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荷兰捅篓子,德国买单!因为买不到中国芯片,德国车企面临停产?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4日 02:03 0 aa

王爷说财经讯:荷兰捅篓子,德国买单!中国芯片反杀!

10月23日最新炸锅消息:德国车企要扛不住了!大众刚发预警,沃尔夫斯堡主工厂下周就可能停了高尔夫、途观的生产,奔驰、宝马的新能源生产线已经半停摆,整个德国汽车业的芯片库存,最多撑20天就得见底!

你没听错,不是缺高端芯片,是缺咱们中国造的基础芯片。

这事根子不在中国,反倒在荷兰?

今天咱把来龙去脉扒明白,看完你就知道全球供应链有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荷兰捅篓子,德国买单!因为买不到中国芯片,德国车企面临停产?

01、荷兰先动手,供应链炸了锅!

咱先理理时间线。

9月底,荷兰突然搬出70年前的老法律,把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抢”了——冻结资产、撤换中国CEO,说是“防止技术外流”。

可荷兰忘了,安世这公司看着总部在荷兰,身子骨早扎在中国了:70%的产能在广东东莞,全球一半的封装测试都在这儿做,每天2.5亿颗芯片从东莞发往全世界。

你抢了个招牌,却没拿到底下的工厂,这不等于抢了餐厅却赶走了厨师吗?

所以10月初中国直接出台出口管制,安世在华产能的海外供应一下就断了。

这一断,欧洲汽车业直接慌了——安世手里攥着全球15%以上的车规级芯片份额,逆变器芯片更是占了40%,相当于卡住了汽车的“神经末梢”。

荷兰捅篓子,德国买单!因为买不到中国芯片,德国车企面临停产?


02、不是卡脖子,德国是“命脉被攥住了” !

有人说这是“技术卡脖子”?错了,这是“产能卡命脉”。

安世的芯片不是啥高精尖,就是汽车车窗、电池管理用的“螺丝钉芯片”,但一辆现代汽车里,六成以上都是这类芯片。

就像你盖房子,缺了钢筋水泥不行,缺了螺丝钉照样盖不起来。

大众采购总监都急了:“找替代供应商?车规级芯片认证至少要半年,根本来不及!”

更妙的是中国的反制组合拳:不光卡芯片,还掐了稀土——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核心部件,必须用中国的重稀土,全球90%的重稀土精炼都在咱这儿。

这一下,荷兰彻底懵了!

10月19号急着喊话要和中国谈判,还说“没跟美国联手”,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荷兰捅篓子,德国买单!因为买不到中国芯片,德国车企面临停产?

03、连环影响:德国车企遭“双重暴击”!

荷兰捅娄子,最惨的当属德国车企,本来日子就不好过。

2025年,德国经济增速预测才0.4%,在G20垫底,汽车业产能利用率从85%跌到75.5%,现在又被芯片戳了心窝子。

首先,大众现金告急遇停产:保时捷战略调整已经让它少赚51亿欧元,现金流快归零了。现在每停工一天就亏好几亿欧元,停产一个月可能要变卖资产度日;

其次,宝马奔驰也开始拆东墙补西墙:新能源车型30%的主驱芯片来自安世,只能调中国市场的库存救急,最多撑到11月初;

最后,对德国汽车全行业来说,10万人或要失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预警,月底前解决不了,200亿欧元损失没了,10万个岗位要没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风波还飘到了家电业:安世芯片还做咖啡机、洗衣机的控制模块,断供一个月,欧洲家电产能得降40%,年底可能买不到家电了。

荷兰捅篓子,德国买单!因为买不到中国芯片,德国车企面临停产?


04、未来趋势:中国芯片接棒,欧洲难破局!

那这局咋解?

短期看,荷兰和中国的谈判是关键,但双方立场差得远:中国要它撤销非法冻结,荷兰却想先解稀土限制,这如意算盘打不响。

长期看,全球供应链要变天了:

一方面,中国芯片迎来机会:士兰微、华润微已经接到大量订单,车规级IGBT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12%涨到28%,安世退出后有望突破50%;

另一方面,欧洲难自救:大众、宝马说要在德国建测试中心,可至少要两年、几十亿欧元,远水救不了近火。

荷兰捅篓子,德国买单!因为买不到中国芯片,德国车企面临停产?


说白了,这场风波就是给全球上了一课:荷兰以为靠政治手段能抢产业链,结果砸了自己的脚;德国车企迷信“西方供应链安全”,最后发现命脉攥在别人手里。

最后问大家:你觉得荷兰会彻底低头吗?德国车企会不会转头抱紧中国芯片的大腿?评论区聊聊!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