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凌萌 徐梓轩)“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迭代加速,如何引导学生成为时代的驾驭者而非依赖者,避免未来被AI低成本‘平替’?那就要回...
2025-09-26 0
未来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凌萌 徐梓轩)“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迭代加速,如何引导学生成为时代的驾驭者而非依赖者,避免未来被AI低成本‘平替’?那就要回到教育的根本属性。”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下称“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接受未来网记者专访时提出,AI时代,要让儿童真正成为人工智能教育的主动参与者,而非技术应用的被动接受者,即要让“儿童站立人工智能教育正中央”。
9月25日至26日,2025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式暨主论坛上,窦桂梅以清华附小为例,分享了借助人工智能多维度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和赋能学生发展的案例,为推动智能教育从技术应用向深度育人变革提供了可落地、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
从“场景浸润”到“课程深耕”,构建数字素养培养体系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形态,也持续影响着教育的未来走向。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积极探索与实践,把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
谈及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场景的具体实践,窦桂梅概述道,近十年来,清华附小重点建成了三类泛在智慧校园场景:一是运动与心理关怀类,包括无感记录运动数据的智慧操场、提供个性化陪伴的心育空间;二是低碳教育类,如配备零碳亭、发电风车的可视化系统;三是阅读体验类,即全景式阅读图书馆,保障学生安全阅读。通过以上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为师生走进人工智能,驾驭人工智能提供平台。
同时,清华附小还联合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编写小学生人工智能通识读本,完善“AI+” 智慧教学课程包,让学生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中实现思维培养与伦理塑造的双轮驱动。
“我们不只是教孩子如何用AI,更要让他们懂AI、善用AI。”窦桂梅介绍,学校的课程体系以“1+X”为框架:“1”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课程,确保基础扎实;“X”则是学校结合智能时代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编程课程等,通过松散式、集约式、课表式嵌入,填补教材中数字素养内容的空白。此外,在语文、科学等学科中也会融入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实现“浸润式”培养。
窦桂梅以语文学科为例介绍称,目前学校正在推进语文主题教学AI模型“语小元”的构建,左手课标,右手教材,心有儿童,嵌入AI,学出精彩,立足课堂主阵地,搭建备课、上课、评课、研课四大场景应用,设计初衷是让AI模型成为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思想陪练”,而非直接“给答案”。
“在《葡萄沟》一课的学习中,按照课文,我们借助AI生成一串‘五光十色’的葡萄,引导学生结合自然常识辨伪求真:通过观察思考,学生明白‘并非单串葡萄五光十色,而是梯田里不同品种葡萄在阳光下才五光十色’;在《一定要争气》一课中,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还搭建了‘童第周智能体’,让学生在与数字人深度对话中领悟人物的内在品格。”窦桂梅表示,数字化教育形式不同于简单的说教,而是让孩子们通过对话、讨论、思辨,实现思维进阶,触发对人物品质的深刻性理解,这才是AI赋能教育的内在价值。
回归教育本质,平衡技术与育人核心
输入问题AI即可一键生成答案。如今,人工智能正悄然融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在这场技术变革中,如何帮青少年找准方向、顺利前行,引导他们成为智能时代的“驾驭者” 而非“依赖者”,已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答题。
“教育的第一性原则是育人,我们一直思考什么是好教育,什么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好教育。”谈及对AI时代教育的认知,窦桂梅指出,生成式AI的“似像非像”让“真”与“像”的界限逐渐模糊,而教育的核心使命恰是“求真务实”。既要借助AI突破教学效率瓶颈,更要警惕其遮蔽学生自主思考与人文温度,避免孩子未来被AI低成本“平替”。
“AI对于教育事业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把握‘变与不变’的平衡。”窦桂梅强调,“不变”的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本质,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价值判断与人文素养;“变”的是教学方式与载体,需为学生搭建安全可控的实践场景,让AI成为“思想陪练”而非“答案工具”。
窦桂梅向记者,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以来,学生们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中高年级孩子会在课堂上主动尝试使用AI,还会主动管理上网时间、抵御不良内容诱惑;不少孩子成了班级的“小小技术员”,帮老师操作设备、教同学使用AI工具。“孩子们这些可喜的变化让我更坚定‘掀开房顶让风雨进来’的教育理念。”窦桂梅说,AI时代的教育并非“关上窗户”,而是要让孩子们历经风雨、变强大,人机协同创造新的学习方式。
窦桂梅表示,未来,学校将重点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成志少年数字素养模型,涵盖数字生存力、学习力与创造力三大维度,同时推进“建-用-人-规”智能教育工程,让儿童始终站在人工智能教育中央。
“但单靠学校不够,还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把保护和教育落到日常。”窦桂梅呼吁,希望政府细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规细则,明确学校、家庭、平台的具体责任,推动公检法等有关部门联动,也期待更多学校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路径,“今日让孩子立校中央,明日才能让他们立社会、世界中央”。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各方协力共同筑牢安全防线。据了解,2025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还发布了“@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公益行动计划成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视频课程《爱小芽网游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情况报告(2025)》,并启动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涉及未成年人安全应用指南》国家标准编制工作,通过公益行动落地、教育内容供给、技术标准构建等多渠道建设,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注入实质动能。
相关文章
未来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 凌萌 徐梓轩)“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迭代加速,如何引导学生成为时代的驾驭者而非依赖者,避免未来被AI低成本‘平替’?那就要回...
2025-09-26 0
还没想好国庆假期去哪儿玩?精彩纷呈的重庆文博会的“邀请函”已经到了!9月26日,上游新闻记者获悉,第十四届重庆文博会暨首届WB文博动漫节将于10月1日...
2025-09-26 1
【浙江硅基方舟与阿里云达成全面合作】《科创板日报》26日讯,浙江硅基方舟机器人有限公司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在云栖大会期间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宣布...
2025-09-26 1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2025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6日起陆续揭晓。其中,诺贝尔奖科学奖项的揭晓时间依次是——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北京时间10月6日(周一...
2025-09-26 2
新榜讯 9月25日,抖音生活服务召开“心动榜酒店”发布典礼,于现场首次公布针对酒店业态推出的心动榜单。首期“心动榜酒店”覆盖全国39个城市,共有443...
2025-09-26 1
预售仅1分钟,便突破了50万台,这一数字,犹如一颗极具威力的重磅炸弹,刹那间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不少人解读这乃是小米17凭借相当于iPhone70%的价...
2025-09-26 1
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全球气候新“化学开关”中国科学家于北京时间2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论文显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微妙变化,能够改变海...
2025-09-26 1
9月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闭幕式后,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处、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浙江省林业局及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新闻发布...
2025-09-2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