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今日快讯 2025年08月10日 22:34 0 aa

当年,印度给自己画了个饼,说要做“世界第五个有独立导航系统的国家”,要吊打北斗、超越GPS。结果刚过几年,系统瘫了,卫星丢了,原子钟全坏了。

火箭升空三次,两次直接送卫星去报废,连剩下那几颗还能喘气的导航星,都靠超期服役硬撑着转

说到底,技术不硬、系统不稳、核心元件还得靠进口,这套被吹爆的NavIC,连自己国家都导航不了。吹得越响,摔得越狠。这场“导航奇迹”,现在连导航都指不明白了。

说好吊打北斗,结果自个断了电

2006年,印度政府批准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建设自己的区域导航系统

这套系统起名IRNSS(即NavIC),目标定得不低,要打造“比肩GPS、超越北斗”的印度自主系统,首期预算高达160亿卢比

2013年到2018年印度共发射9颗第一代卫星,后来又追加了两颗补充星,总数达到11颗。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但今天,这个被视为“印度空间强国象征”的系统,却离“全球导航”越来越远——只剩下4颗卫星还能勉强运作

问题关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至少5颗卫星上的原子钟全部失效。这不是小毛病,导航系统的核心就靠原子钟“掐点儿”定位,失灵就等于飞机没雷达、车子没方向。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原子钟来自瑞士SpaceTime公司,型号是铷原子钟。印度大规模采购后,连续发生批量性故障。其中一颗星——IRNSS-1F只剩下1个原子钟还在运行,其余两个完全失灵。

IRNSS-1B早在2016年 就该退役,但至今还在强撑。

更尴尬的是,印度国内制造能力跟不上卫星维护需求。每颗卫星使用寿命为10年,目前多数已接近极限,却没有新的替代星接力。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按计划,他们要建一套覆盖印度及周边1500公里范围的导航系统,但现实是,连自家边境线都导航不清楚

数据已脱轨,精度失控,服务不稳,信号常常“跳点”。

这种“漂移式”导航,很难拿来指导军事、精准农业或智慧交通。2019年后,印度数次尝试对NavIC进行软件修复,甚至提出用AI纠错,但硬件失灵靠代码补丁,就像漏水屋顶上铺报纸,撑不过雨季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当下的NavIC系统,技术骨架未稳,运转逻辑不清,支撑点全靠拼凑。系统级崩溃,早在钟坏那一刻就埋下伏笔。

真正的反转,还在后面天上——

火箭刚升空,卫星就跑路

2023年1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迎来一次“重大自信展示”:准备将新一代导航卫星NVS-02送入太空,用以替代那几颗“带病服役”的旧星。

发射时间定在1月17日清晨。火箭型号为GSLV-F12,携带卫星升空后按计划进入“转移轨道”,再由自身推进系统变轨进入定位轨道。所有环节都对外宣布“正常”

可实际情况是,NVS-02的变轨推进器在太空中阀门未能打开,氧化剂喷射失败,卫星被困于转移轨道。卫星最终失控,逐步下降,等待再入大气层烧毁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印度媒体在报道中引用ISRO内部评估报告,称“推进系统设计存在结构疲劳隐患”。这是一次卫星级“报废式发射”,一颗十几亿卢比的星,被直接送去烧成灰。

更具代表性的是5月18日的EOS-09卫星事故。这次用的是印度最熟练的PSLV-C55火箭,任务代号“保障星”,本该执行低轨图像监测任务。但发射升空第三级推进器启动异常,卫星与火箭通讯中断

事故发生在清晨5时34分,地面站连续呼叫无响应。次日,ISRO确认:卫星已失联。后续调查初步判定为“姿态控制组件未正确分离”。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而再往前推,2017年8月31日晚,IRNSS-1H导航星也曾遭遇“整流罩未能分离”事故,导致卫星无法脱离火箭,任务全盘失败。卫星成本高达1.5亿美金,全数报废。

三次事故,一个共性:关键环节卡壳,精度问题拖垮系统。

对导航卫星而言,精确度与可靠性是命根子。而印度火箭系统常年处于“刚好能飞”的水平线下,一旦牵涉导航这种高精尖任务,风险指数瞬间爆表。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这不是“技术偶然”,而是系统常态。

连年发射失利,导致NavIC没有补充星可用;老星超期服役,像吊着点滴在运作。这种状态下,谈什么“对标北斗”?支撑都撑不住。

更难的是——他们还想靠这套系统搞输出。

想拿导航当外交,结果被现实打脸

2019年,印度总理莫迪高调宣布NavIC进入“全球认证阶段”,声称将在东南亚、非洲推动“印度标准”,打造“南方国家技术共同体”。

口号打得响,计划也写了厚厚几页纸。但问题是,硬件跟不上,用户用不了。

印度尝试推动国产手机品牌Micromax、Lava全面使用NavIC模块,还强推小米、三星在印度市场产品中“预装NavIC芯片”。结果,芯片商高通直接回复:“芯片没做好,信号不稳定”。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2020年起,印度两度尝试将NavIC服务纳入国际海事组织标准,全部未通过。理由清晰:星座不完整,信号覆盖盲区多,精度浮动大,无法做精密导航

印度“卫星外交”变成“纸上外交”。

反观中国,北斗系统自2000年启动,2020年全面建成,现已全球组网、全天候服务,拥有超30颗卫星的三层架构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精准覆盖、民商通用、海陆空协同,全球超200个国家设备已接入北斗导航。中国还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将北斗技术整体打包出海,深度覆盖中东、非洲、拉美。

同样是导航,北斗是“科技基础+产业生态”;NavIC则是“政治愿景+技术跟不上”。

印度设想靠“科技自立”弯道超车,现实却逼着它绕道返修。

被印度吹爆的导航系统,为啥突然不行了?

从天上导航到地上发射,印度始终没能补上“核心制造能力”这块短板。外购组件、系统集成、低成功率火箭,表面看似热闹,实则技术积累浅、工程基础差。

全球导航系统从不是靠吹起来的,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落地。NavIC“突然不行”,其实一点都不突然,是早就积压的风险,终于爆雷。

爆的是钟、是星、是轨道,也是印度科技体系的幻象边界。

参考资料:

地区大国的独立导航之路——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观风闻.2023-03-31.

号称要超越北斗和GPS的印度卫星导航系统,正在全面瘫痪边缘徘徊.财经头条.2025-07-27.

后沙:印度卫星发射后失联.网友杂谈.2025-05-19.

印度发射导航卫星失利 至少落后中国北斗系统10年.新浪军事.2017-09-14.

印度新发射的导航卫星变轨失败!很快再入烧毁.快科技.2025-02-06.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