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港大精英沦为AI色情罪犯:那封轻飘飘的警告信,刺痛了谁的心脏?

今日快讯 2025年07月14日 07:34 2 aa
港大精英沦为AI色情罪犯:那封轻飘飘的警告信,刺痛了谁的心脏?

在象牙塔的光环下,一桩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撕裂了校园的宁静。香港大学法律系学生陈某,被曝光利用AI技术伪造了超过700张色情图片,受害的20多位女性甚至包括他的老师与同学!当科技利剑被用于性暴力,当高等学府成为犯罪土壤,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令人窒息的现实?

想象一下,曾经满怀憧憬的课堂同窗或敬重的师长,他们的面容一夜之间出现在淫秽照片中在暗中流传。三位受害女生的控诉字字泣血:她们社交媒体的正常照片被陈某窃取,再经由AI工具批量“脱衣”,一张张不堪入目的合成裸照,就这样在黑暗中无声蔓延。可怕的是,深伪技术如今如此“亲民”——普通的Discord工具就能完成批量操作,甚至费用远比一次聚餐低廉。只要照片与个人信息暴露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沦为AI性暴力的牺牲品

“校方已向该学生发出警告信,并要求其向受影响同学正式道歉。”香港大学的声明如同一记软绵绵的耳光打在了公众脸上——这不是单纯“冒犯”,这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根据香港《刑事罪行条例》第200章,制作及发布虚假色情图片已构成犯罪,可处监禁及罚款。当法律系的学生涉嫌严重刑事犯罪时,校方竟选择了“警告信”与“道歉”来处理?这样草率的“原谅卷”发出的危险信号令人心悸:若法律精英践踏法律后只需一句道歉,究竟纵容的是个体恶行,还是高校中对性别暴力的系统性包庇?

这个案件远比个体作恶更可怕。它暴露的是一个巨大黑箱:陈同学的行为究竟是偶然兴起,还是深藏于隐秘群组、被暗中纵容的群体行为?一个法律系学生的犯罪是否只是冰山一角?更讽刺的是,受害者身份令人惊愕——师生关系的天然信任被利用与反噬,当课堂上下位置瞬间颠倒,当施虐者与受教者身份错置,校园作为最后的安全堡垒已彻底崩塌。

当那些本该最明白法律红线的精英预备役开始肆意践踏底线,当学校选择用“警告信”息事宁人,一种刺骨的寒意传遍全身:今天能零成本合成同学的裸照,下一个会轮到谁?明天当技术更精进,暴力更隐蔽时,谁来保护普通人在数字世界的最后尊严?

法律利剑必须出鞘!香港警方介入调查已是当务之急——制作虚假色情图片触犯刑法,必须彻查追责,终止以高校内部轻罚化解刑事犯罪的危险处理模式!同时技术平台必须负起责任:上传合成图片内容需要人工审核过滤,而平台内容监管体系为何始终在重大犯罪前缺席?受害者则需要更完善的法律保护与紧急心理援助,她们被摧毁的安全感需要制度性的支撑来重建。

此案是数字时代最冷酷的警钟。当伪色情制造术日渐普及,当27个月刑期都无法威慑法律系学生时,谁还敢相信自己照片不会被罪恶之手拖入AI深渊?沉默即是帮凶,轻纵即是作恶。700张伪色情照片背后,是700次对受害者的公开凌辱。而真正刺痛人心的,是那张看似规范却冰冷刺骨的“警告信”——它发出的不是惩戒,而是对所有女性生存空间的无声恐吓:数字时代的隐私与安全,只是一触即碎的幻象。


各位读者,当伤害被如此轻易消解,下一次又会轮到谁?若沉默成为帮凶,谁能保证下一个受害者不会是你手机相册中的那个人?是时候让法律亮出它的獠牙了——用最严厉的追责告诉每一个潜在的施暴者:数字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当校方选择用“警告信”掩盖罪行,当技术成为犯罪的助力,谁能保证下一次,当你的同学或是你的女儿成为AI暴力的目标,他们同样不会收到这样一封冰冷的“原谅卷”?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