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有一个职业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不惧严寒,不惧风雨,仅靠一辆电动车,就将我们需要的东西送到身边,这个职业就是外卖员!关...
2025-09-29 0
刚过去的9月,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发了2025年上半年和二季度的财报。
老实讲,单看数据好像还挺亮眼,上半年营收差不多19亿,比去年多了不少;净亏只剩2500多万,去年同期可是亏了2个多亿。
二季度更夸张,营收近11亿,亏额还不到2000万,对比去年同期的亏损,收窄得很明显。
财报里CFO杨东皓还说,靠经营杠杆和优化效率,以后有望实现盈利性增长。
本来想夸它总算有好转了,但后来发现这好转的路子有点偏。
你想啊,亏损变少不是因为赚钱能力真的变强了,更多是靠控制成本、砍支出得来的。
这就跟咱们普通人过日子似的,靠少吃几顿大餐、少买几件衣服攒钱,短期是能看到余额涨,但总不能一直这么省,等省到没法再省的时候,要是赚不来更多钱,问题还是得暴露。
而且跟同行比,逸仙电商的营销花钱还是太狠。
今年上半年珀莱雅的营销费用率才50%左右,逸仙电商二季度直接干到66.5%,比行业平均的45%-55%高出一大截。
说实话,这么高的营销投入,要是能换来回本也就罢了,可现在明显不是这么回事。
逸仙电商走到今天这步,说起来也挺让人唏嘘的。
完美日记2017年刚成立的时候,那可是靠着小红书、抖音上的KOL疯狂种草火起来的,当时大家都喊它“国货之光”。
2019年更是巅峰,营收30多亿,还赚了7500万,增速快得吓人。
2020年趁热在美股上市,成了“国货美妆第一股”,当时谁能想到后来会连续亏损呢?
上市之后的变化肉眼可见,2020年、2021年营收还在涨,但涨得越来越慢,从70%多的增速掉到10%出头。
更要命的是,这两年开始亏大钱,2020年亏了26亿多,2021年也亏了15亿。
到了2022年之后,营收直接开始往下走,2022年37亿,2023年34亿,2024年差不多34亿,基本没怎么涨,亏损倒是每年都有好几亿,算下来到2024年已经连续亏了5年。
这一切的根源,跟完美日记的彩妆业务拉胯脱不了关系。
2019年的时候,彩妆业务还能撑起整个公司的营收,占比100%。
可到了2022年,彩妆收入直接跌了57%多,只剩24亿,之后一路降到2024年的20亿,占比也掉到58%。
本来靠彩妆起家,现在彩妆却成了拖后腿的,逸仙电商肯定不能坐以待毙。
2022年的时候,创始人黄锦峰说要“二次创业”,把重心放到护肤业务上,想靠这个当“第二增长曲线”。
自己孵了个“完子心选”,还买了科兰黎、EVELOM、DR.WU三个护肤品牌,看起来布局挺广的。
今年二季度,护肤业务确实给了点惊喜,营收5.8亿,比去年同期涨了78%,占总营收的比例第一次超过彩妆,到了53.5%。
但你要是细想,这点增长根本填不上彩妆业务掉下来的缺口。
2024年科兰黎一个品牌贡献了8亿营收,占了护肤业务的40%,可整个护肤业务加起来,也没能让公司整体营收有大的起色。
更难的是,护肤赛道的对手太多太强了,国际品牌里雅诗兰黛、欧莱雅早就站稳了脚跟,国货里珀莱雅、华熙生物、百雀羚也不是好惹的。
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雅诗兰黛在中国护肤市场占了18%,珀莱雅12%,逸仙电商加起来才5%。
想从这些老大哥手里抢市场,难度可不是一般大。逸仙电商还有个大问题,就是太依赖营销了,早年靠营销发家,现在却被营销拖了后腿。
2018年到2020年,为了推完美日记,签了18个明星,合作的KOL超过1.5万个,营销费用从3亿多涨到34亿,翻了10倍还多。
那时候营销确实管用,能拉来销量,可后来大家都学这招,消费者也看腻了广告,再砸钱效果就差远了。
2021年最明显,营销费用花了40亿,比去年多了17%,可营收只涨了11%,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
之后几年营销费用降了点,但占营收的比例还是超过60%,今年二季度7.2亿的营销费用,比去年还多了32%。
钱花出去了,利润空间被挤得越来越小,亏损自然停不下来。
市场也用脚投票,2021年2月股价最高的时候25.47美元,市值163亿美元,现在跌到9.24美元,比发行价还低,市值蒸发了150多亿美元,中间还两次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示函。
除了不赚钱,完美日记的口碑也越来越差。在黑猫投诉上搜“完美日记”,能看到785条投诉,有说用了面膜过敏,找客服却被以“个体差异”拒绝赔偿的;有说看博主推荐买了唇釉,结果用了几次就得了唇炎的。
小红书、微博上吐槽的也不少,说粉质粗糙、持久度差、颜色跟宣传图不一样,口红拔干、粉底液氧化快。
B站还有UP主直接说它是“国货之诓”,说它“用心做营销,用脚做产品”,下面一堆人认同。
说实话,美妆行业拼到最后,还是得靠产品和口碑。
消费者买一次上当,下次就不会再买了。完美日记现在复购率才25%左右,而珀莱雅能到40%,这差距一看就知道问题在哪。
逸仙电商现在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要是还抱着“靠营销换增长”的老路子不放,亏损的噩梦怕是还得继续,搞不好用户会越来越少,最后被市场边缘化。
想讲好新故事,得先把产品做好,把口碑拉回来,别再让营销费用拖垮利润。
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再好看的广告,也不如好用的产品实在。
以后能不能翻身,就看它能不能真的从“流量驱动”改成“产品驱动”了。
相关文章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有一个职业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不惧严寒,不惧风雨,仅靠一辆电动车,就将我们需要的东西送到身边,这个职业就是外卖员!关...
2025-09-29 0
在又长又宽的隧道(长大隧道)中,万一突发大火,车辆拥堵,消防车消防员无法及时赶到——这样的惊险场景不仅在灾难片中出现,更是现实世界中长大隧道安全运行的...
2025-09-29 0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演进,多模态融合、本地化推理等关键能力不断突破,AI技术在家庭场景的应用不断深化,形成了以AI智能家庭为代表的新模式,成为数字经...
2025-09-29 1
“AI来信”火遍社交平台时,粉丝阿月彻底绷不住了。她的偶像蒲耀星,是活跃在综艺、小说、音乐三栖的90后男主播,也是她心头的“我担”。可AI模仿偶像写信...
2025-09-29 1
刚过去的9月,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发了2025年上半年和二季度的财报。老实讲,单看数据好像还挺亮眼,上半年营收差不多19亿,比去年多了不少;净亏只...
2025-09-29 1
“汉堡大学2010年成立的时候,我们在全国有1000多家餐厅,而如今已有超过7400家,每年服务顾客超过13亿人次。”近日,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
2025-09-29 1
"改变"这两个字最近在网上传疯了。有人看完雷军的演讲后立马辞职创业,有人连夜报班学编程,还有正在创业的朋友直接转了赛道。不用猜都知道,这些都是被雷军9...
2025-09-29 1
9月28日连接辽宁省省会沈阳与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重要高速铁路通道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沈阳北站到长白山站最短旅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53分从北京朝阳到长白...
2025-09-2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