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协议细节曝光!特朗普惨败不是偶然,中国芯片造船双杀,美国剩啥

今日新闻 2025年11月06日 16:02 3 admin

谁能想到,特朗普高调宣称的 “贸易大胜”,转头就被现实戳穿了真面目,

2025 年 10 月底的吉隆坡磋商到釜山 APEC 峰会,两场关键会面敲定的协议,

看似美方拿到了 “大豆采购”“稀土放宽” 的承诺,实则每一项都握在中方手里的主动权,

这一切的背后,正是中国芯片与造船业的硬实力托底,美国早已没了叫板的真正筹码。

谈判桌上的 “纸面胜利”

10 月 24 日至 27 日,中美第五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在吉隆坡举行,美方财长斯科特・贝森特一散会就忙着上美国各大电视台,眉飞色舞地宣称中方 “让步”,同意推迟稀土出口管制一年,还会扩大美国大豆进口。

可等协议细节在釜山 APEC 峰会落地,大家才看清真相。大豆采购方面,中方承诺今年底前采购 1200 万吨,未来三年每年最低 2500 万吨,

这个数字不仅远低于贸易战前每年 2900 万至 3200 万吨的水平,连美方原本期待的目标都没达到。

协议细节曝光!特朗普惨败不是偶然,中国芯片造船双杀,美国剩啥

美国中西部农场的大豆早已堆成山,库存超过 500 万吨,价格跌到了每蒲式耳 9 美元,急着出货的其实是美方。

稀土问题上,中方只是将出口许可延后 12 个月执行,并非永久取消管制。美国在稀土精炼领域全球占比不足 10%,磁体生产更是不到 2%,完全依赖中国加工后的产品,本土重建生产线至少需要 5 年,成本还比中国高不少。

美方所谓的 “成果”,不过是争取到了一年的观察期,期间还得随时与中方沟通,确保不违反相关条款。

除此之外,美方还主动取消了芬太尼 10% 的关税,暂停了 24% 的对等关税一年,暂缓了海事物流调查,这些实实在在的让步,贝森特在宣传时却只字未提。

国际媒体也没买账,《华尔街日报》直接指出这份 “框架协议” 离真正落地还差得远,路透社更是列出了协议中的多个漏洞。

芯片管制显威力

协议细节曝光!特朗普惨败不是偶然,中国芯片造船双杀,美国剩啥

今年 10 月初,中方商务部宣布加强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许可,稀土是半导体、电动车和军工产业的关键原材料,这一举措直接卡住了全球相关产业链的脖子。

欧洲多家汽车制造商已经感受到了压力,由于缺乏中国生产的稀土磁体,部分高端电动车生产线被迫减产。德国一家知名车企透露,其搭载先进驱动系统的车型,因核心部件供应不足,10 月份的产量较上月下降了 30%,不少订单只能延迟交付。

美国汽车产业同样面临风险。美国本土的电动车企业,大部分稀土磁体依赖从中国进口,虽然目前还没出现大规模停产,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已经让企业不敢扩大产能。

有美国车企高管私下表示,若中方持续加强相关管控,美国市场的电动车价格可能会上涨,消费者选择也会减少。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芯片设计、制造等领域的自主研发一直在推进,核心技术的突破让美方的科技封锁越来越难奏效。

美方原本想通过限制芯片技术出口压制中国,结果反而让中国加快了自主替代的步伐,现在轮到美方企业担心失去中国市场。

造船业领跑全球

协议细节曝光!特朗普惨败不是偶然,中国芯片造船双杀,美国剩啥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让美方在海事相关议题上也没了底气。目前中国造船业的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位居全球前列,不仅能建造大型集装箱船、LNG 船等民用船舶,还能制造与美国海军水平相当的军用舰艇。

今年 10 月,中国某造船企业为希腊船东建造的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正式交付,这艘船载重超过 24 万吨,采用了多项自主研发的节能技术,航行效率比同类型船舶提升了 15%。

美国本土的造船企业,近年来不仅订单量不足,还频繁出现质量问题,有多艘新建船舶在试航时就出现故障,远海部署时的可靠性也备受质疑。

中国蓝水海军的实力也在稳步提升,舰艇的远航能力和维护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对全球海洋通道的认知和掌控力越来越强。

这让美方在涉及海事物流、海洋权益等议题的谈判中,不得不正视中方的立场,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谈判姿态早已行不通。

总结

特朗普所谓的 “贸易胜利”,不过是自导自演的政治秀。中国之所以能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核心是芯片、造船、稀土加工等关键领域的硬实力。

美国的产业短板和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早已注定了其被动处境。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国际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强,平等互利才是国际贸易的唯一正道。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