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韩忠楠钢琴演奏、古筝和声……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一曲由具身智能机器人演奏的《青花瓷》,吸引了大量观众围观点赞。与前几届大...
2025-08-09 0
在很多人看来,电脑上的文件只要“右键删除”或“格式化磁盘”就可以一了百了。可现实远比你想的复杂。那些你以为消失的信息,往往只是“藏”了起来,随时可能被“挖”出来。
对于涉密单位来说,这种误区更是风险重重。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数据“删不尽”的真相。
数据删除≠数据销毁:我们到底删了什么?
在日常工作中,彻底清除计算机上的电子文件一般要执行如下操作:删除文件进“回收站”,再到“回收站”中删除一次,或清空“回收站”;或者按住Shift键不放,再按Del键。
很多人以为这样就完全清除了计算机上的文件痕迹,因而降低了计算机的安全防护措施,很多泄密也由此产生。
其实,上面的操作并没有真正彻底删除文件,这些文件在硬盘上占有一个空间,文件被删除后,如果没有新的文件来重新填补这块空间,理论上都可以从这个空间中恢复被删除的原文件。
而另一种方式——格式化,也不靠谱。所谓“快速格式化”,本质上只是重置了文件目录的结构。数据本身依然保存在硬盘的扇区中,未被新文件覆盖时极易恢复。甚至一些“深度格式化”手段,在专业工具面前也未必安全。
“删不尽”的代价
超七成二手硬盘可恢复敏感数据
2019年,Blancco公司在美、英、德、芬兰等地共购入159块二手硬盘,他们对eBay和Craigslist等平台上的二手硬盘进行了购买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取证专家能够从超过78%的二手硬盘中恢复出数据,其中67%包含个人身份信息。更令人担忧的是,11%的硬盘中甚至存储着敏感的商业信息。
在商业数据方面,专家们从9%的硬盘中提取出了公司电子邮件,5%的硬盘中存在销售预测等电子表格。同时,3%的硬盘中可以提取出实际消费者数据。而在个人数据方面,43%的硬盘中可以恢复出照片,另外23%存储着社会安全码,21%包含理财信息,10%存有个人简历。这些数据都可能对个人和企业造成潜在的危害。
一次“虚假格式化”的教训
某涉密单位干部唐某将涉密笔记本电脑进行数据删除和格式化处理后,作为非涉密计算机使用,并接入互联网。某境外间谍情报机构通过植入特种"木马",对该笔记本电脑进行远程控制,通过技术手段恢复大量曾经处理、存储过的文件、资料。经鉴定,被恢复窃取的文件包括1份绝密级、25份机密级、51份秘密级文件。
最终,唐某因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人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记大过处分。
保密提醒
保密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信息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否则“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删除键,终究不是安全键。在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中,别让“删不尽的数据”成为“追不完的责任”。必须按照保密规定,采取符合技术标准的物理销毁措施,将数据彻底销毁,才是真正的“删除”。
来 源:武汉保密,电研思政文库
相关文章
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韩忠楠钢琴演奏、古筝和声……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一曲由具身智能机器人演奏的《青花瓷》,吸引了大量观众围观点赞。与前几届大...
2025-08-09 0
在很多人看来,电脑上的文件只要“右键删除”或“格式化磁盘”就可以一了百了。可现实远比你想的复杂。那些你以为消失的信息,往往只是“藏”了起来,随时可能被...
2025-08-09 0
说起中美科技博弈,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美国从2018年就开始下手,各种政策轮番上阵,想把中国科技发展摁住,结果七年多过去,中国不光没被拖垮,反而在芯片...
2025-08-09 0
这段时间,美国的 H20 芯片真是风波不断,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新动静。7 月 21 日,国安部先放出重要提醒;7 月 31 日,英伟达就被国新办约谈;到...
2025-08-09 0
8月5日,由中铁大桥局施工的沪渝蓉高铁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南引桥南汊河连续梁桥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浇筑高铁城际线S25#号墩3号块混凝土,该连续梁采用挂篮...
2025-08-09 0
前言100%!这个数字让全球芯片产业一夜之间如临大敌。8月6日那个看似平常的周二,特朗普一句话就让3000亿美元市值瞬间蒸发。台积电股价跳水的那一刻,...
2025-08-09 0
说起三峡大坝,这座长江上的庞然大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工到现在,投进去的钱可不是小数目,总动态投资锁定在2500亿元左右,这笔资金涵盖了坝体建造、移民...
2025-08-09 0
8月7日上午10时许,一辆山东济南高新东区云巴列车从彭家庄站缓缓驶出,朝着土河西路站前进。8月7日起,济南云巴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试运行结...
2025-08-09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