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软件全能王”的东华软件,又出新招了。10月4日,东华软件连续发布两则公告,拟与全资子公司合创科技共同成立“桂东南人工智能研究院”“东华闽都”两家...
2025-11-09 0
号称“软件全能王”的东华软件,又出新招了。
10月4日,东华软件连续发布两则公告,拟与全资子公司合创科技共同成立“桂东南人工智能研究院”“东华闽都”两家新企业,总出资规模为3.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新设子公司的业务主线全部都是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转化。
近年来,东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或许正因如此,被称为“宇宙厂”的腾讯才能竞争激烈的软件服务市场中挑中东华软件,完成对东华的持股。
事实上,东华软件“All in AI”的战略,除去向上进行技术迭代、押注前沿科技市场的主动战略以外,还有迫于传统业务压力的被动选择。
也就是说,东华软件最真实的生存图景,其实是“冰火两重天”。
“火”的一面,是东华软件通过生态合作筑起的行业壁垒,以及AI医疗与超算订单的爆发;
而“冰”的一面,则是公司净利润“过山车式”的波动,以及落后于同行的研发投入。
“火”
先来看东华软件“火”的一面。
近五年来,公司的营业收入除2023年略微下滑2.62%以外,其余几年都始终保持着稳健增长的趋势;2025年三季度东华软件营收增长16.35%,创出公司历史三季度的营收最高点。
要知道,东华所处的软件系统集成行业这几年并不太平。
在2015年以后,企业软件系统采购大多为内部管理系统及仓管、货运、物流等系统的搭建,行业技术壁垒并不高。
这就导致我国软件行业从业者数量陡增,行业逐渐进入降价内卷的趋势。
而东华软件在其中受到的影响却并不大,这主要还是因为公司通过“生态绑定+行业深耕”这两步棋,建立起足够广泛的业务范围,通过规模效应抢占了市场。
从营收构成看,东华的业务集中度极高,金融健康行业(含AI医疗、AI金融)连续三年营收占比超60%,是绝对的核心收入来源。
政府及公共事业、通信行业为次要板块,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占比最低。
而在2025年AI大模型集中爆发后,东华的核心业务迎来订单高峰,尤其是AI医疗与超算中心两大板块,直接预定了2025年度的订单。
东华通过与华为、腾讯、摩尔线程的业务合作,形成了技术、市场、资源的互补协同,这也是其区别于普通的软件系统集成企业的核心壁垒:
·与华为:信创生态共建。
合作始于2002年,2024年升级为鲲鹏战略级ISV伙伴,联合开发“鹏霄”服务器;落地端聚焦智慧水利、医疗,已完成20余个国产化替代项目,占华为智算中心建设份额约33%,成为华为信创生态的重要参与者。
·与腾讯:AI+场景融合。
适配腾讯混元大模型开发政务AI解决方案,联合推出“医院处方外流信息共享平台”覆盖主流医疗情景,借助腾讯的AI技术与流量优势,打通“技术-场景”落地链路。
·与摩尔线程:国产算力突围。
2024年共建盐城GPU服务器产线,研发的国产GPU服务器兼容性超英伟达A100;
2025年计划在宁波打造“甬”字号智算品牌,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且摩尔线程2024年11月提交上市辅导,东华作为关联方有望借势扩大业务潜力。
2025年AI大模型集中爆发后,东华的核心业务迎来订单高峰,尤其是AI医疗与超算中心两大板块,直接预定了年度营收增长预期。
“冰”
与业务“火热”形成反差的是,东华软件长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潭。
净利润波动剧烈、净利率承压、研发投入不足,这些“冰面下的问题”正削弱其长期竞争力。
东华的营收自2010年(18.7亿元)至2022年(118.3亿元)稳步攀升,2023年微降3亿元后,2024年前三季度又同比增长10.13%,但净利润却呈现大幅波动。
2025年三季度,计算机行业整体净利率仍处于负值区间,东华软件净利率虽保持正值,但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且盈利改善主要依赖费用管控,而非核心业务毛利率提升。
软件行业技术迭代加速背景下,东华软件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6.84%,虽然略有提升,但与硬科技同行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核心技术壁垒构建滞后。
东华软件的“火”与“冰”并非对立,而是行业转型期的典型矛盾——既受益于巨头生态的流量与技术红利,又受困于传统集成模式的盈利短板。
未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绑定巨头”与“自主突破”间找到平衡。
1、机遇:生态红利与新兴业务共振
首先是与巨头的联动,腾讯、华为等大厂正加速建设生态链,东华若深化绑定,可进一步巩固营收基本盘,借大厂AI技术与场景资源拓展市场。
其次是国产算力的风口,与摩尔线程、燧原科技的合作切入国产GPU赛道,且摩尔线程上市预期强烈,东华有望借势扩大算力业务规模,形成新增长极。
当然还有技术场景的落地,AI医疗、超算中心等业务已验证订单能力,随着2025年AI大模型落地加速,相关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
2、挑战:自主竞争力与品牌效应弱化
“依附性”风险:过度依赖华为、腾讯等生态伙伴,导致品牌认知度弱化——提及东华,市场更易联想到合作方,而非其自身核心技术。
转型滞后:传统集成业务模式仍占主导,AI技术布局虽早,但未形成“响当当”的核心产品,在行业向“技术驱动”转型中,可能被更具创新力的企业替代。
盈利改善难:“增收不增利”的根源是低毛利的集成业务占比高,若研发投入无法转化为高毛利产品,长期盈利压力仍难缓解。
结语
总的来看,东华软件的“冰火两重天”,其实是传统软件企业在AI时代的缩影。
一方面,公司借生态合作踩准风口;另一方面又受限于模式短板与研发不足。
因此从短期看,2025年上半年的AI订单爆发可以看出东华AI布局的前瞻性;而长期来看,唯有突破“集成商”定位,通过加大研发形成核心技术壁垒,才能从“巨头生态的参与者”升级为“不可替代的合作者”。
而东华软件与合创科技新成立的这两家子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是东华软件真正摆脱“集成商”定位的第一步。
正如市场所盼,当东华软件能以“自主技术”而非“合作绑定”被记住时,才真正跨越了“冰火”的鸿沟。
相关文章
号称“软件全能王”的东华软件,又出新招了。10月4日,东华软件连续发布两则公告,拟与全资子公司合创科技共同成立“桂东南人工智能研究院”“东华闽都”两家...
2025-11-09 0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高瑞瑞)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高质量创新发展论坛暨新微创SMILE pro手术中国快速突...
2025-11-09 0
“大陆缺什么,我就去做什么!”这是77岁还在一线奋斗的中国芯片教父张汝京曾经在事业低谷期的一句豪言。而这个2025年,张汝京也是异常忙碌,9月份被上海...
2025-11-09 0
证券日报网讯 宇瞳光学8月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生产激光雷达光学件,激光雷达光学件主要有转镜、振镜、发射镜、接收镜、窗口镜等产品。公...
2025-11-09 4
新疆网讯(记者郭玲 王磊 贾梦妍 唐红梅 牟敏)今年的“双11”购物节来得更早,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提前开启促销活动。乌鲁木齐本地的企业与电商从业者也已开...
2025-11-09 0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通讯员 钱学峰11月7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科技成果展示会在武汉体育学院隆重开幕。本次展示会汇聚了国内多家知名企业,集...
2025-11-09 0
11月8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论坛”上,快手科技高级副总裁马宏彬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快手在AI时代的创新实践与底层...
2025-11-09 0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文漪)11月7日,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双年展以“创意无界·融合共享”为主题,聚焦城市设计、工程设计、...
2025-11-0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