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十大品牌 2025年08月11日 01:55 0 aa
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8月9日,中国信息协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产融生态合作交流活动上正式成立,中国信息协会会长王金平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遨博智能董事长、中国信息协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魏洪兴为中国信息协会具身智能专业委员会揭牌。这也是魏洪兴首次以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公开亮相,鲜少公开接受媒体采访的魏洪兴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成立的初衷与具身智能人才培养等议题。

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生于70年代的魏洪兴在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十四五”工信部专家委员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分委会委员的社会身份之外,迎来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岗位——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

探索“项目制育人”新模式

今年3月,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机器人全产业链备受鼓舞、为之振奋,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成立,可谓应时而生。

这里颇为巧合的是,魏洪兴算得上首个获知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机器人从业者——在1月20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的专家、企业家和教科文卫体等领域代表座谈会上,魏洪兴与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等专家、企业家代表一起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初稿,魏洪兴还作为机器人企业代表发言。

这次参会经历也让魏洪兴对迎面袭来智能机器人浪潮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无论是从技术、资本还是社会关注度方面,我感受到人工智能、机器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智能机器人和具身智能,这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国家将重点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兼具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与机器人产业中多年摸爬滚打经历,魏洪兴总能敏锐捕捉到技术发展曲线与产业进步边界的微妙关系,更能深刻理解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进程以及需要何种人才。

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正式成立

“为国防服务是每个北航机构遵循的大前提和大原则。”谈到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建立的初心,魏洪兴强调,“在服务国防的基础上,研究院是一个研究型、科研型单位,我们是一个成果转化单位,同时承担了北航‘项目制育人’创新培养模式的试点改革。”

魏洪兴为记者详细介绍,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是北航教学改革尝试的新方向,研究院将完全采用“项目制育人”的模式——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将在大学一年级下半年招收一批优秀的本科生,组成具身智能本硕博八年贯通班,在教育项目中开展多学科交叉学习和研究,学生将具备从机器人软件层、硬件层的全栈能力。从产品形态上,研究院的主攻方向是下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产品。

总的来说,“项目制育人”模式可以让学生真切了解到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一交叉学科的理论成果如何转化成样品甚至产品,产品又是如何满足客户所需,最终成为市场所需的商品。这样的育人模式也是产业界专家、企业家所呼吁和推崇的,也是魏洪兴把脉产业发展总结出的产业真实所需:“目前从事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从业者是很少有非常全面和对口的,一部分人是早前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的人才,还有一些是机器人机械结构的硬件工程师……这两种人才在实际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化过程中,都会展现明显的知识结构‘长短腿’。”

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产业所需

魏洪兴坦言,研究院的建设的最大压力来自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方向。如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产业方兴未艾,公众对于智能机器人的定义都未有统一的概念。魏洪兴认为,智能机器人是具备感知决策、动作推理和执行等全方位能力的机器人。与普通机器人依靠编程完成任务,智能机器人具备完全自主的作业能力,它可以自主感知、自主识别、自主作业,它具备多模态的交互能力,可以通过感知交互获得信息进行推理决策,最终执行动作完成作业任务。

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北航自研机器人关键器件

智能机器人复杂的运行机制也证明它是一个强交叉领域,涉及机器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多个专业,恰好这些专业都是北航的强势专业。公开信息显示,1987年,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由我国空间机构学与机器人技术奠基人张启先院士创建,我国第一个机器人技术博士也诞生于此。近年来,北航也一直名列我国机器人工程专业实力最强的高校梯队,不仅学科建设连续获评A+、在各类权威榜单中北航也多年蝉联榜首,培养出大批可以设计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高端产业人才。

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建立与发展也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北航机器人工程学科建设的深厚积淀。

魏洪兴表示,研究院将立足产业需求,充分融合北航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机器人等多学科的建设基础优势,将上述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研究院做转化。此外,北航研究院将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强调成果的转化落地。“未来,研究院将与机器人优势企业建立合作,比如合资成立公司,共同开发新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产品。”

魏洪兴表示:以产业需求为主导,研究院将培养下一代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领军人才。以此为目的,研究院的育人培养将呈现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研究院将会专注于机器人原创底层技术的攻关突破。与一般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不同,研究院将坚持全栈底层技术的原创性和自主性,技术攻关将全面覆盖机器人的操作系统、芯片、通讯总线、具身智能模型、底层架构等全流程,以达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完全自主可控。魏洪兴认为,这是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最大特色。

二是充分倾听产业和市场需要,以具体场景应用落地为导向。摒弃“闭门”造车的弊端,研究院将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将会围绕实际客户的实际场景的应用落地做研究,例如研究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场景的落地实践等。

三是着重培养工程博士。研究院将接受企业委托的课题,首批招募30个学生日常培养以工程训练为主——用工程化的教育模式培养这些学生,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核心技术应用,从底层技术到场景应用全方位的开展机械工程研究。

“未来我们也会围绕具身智能建立完善课程体系、培训课程等。但是具身智能产业刚刚起步,技术进步速度飞快,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将新技术融入培养体系中,教材和教学内容都是要逐步建立和发展迭代的。”魏洪兴判断,今年或许会有智能机器人产品成为爆款产品,目前具体在哪个场景应用还未可知;而人形机器人技术整体来说不够成熟,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逐个攻破技术关口。

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关注中国电子报关注本文作者

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作者 丨王伟

编辑丨邱江勇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赵晨

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独家丨专访北航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首任院长魏洪兴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