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10日 21:03 0 aa

“雷军掉粉40万”、““碳纤维机盖虚假宣传”,最近关于小米的负面新闻几乎刷屏。从手机时代的“国货之光”到造车领域的“信任危机”,不少人发出灵魂拷问:小米真的不行了?

平心而论,小米的口碑确实跌到了近几年的低谷,但要说它就此走下坡路,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放眼中国互联网和科技圈,哪家巨头没在舆论漩涡里挣扎过?小米这场危机,更像是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成人礼”。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这次舆论风暴的猛烈程度,远超普通的产品争议。导火索是10月成都天府大道的一场悲剧:小米SU7碰撞后爆燃,多名路人想营救却因纯电控门把手失效打不开车门,最终驾驶员不幸遇难。

更让公众愤怒的是,小米72小时内仅以“用户未及时接管”甩锅,雷军当天还在发新车宣传图,被痛批“生命不如销量”。

而这并非个例,3月武汉SU7撞击护栏爆燃事故中,三名乘客同样因车门无法开启丧生。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除了安全隐患,营销反噬更让小米口碑雪上加霜。5月爆发的“碳纤维前舱盖”事件中,SU7 Ultra车主花4.2万元选装的配置,实测发现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无异,鼓风机测试连纸巾都吹不动。面对质疑,小米只给2万积分补偿,改配还要排队半年,直接引发300多名车主集体维权。

再加上服务网点不足导致的“修车要排半个月”“换尾灯往返700公里”等问题,曾经的“米粉”逐渐变成“米黑”。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这场危机的根源,远不止“交付慢”“品控差”那么简单,核心是双重落差的集中爆发。其一,是人设期待的崩塌。过去十几年,雷军“真诚理工男”“和用户做朋友”的形象深入人心,高性价比策略更是圈粉无数。

这种“亲民人设”让用户产生了超越商业关系的情感认同,可当汽车出现安全缺陷、营销玩文字游戏时,用户感受到的不是对产品的失望,而是“被朋友背叛”的寒心。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其二,是商业模式的水土不服。小米本质是用互联网逻辑做制造业:以高性价比硬件吸引流量,再靠服务和生态链盈利。这套在手机行业屡试不爽的打法,到了汽车领域却失灵了。

互联网产品出bug发个补丁就行,手机故障重启能解决,但汽车关乎生命安全,半隐藏式门把手缺失机械应急装置这种设计缺陷,再高明的公关也无法掩盖

互联网的“小步快跑”与制造业的“安全至上”,终究难以兼容。

其实小米的困境,腾讯和阿里都曾经历过。2010年前后的腾讯,是“山寨帝国”的代名词,从QQ模仿ICQ到游戏抄袭盛大,几乎遭到全行业抵制,甚至引发“3Q大战”。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马化腾后来回忆,那段时间每天都看负面评价,压力大到失眠。但腾讯没靠公关洗白,而是启动深度战略复盘,放弃“什么都自己做”的封闭模式,转向开放生态,把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靠投资赋能重塑行业形象,这才有了后来的万亿生态版图。

阿里的危机则来自信任根基的动摇。早年淘宝因假货泛滥被推上风口浪尖,对于以信用为核心的电商平台来说,这是致命打击。

阿里没有简单发声明撇清责任,而是投入百亿资金搭建打假体系,用大数据建立假货监测机制,还专门成立平台治理部规范商家行为。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这个过程中,阿里得罪了无数售假商家,短期营收也受影响,但正是这份决绝,保住了平台信誉,为天猫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这两家巨头的经历证明:企业危机的解药从来不是公关话术,而是刮骨疗毒的自我革新。放到小米身上,答案其实很明确。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小米已召回11.69万辆SU7标准版,原因是智驾功能在极端场景下处置能力不足,这算是迈出了整改的第一步,但远远不够。

小米真正需要做的,是完成从“互联网公司”到“制造企业”的心态转变。要知道汽车行业的核心是安全而非流量,与其在发布会上堆参数、讲概念,不如把精力放在机械应急装置的优化上;与其纠结“用户共创”的营销噱头,不如加快服务网点建设,让18万辆车主不用为修车奔波千里。

口碑崩塌,小米要凉了?腾讯阿里都栽过的坑,它正再走一遍

就像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说的:“成立不到6年就宣称颠覆行业,令人费解。”制造业的敬畏心,才是小米最缺的。

客观来说,小米还没到“不行了”的地步。手机业务仍稳居全球前三,生态链产品覆盖生活方方面面,汽车业务即便争议不断,今年交付量也有望突破35万辆。

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商业模式,都是它翻盘的资本。眼下的舆论风暴,更像是一场强制性的“理性回归”,逼着小米撕掉营销标签,回归产品本质。

最后我想说,中国从不缺靠营销爆红的企业,缺的是能穿越周期的巨头。腾讯靠开放走出山寨争议,阿里靠打假守住电商根基,小米的破局之道也藏在其中。

是像前辈们那样刮骨疗毒,在制造业的土壤里扎根生长;还是继续沉迷流量游戏,消耗积累多年的信任?答案,就写在小米接下来的行动里。

#财经##科技##上头条 聊热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