大的护城河。(Suky)
相关文章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华为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代表,持续以创新技术和服务实践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品牌的实力与温度。美国《时代周刊》在2025...
2025-10-15 0
DoNews10月15日消息,OpenAI CEO 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宣布,按照“把成年人当成年人对待”的原则,公司计划在 12...
2025-10-15 0
【TechWeb】2025年10月13日,上海。vivo携“巨出片 出巨片”的X300系列杀入秋季高端旗舰战场。在苹果iPhone 17系列势不可挡、...
2025-10-15 0
近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研究人员突破性开发出在水基凝胶内部“生长”出金属与陶瓷的3D打印技术。该技术通过独特的“灌注-沉淀”循环,在预先...
2025-10-15 0
当下中国经济的叙事呈现出明显的双主线特征——一手托举“强国型产业”,以战略耐心攻坚芯片等“卡脖子”领域;另一手夯实“民生型产业”,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寻...
2025-10-15 0
俄罗斯一边准备向中国提供最新的PD-26重型发动机,一边却对另一款压箱底的宝贝NK-32严防死守,连颗螺丝钉都不卖。这款让普京如此宝贝的发动机,到底藏...
2025-10-15 0
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控股公司首席财务官Roger Dassen周三表示,尽管难以评估对更广泛芯片生态系统的影响,但该公司对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已...
2025-10-15 0
近日,稻丰智谷(固安)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对生产的模切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吴迪摄阅读提示一块显示屏,蕴藏多大市场潜力?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
2025-10-15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